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城區
- 別名:漯河西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漯河市
- 電話區號:0395
- 郵政區碼:462000
- 地理位置:漯河中心市區西部
- 面積:24平方公里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暖濕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 火車站:漯河西站
- 車牌代碼:豫L
區位,交通,建立,定位,商業,景色,歷史,未來展望,
區位
西城區位於漯河市區西部,南依澧河、北枕沙河,東起107國道,西至規劃安信快速通道,總規劃面積約24平方公里。西城區物豐水美,人傑地靈,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興城區,漯河市新的商務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對外交通中心、商業中心和漯河城市核心區,更是商家進軍漯河、逐鹿中原的必爭之地。
交通
西城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西城區雄居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達,接南納北、承東啟西。所屬漯河市是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石武高鐵客運專線、規劃安信快速通道穿境而過,漯寶鐵路、南洛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網路豫南唯一;石武高鐵已開通,鄭漯城際鐵路納入規劃,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建立
漯河市西城區政通人和,百業待興。為依託漯河新客站、打造漯河新視窗,2010年3月12日,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科學謀劃,作出了開發建設西城區的重大戰略決策,成立了由市四大班子領導任指揮長的高規格指揮部,拉開了西城區開發建設的序幕;
8月30日,漯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西城區開發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漯發〔2010〕11號),成立了中共漯河市西城區工作委員會和西城區管理委員會,從此,年輕的西城區在機遇中誕生,在期待中成長,在奮進中輝煌,翻開了西城區發展的嶄新篇章,也開啟了一個城市新的夢想。
定位
從漯河地理空間看,我市向南臨近行政邊界,向北是沙、潁河行滯洪區和高壓走廊,城市發展受到諸多條件制約,只有呈東西向帶狀擴展;而向東以工業為主,是產城一體的漯河新區,往西發展,沿河而上則空間廣闊,環境優美,無論從空間上、還是從布局上看,都是拉大城市框架的理想之地,也是唯一選擇。根據漯河市城市總體規劃,為了進一步提升西城區的宜居品質,西城區一期控規沒有規劃工業項目,最終確定了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確立了打造漯河市新的商務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對外交通中心、商業中心和漯河城市核心區“四心一區”的功能定位。
商業
西城區開明開放,機制靈活。這裡思想解放,體制創新,改革超前,開放領先。這裡平台廣闊、商機無限,活力迸射、前景光明,是希望的熱土,更是投資的福地。西城區將樹立“為投資者盈利、助投資者發展、幫投資者成功”的理念,致力為投資者提供全過程、個性化、一條龍服務,努力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竭誠將西城區打造成政策的窪地、服務的高地、創業的樂土。
景色
西城區鐘靈毓秀,生態宜居。這裡臨河而立,因水而秀,依水而興,沙澧兩河貫穿全境,賦予了西城區元寶狀的天然輪廓。這裡親水融綠,生態宜居,是江北少有的濱水城區。按照“因水興市、因市旺城,理水為景、以景養景”的城市運營理念,西城區因地制宜,規劃了月灣湖、月塘灣和全長約18公里的環城水系,將西城區的特色景觀節點有機貫穿,著力做足水的文章、發揮河的優勢、彰顯美的特色,使西城區恬靜如田園、優美如畫卷,致力打造高鐵旁、雙河上的中原水城、時尚之都。
歷史
西城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竹書紀年》記載,西城區所轄區域為古郾子國故地;公元前14世紀,商第十八王南庚自庇(今河南安陽境內)遷奄(即郾),定於古城;西周初為郾子國;春秋時為姬姓胡國;秦漢至唐開元十一年期間(公元723年),古城均為郾城縣城;唐開元十一年,因水患將郾城縣城自古城遷至沙河北岸,原址遂稱為古城,意即古時的縣城。2006年6月,古城遺址被評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未來展望
昔日得中原者得天下,今日得西城者得先機。年輕的西城區肩負著全市人民的重託,承載著各級領導的期望,承擔著開發建設的使命。
西城區將秉承科學發展的理念,以“一年快啟動、三年大變樣、五年出形象”為目標,努力將西城區打造成高鐵旁、雙河上的中原水城、時尚之都,打造成中原大地的璀璨明珠。
新城崛起,勢從西來。這種發展之勢、崛起之勢,正從漯河西部而來,從西城區而來,厚積薄發、噴薄而出。我們有理由相信,西城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漯河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