漳河源頭

漳河源頭地處太行山系,太岳山的東側,長治市沁縣北端位於東經112°28,北緯36°29,東西長2KM,南北寬2KM,西與王可坡接壤,北與堡則溝相鄰,東與208國道相連,南與莊立村毗鄰。距離沁縣城30KM。濁漳河是海河的源頭,被譽為上黨地區的母親河,漳河神廟南北各有一個泉眼,水流豐富,自北向南流縣境38.9公里注入襄垣縣境內。是華夏兒女尋根問源的必到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河源頭
  • 所屬水系:太行山系
  • 東經:112°28
  • 北緯:36°29
景區介紹,漳河神廟,

景區介紹

景區西部山巒起伏,山上植被茂密,春季綠樹成蔭,夏季花果飄香,置身其中,景色美不勝收。這裡有厚重的農耕文化積澱,自農耕文明產生以來,就與土地、水資源結下了不解之緣,沁縣是中華民族8000年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後漢書·律曆志》載:“羊頭山產禾巨黍,可以累律,歷代多取以定樂 ”。結合沁縣是穀子的原產地,說沁縣是典籍所載的炎帝制耒未耜,興稼穡的農耕活動的始發地也不足為過,該區位於濁漳河河谷地帶,宋太平年間開始在這一代興城立州,是沁縣主要的農耕區,留下了好多有紀念意義的遺蹟遺址,位於景區內的漳河村,至今保存有漳河古道原型及部分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古街巷,石碾、石磨、犁、耬、耙、杖散落各處,置身此間,尚可觸摸到古老農耕文明的脈搏。

漳河神廟

這裡有古老的漳河神廟。漳河源頭自古是上黨著名勝跡,漳河神廟也稱通玄先生廟,規模宏大,廟貌輝煌。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仰靈山,覓秀水,曾於漳水源頭涵體澄性,利物澤人。相傳張果老在此覓得一長生不老草,漳河源頭便有天然養生佳處的美譽。後人於水源之上建張仙翁行館,廟而貌之,漳河神廟始建於唐,歷五化、迨宋金,直至明清,歷1500多年,數十次重建重修,不斷寢廣其宇,氣象遂成。神廟依勢而建,面南背北。牛山殿其後,漳水源於前,林蔭蔽日,古墅幽深。該廟建築分三部分,以泉水出口南北中軸,泉之北,建台階30層,拾階而上,為左中右三個院落,中院建殊應王大殿三間,東西配廊各三間,左右配院,社房三間,山門五間。為元代風格,肖通玄先生像,廓前立碑五通。廟下建水池,龍頭水榭,地上設三孔橋,鏤石雕欄,魚塘水沼,如入仙境。池沼南十多步建樂樓一座,道場規制彰然。縣人奉張果老為漳河之神,老百姓凡甘霖瑞雪,有禱輒應。不知哪朝哪代,皇家敕封這位河神為殊應王。不僅當地七社之眾於農曆三月七月十三日,要舉行大的祭祀活動,而且朝廷也要以二八上戊,即農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戊日開展祀典,屆時皇家封敕,州縣拜謁,舉會易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