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漢魏六朝詩選》:一部漢魏六朝時期斷代詩選;系“歷代詩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之一,
余冠英編著。
人民文學-余冠英 版本之一
裝幀:精裝:
第2版 :(1958年10月1日)
頁碼:314頁
開本: 32開
條形碼: 978702002446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2 x 14 x 1.4 cm
ASIN: B001195HSO
人民文學-余冠英 版本之二
作者:余冠英 選注
頁碼:315 頁
出版時間: 1958-10-00
ISBN:7020072445
條形碼:9787020072446
版本:第2版
開本:32開
正文語種:中文
人民文學-余冠英 版本之三
裝訂:精裝
版次:第一版
作者:余冠英 選注
出版時間: 1959-01-01
頁數:342
開本:32開
人民文學-余冠英 版本之四
頁碼:315 頁
出版日期:1978年12月
條形碼:9787020072446
版本:第2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系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讀本系列,余先生選編,09年重印,8000冊,簡體橫排本。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img/0/5dc/cGcq5iY1kTMxgDZ2EmZ2EDMlhjNygjM4YWOyI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魏代的重點是
曹植和阮籍的詩。西晉的重點是
左思的詩。東晉的重點是
陶淵明的詩。劉宋一代以
鮑照的詩為重點。南齊以謝跳的詩為重點。南北朝的樂府民歌各為重點之一。
庾信的詩也是一個重點。從這些重點部分可以看出樂府民歌和無名氏的作品在漢魏六朝詩里占了不小的分量。
1、漢詩重點選錄了古詩十九首和蘇李的送別詩,以及漢樂府歌辭中的民歌;
2、魏詩著重點在
三曹詩和阮籍的詩,其中曹植14首,阮籍詠懷詩選了13首; 3、晉詩側重
左思和
陶淵明,分別為12首和22首;
詩人陶淵明4、宋詩
謝靈運7首,
鮑照17首(余先生認為謝詩‘累於繁富,傷於刻劃,或夾雜玄言理語,淡而少味’,選詩明顯少於同時代的鮑照。在這點上,我倒覺得值得商榷,畢竟鮑照也很看好他喔,他曾評論謝的五言詩‘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5、齊詩重在
謝朓的詩,選了8首,(我個人也比較偏愛於他的詩,依
梁武帝的話叫‘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而李白則有‘
蓬萊文章
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的詩句,這也跟性格有關吧,呵呵。);
6、其他則重點選錄了北朝民歌和
庾信的詩(10首)。
出版日期1978年12月版本有瑕疵,但錯不在余先生,只怪現在出版人。試舉一例:在
陶淵明歸園田居第一首詩中,竟然印成了‘狗吠深巷中,雞雞桑樹顛’,真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還是那句,瑕不掩瑜,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漢魏六朝詩選的普及本讀物。
作者簡介
余冠英(1906~1995)中國
古典文學專家。1906年生於江蘇
揚州,1995年9月2日卒於北京。1931年畢業於
清華大學,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校任教。1952 年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後任文學所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文學遺產》雜誌主編。由他主持編寫的《
中國文學史》是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成果,經他主持編選的《
唐詩選》、《三曹詩選》、《
詩經選》等,《唐詩選》為公認的唐詩最佳選本之一。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img/d/046/cGcq5SO3ATMmFzYmZTOxcDO4UjNihzY5ImYyM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余冠英是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並擔任國家
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畢生致力於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培育出大批人才。治學嚴謹,見解精到,成就卓著。
序言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會天然地形成一種非常優勢,使得中國文學有可能在足夠漫長的時間裡創造出輝煌業績,給人類文明留下極為豐厚的精神遺存,供我們民族永遠懷想受用。不過,像許多事物都擁載著多元複雜屬性一樣,如果從對面角度來看的話,則又同時變作某種很沉重的承傳負擔。因為一旦面對這些山聚海積般浩繁汗漫的書冊卷章,便立即涌生出接受的困難困惑:你到底應該讀些什麼?究竟怎樣讀?而實際上又能夠讀得了多少?——局限於主客觀種種條件的制約,社會或個人都難以做到無論巨細差等,皆通體包納,所以,就必然性地出現了如何選擇乃至精選的問題,並進而牽涉到一系列的判斷觀念和運作標準。
新世紀伊始,直面自然人文等各學科門類的分工日趨專精細密、生活工作節奏緊張快捷:實用功利目強化而競爭異常激烈嚴峻的局面,現代中國早已疏離了古代農業社會那種伴青燈明月、細細把玩體味以窮年皓首的閒散心境與惟求任心適意、不需再計慮效果收益的淡泊無為態度。那么,已然產生凝定而屬於歷史的文學作品,怎樣才能夠跟隨不斷發展前進的時代步伐,仍成為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融人未來,並由民族走向世界,張揚它永恆的美?換言之,永遠是人們感性的愉悅飛揚和理性上育導教化的絕不能被替代的必需。
圖書目錄
前言
漢詩項籍
張衡垓下歌
大風歌
秋風辭
悲愁歌
五噫歌
張衡
四愁詩
與劉伯宗絕交詩
贈從弟
《玉階怨》謝眺……
晉詩
宋詩
齊詩
梁詩
陳詩
北朝詩
隋詩
……
其他版本
太白文藝-劉文忠 版本
《漢魏六朝詩選》/中國古典文學必讀10種書(壹) 作者:
劉文忠劉元煌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img/6/375/cGcq5iZhVWNzETMkRGM4I2NwATM1kjNkJzN4Q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出版日期:2006年2月
頁數:396
裝幀:平裝
開本:32
版次:2006
商品編號:1587228
目錄:
兩 漢
項 羽
垓下歌…………………………(3)
劉 邦
大風歌…………………………(5)
舂 歌…………………………(7)
劉 徹
瓠子歌
其一 瓠子決兮將奈何………(9)
秋風辭…………………………(10)
北方有佳人…………………(12)
李 陵
別 歌………………………(14)
悲愁歌………………………(16)
楊 惲
拊缶歌………………………(18)
趙 壹
疾邪詩
其一 河清不可恃………(37)
其二 勢家多所宜………(38)
蔡 邕
翠 鳥………………………(40)
孔 融
雜 詩
其一 岩岩鐘山首………(42)
羽林郎………………………(44)
董嬌饒………………………(46)
蔡 琰
悲憤詩………………………(48)
漢樂府詩
戰城南………………………(53)
有所思………………………(55)
江 南………………………(56)
上 邪………………………(57)
陌上桑………………………(62)
長歌行
其一 青青園中葵………(64)
其二 岧岧山上亭………(65)
古詩十九首
古詩七首
上山采蘼蕪…………………(124)
十五從軍征…………………(125)
舊題蘇、李詩七首
黃鵠一遠別…………………(131)
結髮為夫妻…………………(132)
魏 晉
曹 操
薤露行………………………(141)
蒿里行………………………(143)
苦寒行………………………(144)
卻東西門行…………………(145)
對 酒………………………(147)
楊 廣
野 望………………………(370)
早渡淮………………………(371)
楊 素
其一 居山四望阻………(372)
昔昔鹽………………………(374)
人日思歸……………………(375)
出版後記………………………(377
河北大學-潘勇版本
【總 頁 數】:250頁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ISBN】 :7810971492
【出版日期】:2006-10
本書旨在展示兩漢、魏晉、南北朝、隋時期詩歌創作的成就,反映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傾向和特點,探討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以利於弘揚民族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新的歷史時期。
上海古籍-鄔國平 版本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精裝: 742頁
開本: 32開
條形碼: 978753254103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1.2 x 14.9 x 3.7 cm ; 862 g
ASIN: B0011BCJRY
本書選150位詩人,530餘篇作品,其中包括無名氏作品100餘篇。對選入的作品選分朝代,然後大略依照詩人生年順序排列。由於劃分朝代在先,而詩人歸入哪個朝代是按慣例以他最後出仕來定的,於是有時不免與年齡排序舛逆,因此出現年長的詩人反而排列在後,並由此而出現同時酬唱的詩篇分屬不同朝代的情況。對此祈請讀者鑒這,好在此類例子並不多。撰寫詩人簡介、詩篇題解、注釋、評析,對往哲今賢的意見多有參考,凡引用均予註明。詩歌正文一般不作較記,如其異文有關涉詩意理解者,則一併加以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