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新橋中心國小的前身是創辦於1878年,截至2013年,已走過135年的歷程。
1976年,遷址到現在的校址福建省漳州市南方巷7號,更名為“漳州市新橋中心國小”。並被定為福建省首批辦好的16所重點國小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州新橋中心國小
- 創辦時間:1878年
- 所屬地區:漳州市
- 學校屬性:省市重點實驗國小
學校概況,內部管理,教育教學,後勤保障,學校榮譽,校友,
學校概況
漳州新橋中心國小屬省市重點實驗國小,肩負著實驗性、典型性、先進性作用的使命,社會給予十分關注和期望。上級主管部門對我校行政班子的配置均特別重視,所以歷屆的行政班子都很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歷來勤奮工作,歷精圖志,為提高學校辦學能力和教育質量付出心血,作出貢獻。
全體班子成員均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事業心強,工作勤奮刻苦。思想作風與工作作風好。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團結、諧調、富有合作精神。凝聚力強,有戰鬥力。在民眾中具較高的威望。
學校現有學生2568人,41個教學班,擁有教職工115人,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特級教師2人,“小中高”7人,國小高級教師76人,本科學歷29人,大專學歷55人,還有8人正在進修大專或本科學歷。
學校歷任領導和教師勤奮工作,開拓創新,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屢創優異成績。改革開放以來,獲全國省、市以上表彰的教師有54人,其中有19人獲省優秀教師以上表彰。
內部管理
我校班子的建設首先是堅持“五個要”的要求。即政治素養要高,業務能力要強,思想作風要好,工作方法要活,管理水平要新。班子建設主要做到: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開展廉政建設。領導班子帶頭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當前,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作為重點。及時學習黨和國家每個發展時期的大政方針;加強集體研究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不違法,不違紀,嚴格執行紀律,勤政廉政;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黨支部堅持辦好《政治學習文選》小刊,及時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政治學習材料(至今已刊印38期)。
(2)增強民主辦學意識,建立民主監督機制。①抓好校務公開工作。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組織機構,設定校務公開欄、舉報信箱和電話,接受各方面的監督。②充分發揮教代會的職能作用。近年來,凡涉及到如教師考核、職稱評聘等重大事件,敏感問題均召開教代會代表討論表決,因此妥善地處理和解決幾個重大事件,做得公平合理,民眾滿意,大家愉快。教代會所設的“愛生監察組”和“財務監察組”正常運作,每學期均做專題測評並做監察報告。③堅持執行民主評測行政領導制度。健全由工會主席牽頭,由各班組組長組成的“民主評測行政領導工作小組”,每學期期末進行評測,幫助行政領導尋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反映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此項工作已堅持五年。
積極構建學校領導體系。為了發揮各層次的領導機構的職能作用,調動積極性,學校以行政班子為核心,組織協調各職能機構(工會、共青團、少先隊大隊部、關工委及因需要自建的教研室、科技、體育、藝術教育辦公室)的主要領導成員和各年段班組長,構建良好、有序的學校領導體系。
班子建設力度大,富有改革性,注重科學性,效果不斷顯現。行政領導成員增強審時力,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及工作能力有顯著提高。團結合作,凝聚力強,整體戰鬥力也大為提高。學校體系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形成高效能的領導集體,學校工作也因此得以不斷提高、發展,不斷創造嶄新的成果。
教育教學
持以教學為中心。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來抓。我校對教學工作提出如下的目標要求:定向於素質教育,立足於整體運籌,依託於科學研究,主攻於課堂教學,著眼於能力培養,特別是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注重於個性發展。
學校教學工作主要抓以下三項重要工作:
(1)制定並建立常規制度和檢查制度,有效地保證教學秩序法定化、正常化和規範化。今年,學校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教學常規,制訂貫徹實施新常規的工作意見,並抓好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
(2)、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3)、集中力量主攻課堂教學。
(4)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教學改革。
目前,正在開展中的、有一定效果的改革項目有:①省級實驗課題:“學生評價改革”、數學學科的“問題解決辦法”。②市級實驗課題:“國小語數單元教學程式改革實驗”,創設了“1+(1或2)”的活動課。此課型具有活動性、趣味性、智力性特點,對鞏固、延伸、拓展學生已學的知識,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開發智力具有積極作用。《福建教育》曾詳細做過介紹,《閩南日報》也發表過評論文章。③語數科考試改革。期末考試,語文科增加“口語表達”面試項目,數學科增加“實際操作”測試項目。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④學科性的實驗課題有:“五論進課堂教學研究”(“五論”指討論、議論、評論、爭論、辯論)、“多彩作文,心聲作文”實驗、“閱讀與口頭表達互促”實驗、“現代數學能力”實驗。
後勤保障
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重視和關心下,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校園美化工作也隨之一改容貌。在建成一座二層體操館和重建一座嶄新的六層新教學樓的基礎上,學校爭取到社會各方的支持,修建起塑膠跑道,重新整修校園,和開展大動作的綠化、美化校園工作,使學校更加潔淨、優美。近年來,市教育局先後撥給專款,建置了多媒體教室和擁有150台品牌電腦的兩間電腦室,並建置擁有10台專用電腦的電子備課室,加強了現代信息技術設施。此外省體委撥出專款為我校添置5萬元的全民健身器材。
學校總務處也樹立了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觀念,努力工作,對學校的場地、用室進行精心的策劃,進行一番的調整和布局,使其合理、規範。並且理好財,管好財,儘量把有限的資金用到用室的裝備和教學設施的添置上。總務處還把保護、愛護學校財產工作當成一件重要的工作來抓,制定了一系列的保管財物制度和措施,防止資產的流失和非正常損耗,提高各類財產的使用率。同時加強器械、用品、設備的維修工作,並做到及時、到位、節約,保證教育教學的正常需求。
由於上級的關心,老師們的盡心和後勤組人員的精心,學校教育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為推行素質教育開闢了順暢的航道,為未來人才的騰飛打造出平坦的跑道。有了這些良好的基礎,素質教育之船將提速遠航,未來人才將升空飛翔。
學校榮譽
1、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
3、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4、全國體育傳統學校先進單位
5、全國紅旗大隊
6、全國紅十字先進單位
7、全國紅領巾助殘先進單位
還連續五屆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單位”和“文明學校”。
校友
曾仕強先生生於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啟蒙教育階段始於當時的南方國小(即現在的薌城區新橋中心國小),後來由於父親前去廈門工作,即隨父前往廈門讀中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往台灣。他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獲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曾仕強先生歷任台灣交通大學教授、興國管理學院校長等,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仕強被企業界尊稱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多次應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香港、中國內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