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轄行政村。全村轄回龍寨、那遷、大寨等9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
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西南部,同心鎮西南部。距同心鎮政府駐地20公里。東鄰同心村,西鄰徳化鄉那遷村。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22 ℃,年降水量1440毫米。
2010年底,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42公里。現有農戶377 戶,有鄉村人口1383人,其中農業人口1383人,勞動力 89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7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漫海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寧洱縣同心鎮
- 電話區號:0879
- 地理位置:雲南省普洱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鄉
- 面積:40平方公里
- 人口:1383人
- 車牌代碼:雲J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人口民族,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醫療衛生事業,文化教育事業,社會保障事業,精神文明建設,村務公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同心鎮轄行政村。全村轄那遷村、黃草壩村、大平掌村、三家村村、賴石頭村、繞山田村、新田村、大寨村、回龍寨村9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其中那遷村轄2個村民小組。
2017年12月30日漫海村駐地

自然資源
全村國土面積40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2379畝(其中:田1136畝,地1243畝),人均耕地1.74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咖啡等作物;擁有林地253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9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7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490畝;荒山荒地19330畝,其他面積7410畝。有林業、茶葉、咖啡等資源。
梯田

地理環境
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西南部,同心鎮西南部。距同心鎮政府駐地20公里。東鄰同心村,西鄰徳化鄉那遷村,北鄰徳化龍樹寨。山區地貌,村委會駐地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22 ℃,年降水量144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茶葉、咖啡等農作物。
漫海村在寧洱縣位置(紅色圈內)
漫海村位置

人口民族
2014年底,全村有農戶398戶,共鄉村人口1493人,其中男性825人,女性668人。其中農業人口1493人,勞動力848人。
2017年12月漫海村三家村小組一庭院

基礎設施
2009年,實施漫海村全村的農村電網改造項目,電費從以前1.6元/度電降到0.48元/度電。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33戶通自來水,有3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40戶(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38戶。
致富通

2010年底,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18輛,機車23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24畝,有效灌溉率為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95,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7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73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8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017年10月1日漫海村一角實拍1

2014年,漫海村大平掌村民小組5.6公里村組公路竣工通車。

農村經濟
漫海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3.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2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5.1萬元,占總收入的55.52%;畜牧業收入52.9萬元,占總收入的15.8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18頭,肉牛33頭);漁業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0.11%;林業收入54.18萬元,占總收入的16%;第二、三產業收入34.18萬元,占總收入的10.25%;工資性收入11.8萬元,占總收入的3.54%。
咖啡

2013年,漫海村咖啡產業產值260萬元,咖啡已成為漫海村的主導產業,成為村民增收的主渠道。
至2014年12月,漫海村咖啡種植面積2730.7畝,投產138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食、茶葉、咖啡,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2.1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8.64%。2012年,正在發展茶葉、金南瓜、咖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咖啡產業。專業合作組織 1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117人 。
思茅松

醫療衛生事業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事業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漫海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同心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1公里,距離中學25.00公里。2014年,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80人,中學生50人。
社會保障事業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24人。
精神文明建設
2016年6月25日,同心鎮漫海村村民代表會議通過《漫海村村規民約》。
2016年6月15日漫海村村規民約

2017年9月4日,同心鎮漫海村的周建梅家庭被雲南省文明辦公示為第一屆雲南省文明家庭候選家庭。
2016年6月漫海村村規民約第一頁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5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960個(勞均1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58萬元,有固定資產15.0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