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縣外國語中學創辦於2000年8月,前身為漣水聖特外國語學校。2010年學校完成民辦學校改制,成為國有公辦學校,2011年春遷入現校區,2013年10月正式更名為漣水縣外國語學校。學校占地8224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734平方米,綠化面積24160平方米。目前,學校擁有58個教學班,3000餘名在校學生和200餘名專職教師,是本地區基礎教育規模最大的學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漣水縣外國語中學
- 外文名:Lianshu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 校訓:為走向世界做準備
- 創辦時間:2000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所屬地區:江蘇省漣水縣
- 占地面積:82241平方米
- 辦學規模:58個教學班
- 辦學理念:文化立校 全面教育
學校簡介,發展歷史,
學校簡介
走進縣外國語中學的校園,撲鼻而來的是空氣中無處不在的花香,那馥郁的桂花芳香在校園裡氤氳、瀰漫,沁入心脾。放眼望去,但見綠草如茵、松柏蒼翠,湖光瀲灩、樓群輝映,紫藤搖曳、長廊幽曲,雕塑、文化石、文化牆點綴其間,自然景觀秀美,人文氣息濃郁,好一座理想的求知殿堂!
學校自創辦以來,秉承“文化立校、全面教育、服務學生、成就教師”的辦學理念,以“為走向世界做準備”為校訓,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開發實施特色課程,構建現代學校文化,審視新問題,探求新思路,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努力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和社會效益,學校的教育教學逐步走上了和諧健康的良性發展軌道。
發展歷史
學校緊緊圍繞教育現代化創建,多方籌集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力爭實現“硬體不軟”的目標。近年來,學校先後投入約200萬元完善信息技術和安全設施設備的建設。各班級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人手一部電腦,學校還建立了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系統、校園安全監控系統。按照教育現代化創建Ⅱ類標準配備了教師閱覽室、圖書室、學生閱覽室、實驗室、衛生保健室、廣播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室。
為讓校園充滿花香、書香,成為平安、溫馨的愛的家園、成長樂園和文明聖地,校園建築以人為本,傳統中寓有現代,科學中蘊含人文,文化石、雕塑、長廊、花園為校園文化建設搭好了骨架。
充分利用校園每一角落,寢室、餐廳、花園、樓道等,懸掛愛校護花草、介紹植物、教育學生學會存、學會自理、學會自強、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團結協作等標誌語錄,張貼師生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讓每一面牆壁、每一棵花草動起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營造濃厚的文化教育氛圍。
目前,學校正抓住創建優質教育現代化這一契機,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繼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提升校園文化的整體水平,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水平,為積極更新教育教學手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讓校園充滿花香、書香,成為平安、溫馨的愛的家園、成長樂園和文明聖地,校園建築以人為本,傳統中寓有現代,科學中蘊含人文,文化石、雕塑、長廊、花園為校園文化建設搭好了骨架。
充分利用校園每一角落,寢室、餐廳、花園、樓道等,懸掛愛校護花草、介紹植物、教育學生學會存、學會自理、學會自強、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團結協作等標誌語錄,張貼師生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讓每一面牆壁、每一棵花草動起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營造濃厚的文化教育氛圍。
目前,學校正抓住創建優質教育現代化這一契機,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繼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提升校園文化的整體水平,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水平,為積極更新教育教學手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流的學校源於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促成一流的質量。為了加強學校制度建設,提高各項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水平,結合學校新的發展形勢,廣泛徵求意見,進行了制度的修訂和完善,內容涉及教育教學、幹部職責、年級組長教研組長職責、各功能室職責、各類教師崗位職責、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制度、評職晉級制度、評優選先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學校建立了由校長室——行政部門——年級組——教師——學生構成的層級管理機制,班子成員分到各年級、各學科,負責運籌教育教學工作,幫助年級、班級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解決實際問題,以確保各個層面的工作人員都職責清楚、責任明確,確保學校工作有效運轉。管理工作達到了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民主化和人文化的和諧統一。
在教學管理中,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新的課程改革為突破口,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提高教學效益、教學質量,確立了“輕負擔、高質量”的總體改革目標。致力於把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分解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負擔上來。改革現行的陳舊的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行開放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實踐性學習,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學校先後創建10多個學生社團,以社團活動為軸心,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語文漢字聽寫、經典誦讀、英語演講與單詞記憶比賽、理科的小題狂做等;創建社團,如晨曦文學社、快意讀書社、體藝類興趣小組等。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習能力。 學校始終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全校形成以“教科室統籌兼顧,教研組為龍頭,備課組為單位,教師為教研點”的教科研網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課堂教學為支撐,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和改革。營造濃烈的教學研究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研究環境。圍繞科研課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聽課、說課、評課、議課活動,以教研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推動學校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學校依託學科教學的優勢,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校本課程的研究。目前已經完成寒暑假作業和課時作業的校本化;編寫了語文課外讀本,組建了學生閱覽室,開設了閱讀課;構建了國中作文教學體系,編制了與之配套的《輕鬆作文》訓練手冊;定期出版《教育科研》《漣外視窗》《晨曦》等校刊校報,逐步積澱校園文化內涵。
規範的制度和嚴格的執行,使學校的管理理念順利轉化為管理行為,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地激勵全體人員勤奮工作、爭優創先,促進了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推動了學校健康快速發展。
在教學管理中,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新的課程改革為突破口,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提高教學效益、教學質量,確立了“輕負擔、高質量”的總體改革目標。致力於把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分解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負擔上來。改革現行的陳舊的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行開放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實踐性學習,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學校先後創建10多個學生社團,以社團活動為軸心,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語文漢字聽寫、經典誦讀、英語演講與單詞記憶比賽、理科的小題狂做等;創建社團,如晨曦文學社、快意讀書社、體藝類興趣小組等。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習能力。 學校始終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全校形成以“教科室統籌兼顧,教研組為龍頭,備課組為單位,教師為教研點”的教科研網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課堂教學為支撐,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和改革。營造濃烈的教學研究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研究環境。圍繞科研課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聽課、說課、評課、議課活動,以教研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推動學校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學校依託學科教學的優勢,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校本課程的研究。目前已經完成寒暑假作業和課時作業的校本化;編寫了語文課外讀本,組建了學生閱覽室,開設了閱讀課;構建了國中作文教學體系,編制了與之配套的《輕鬆作文》訓練手冊;定期出版《教育科研》《漣外視窗》《晨曦》等校刊校報,逐步積澱校園文化內涵。
規範的制度和嚴格的執行,使學校的管理理念順利轉化為管理行為,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地激勵全體人員勤奮工作、爭優創先,促進了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的形成,推動了學校健康快速發展。
學校創辦以來,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以特色促發展,確立了“優秀+特長”的辦學模式和“輕負擔、高質量”的改革方向,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在學習和成長中感受快樂。學校根據自身的人力資源、教育資源,瞄準教育需求,給學校以“縣內領先,市內一流,省內有名”的目標定位。著力發展自身的教學特色、管理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不斷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漣水人民對優質基礎教育的需求。
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雙語教學、寫字教學、藝術教育等特色品牌已逐步形成,成為學校教育的亮點,成為本地區素質教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作為一所外國語學校,該校一直致力於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和質量,積極營造“大語言”學習氛圍。英語教學堅持利用廣播電視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新聞等英語節目,定期舉行英語演講、英語日記展、表演英語節目,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以課本為範例、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課外自主閱讀為載體、以綜合評估為標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校依託語文學科的教學優勢,以文學社活動為載體,結合兩項市級作文課題研究,積極探索完善“三環五步”整體作文教學模式,加強淮安市國中語文學科基地建設,發揮優質教學資源的示範輻射作用。
晨曦校園文學社以“培養文學新人、提升綜合素質”為宗旨,通過舉辦常態化的活動和定期出版社刊等形式,為全校師生提供展示才華、張揚個性的舞台。文學社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學生文學社”和淮安市第二批“優秀學生社團”。
漢字是民族文化之根,寫好漢字是民族自尊情懷的體現。學校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理念為指導,通過開設興趣班與常態寫字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進寫字教學。通過編兒歌、練習寫字操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以提高學生寫字用筆技法和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為著眼點,讓學生在訓練中學習寫字的方法技巧,培養寫字的情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藝術教育是該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要求每位學生在完成國家規定的課程學習計畫的同時,能學習一門藝術,讓學生接受藝術的薰陶,藉以提高學生的個人品位和綜合素質。大型團體操《飛翔明天》、扇子舞《好日子》、安塞腰鼓《謳歌盛世》多次在市縣級的大型活動中表演,充分展示了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和全面建設“陽光體育校園”的豐碩成果,體現了廣大師生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受到各界人士的交口稱讚。
學校腳踏車隊成立於2011年3月。腳踏車隊確立了“瞄準十八運、為淮安人民爭光”的訓練口號,落實訓練器材場地,強化內部管理,紮實開展訓練,多次在省市級的比賽中摘金奪銀。今年4月份,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腳踏車(公路、山地)項目比賽在漣水縣舉行,代表淮安市參賽的腳踏車隊取得了2金4銀3銅的佳績,同時還獲得了大賽組委會頒發的“體育道德風尚獎”。
十五年春華秋實,十五載征程如歌。漣外人曾有過充滿坎坷的艱難時期,也曾嘗過篳路藍縷的苦澀滋味,但漣外人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了驕人的辦學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示範學校”“江蘇省示範性國中”“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淮安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淮安市模範學校”“淮安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淮安市課改先進學校”“漣水縣5A級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是該校行動的根本,殫精竭慮、追求卓越是該校最真誠的心愿。
萬里鯤鵬正舉,教育春風漸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視發展教育,社會各界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心支持教育,銳意進取的漣外人必將擔當新的使命,承載著新的希望,駕馭著新的機遇,以前所未有的付出投身教育、創新教育,努力實現辦學質量的新跨越,共同演繹漣水教育復興的壯美與豪情!
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雙語教學、寫字教學、藝術教育等特色品牌已逐步形成,成為學校教育的亮點,成為本地區素質教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作為一所外國語學校,該校一直致力於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和質量,積極營造“大語言”學習氛圍。英語教學堅持利用廣播電視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新聞等英語節目,定期舉行英語演講、英語日記展、表演英語節目,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以課本為範例、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課外自主閱讀為載體、以綜合評估為標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校依託語文學科的教學優勢,以文學社活動為載體,結合兩項市級作文課題研究,積極探索完善“三環五步”整體作文教學模式,加強淮安市國中語文學科基地建設,發揮優質教學資源的示範輻射作用。
晨曦校園文學社以“培養文學新人、提升綜合素質”為宗旨,通過舉辦常態化的活動和定期出版社刊等形式,為全校師生提供展示才華、張揚個性的舞台。文學社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學生文學社”和淮安市第二批“優秀學生社團”。
漢字是民族文化之根,寫好漢字是民族自尊情懷的體現。學校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理念為指導,通過開設興趣班與常態寫字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進寫字教學。通過編兒歌、練習寫字操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以提高學生寫字用筆技法和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為著眼點,讓學生在訓練中學習寫字的方法技巧,培養寫字的情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藝術教育是該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要求每位學生在完成國家規定的課程學習計畫的同時,能學習一門藝術,讓學生接受藝術的薰陶,藉以提高學生的個人品位和綜合素質。大型團體操《飛翔明天》、扇子舞《好日子》、安塞腰鼓《謳歌盛世》多次在市縣級的大型活動中表演,充分展示了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和全面建設“陽光體育校園”的豐碩成果,體現了廣大師生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受到各界人士的交口稱讚。
學校腳踏車隊成立於2011年3月。腳踏車隊確立了“瞄準十八運、為淮安人民爭光”的訓練口號,落實訓練器材場地,強化內部管理,紮實開展訓練,多次在省市級的比賽中摘金奪銀。今年4月份,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腳踏車(公路、山地)項目比賽在漣水縣舉行,代表淮安市參賽的腳踏車隊取得了2金4銀3銅的佳績,同時還獲得了大賽組委會頒發的“體育道德風尚獎”。
十五年春華秋實,十五載征程如歌。漣外人曾有過充滿坎坷的艱難時期,也曾嘗過篳路藍縷的苦澀滋味,但漣外人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了驕人的辦學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示範學校”“江蘇省示範性國中”“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淮安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淮安市模範學校”“淮安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淮安市課改先進學校”“漣水縣5A級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是該校行動的根本,殫精竭慮、追求卓越是該校最真誠的心愿。
萬里鯤鵬正舉,教育春風漸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視發展教育,社會各界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心支持教育,銳意進取的漣外人必將擔當新的使命,承載著新的希望,駕馭著新的機遇,以前所未有的付出投身教育、創新教育,努力實現辦學質量的新跨越,共同演繹漣水教育復興的壯美與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