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花1號

漯花1號是漯河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高產、穩產、優質、多抗的花生新品種,該品種以豫花9327為母本、豫花10號為父本,通過兩性雜交,採用一粒傳法,結合南繁加代選育而成。

漯花1號為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連續開花,全生育期125天;葉片橢圓形,葉色深綠;連續開花,花色深黃;莢果斧頭形,網紋深;種仁橢圓形,種皮深紅色,無油斑、無裂紋;種子休眠性強,抗旱性中等,耐澇性中等;結果集中,易收穫;抗花生鏽病,中抗花生病毒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漯花1號
  • 審定編號:國品鑑花生2011005
  • 育種者:漯河市農業科學院
  • 作物名稱花生
  • 品種來源:鄭9327×豫花10號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播種技術,田間管理,適時收穫,

選育過程

2001年,漯河市農業科學院花生研究室用鄭9327為母本、豫花10號為父本雜交,用一粒傳法選育而成。
2004年,F5進行單株選擇,品系號04A11-055,同時進行南繁。
2005年,進行品系鑑定試驗,比對照豫花11號增產23.30%,居30個參試品系的第1位。
2006年,在漯河市農業科學院品系比較試驗中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27.4%,居12個品系的第3位。
2007年,在漯河市農業科學院品系比較試驗中,每畝產286.5千克,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22.78%,居11個品系的第2位。
2008—2009年,參加全國北方區花生新品種區域試驗。
2010年,參加全國北方區花生新品種生產試驗。
2011年,通過國家花生新品種鑑定,編號:國品鑑花生2011005。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漯花1號為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連續開花。全生育期125天,株高35.18厘米,第1對側枝長37.73厘米,總分枝數7.68條,結果枝數6.34條;葉片橢圓形,葉色深綠;連續開花,花色深黃;莢果斧頭形,網紋深;種仁橢圓形,種皮深紅色,無油斑、無裂紋;每千克果數628個、仁數1405個,百果重197.66克,百仁重88.08克,出米率74.40%。結果集中,易收穫。
  • 抗病性:2008年經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鑑定:漯花1號花生葉斑病抗性中等。2009年經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鑑定:漯花1號葉斑病抗病指數0.65,為中抗,抗花生鏽病,中抗花生病毒病。種子休眠性強,抗旱性中等,耐澇性中等。
  • 品質:2008年經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監測:粗脂肪含量53.61%,粗蛋白含量24.98%,油酸含量41.5%,亞油酸含量36%,油亞比1.15。2009年經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監測:粗脂肪含量52.18%,粗蛋白含量22.80%,油酸含量41.3%,亞油酸含量36.6%,油亞比1.13。2年平均漯花1號粗脂肪含量52.90%,粗蛋白含量23.89%,油酸含量41.4%,亞油酸含量36.3%,油亞比1.14。

產量表現

在2008年國家北方片段預告生區域試驗中,16個試點每畝平均莢果產量為316.56千克,比對照增產35.57千克,增產12.66%,居第6位;平均子仁產量為236.16千克,比對照增產36.14千克,增產18.07%,居第1位。在2009年區域試驗中,16個試點畝平均莢果產量為290.96千克,比對照增產15.46千克,增產5.31%,居第6位;平均子仁產量為215.89千克,比對照增產18.08千克,增產9.14%,居第6位。
2010年參加生產試驗,15個試點每畝莢果平均產量為293.84千克,子仁平均產量為208.87千克,均居參試品種第4位,分別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8.83%和9.92%,分別比對照花育19增產4.02%和6.98%。3年平均莢果產量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8.93%,平均子仁產量比對照魯花11號增產12.38%。

適種區域

漯花1號適宜在中國河南、山東、河北等北方區大花生產區種植。

栽培技術

播種技術

地膜覆蓋栽培在4月5-10日為宜,麥壟套種在5月15-20日為宜,春播在5月1日為宜,夏播在6月10日前播種。播深不宜過深,以3厘米為宜。地膜覆蓋、春播的每公頃種植15萬穴,麥壟套種以16.5萬穴為宜,夏直播種植18萬穴,每穴2粒。

田間管理

以促為主,後期宜保。重施磷鉀肥,適施氮肥。麥套花生麥收後,應及時中耕滅茬,早施追苗肥,促苗早生快發。高產地塊,7月下旬若株高超過40厘米,應及時控旺防倒。後期注意養根護葉,及時收穫。
  • 施肥量:每公頃施有機肥30000千克、氮磷鉀複合肥(N:P2O5:K2O=15:15:15)750千克、磷酸二銨300千克。
  • 施肥方法:保水肥的地塊應將全部有機肥和複合肥的2/3混合,在小麥播種前結合深耕與小麥肥同時施入,或在花生播種時施入,其餘1/3複合肥、磷酸二銨在小麥收穫後、花生始花期追施;非保肥保水地塊應將全部有機肥在小麥播種時施入,或在花生播種時施入,磷酸二銨、複合肥作為追肥,分別於花生始花期(施入40%)和花生封壟時分2次施入。
  • 管理:生育期間採用前促、中控、後保的管理措施,達到高產、穩產、優質、高效。前促即促苗早發、早封壟,促苗早發的關鍵是提高地溫、增加營養,可採用中耕、噴灑葉面肥等措施。中控即在花生封壟、株高達35厘米時採用化控措施,以防旺長、倒伏,促使花生向生殖生長轉移。每公頃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0.8~1.2千克一次性噴施或用矮壯素2%藥液於花生下針期和結莢初期噴施,一般用量750千克。後保即飽果成熟期要保持有較多的綠葉面積,保持植株良好的生理功能,防止葉面早衰。可於飽果期噴施2%尿素溶液+3%過磷酸鈣溶液,或0.2%~0.4%磷酸二氫鉀溶液,一般用量750千克/公頃。

適時收穫

當漯花1號中下部葉片大部分脫落或75%~80%莢果果殼網紋明顯,果嘴堅硬,果殼內壁呈現黑褐色斑片時即可及時收穫,以防落果和發芽而造成減產。收穫後的花生要及時晾曬,當含水量小於8%後可進行安全儲藏,以保證花生良好的品質,提高其利用價值,並為下茬花生提供優良的種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