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篇名分歧考辨》是2023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春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賦篇名分歧考辨
- 作者:彭春艷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2823003
- 定價:198 元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是2023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春艷。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是2023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春艷。內容簡介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1FWB029)結項成果。分上編、下編。緒論主要梳理漢賦篇名分歧考辨學術史。上編是漢賦篇名分歧個案...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如《七月》敘述農夫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賦。比 比就是類比(類比不同於比喻,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
漢賦作者姓名分歧考辨 彭春艷/185 禮學文獻整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王鍔/191 諸子學史研究與“新子學”的歷史考察 ——兼論現代韓學史建構的四個維度 馬世年/200 《孫臏兵法》的文獻著錄、流傳與整理述略 ——兼述恩師趙逵夫先生的《〈孫臏兵法〉校補》 解文超/217 《青蠅》《賓之初筵》《抑》作者衛武公...
漢賦講究“弘麗溫雅”,弘即博大,鋪張揚厲,氣勢磅礴;麗即富有文彩,華美可觀;溫即溫和含蓄,借物托意;雅即典雅,盛陳典故。總之即要求做到大氣勢、好文采、深寓意、大學問。一篇好賦,往往集作者辭章、才氣、哲思與數典於一體。賦其實也是文人才學識德等素質的綜合表演。因此許多文人為了一篇好賦,常常搜腸...
5.趙壹是東漢末年最重要的賦家,他的賦揭發社會問題之深刻,感情之激烈,在漢賦作家中是絕無僅有的。趙壹賦在藝術形式上也有其獨特之處:與其思想內容相適應的是,篇幅短小,富於感情色彩,鋪陳誇飾之風盡棄,從而使賦風為之一變。從此以後,鋪陳敘事的漢大賦,就漸漸為抒情小賦所代替了。(龔克昌《漢賦研究》...
焦循推崇元代雜劇,認為可與楚騷、漢賦、唐詩並列。所著《易余龠錄》,對《點鬼簿》《錄鬼簿》的論證和對《西廂記》角色的研究,至今為論家所重。焦循認為文學的生命力,在於不停地發展和變化。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也都應該具有不同於前代的特點。否則,只是在舊有的文學形式中停滯不前的話,是沒有出路的...
”他另外一些觀點也是頗有啟發的,如認為司馬相如為“駢文之祖”,實是強調了漢賦對駢文的直接影響。可以說,本世紀初在《國粹學報》上展開的這番爭論,是在劉師培主持下進行的,因此其觀點得到了充分的支持。這場討論具有對駢文近兩千年歷史的總結的性質,似乎預示著它即將成為歷史的終結。而謝無量(1884-1964)於...
葉適: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不然,則戴法興與徐爰、阮佃夫輩,皆士大夫之選,豈得尚為恩悻耶?(《習學記言》)陰幼遇:宋戴法興好學。(《韻府群玉》)儲大文:如戴法興、沈客卿輩,名位瑣,未執國枋,至權震天下,而宦官獨尠聞於世。(《存硯樓文集》)人際關係 主要作品 《...
鄗上之瑞彰,江間之禎闡,榮鏡之運既臻,會昌之歷已辨,感五繇之程符,鑒群後之薦典。聖主將有事於東嶽,禮也。於是順斗極,乘次躔,戒懸日於昭旦,命月題於上年。騑騑翼翼,泛修風而浮慶煙,肅肅雍雍,引八神而詔九仙。下齊郊而掩配林,集嬴里而降祊田,蒲軒次巘,瑄璧承巒,金檢茲發,玉牒斯...
那一個個閃亮的詩詞曲賦家名字,深深鐫刻在我們心中;古詩、漢賦、唐詩、宋詞、元戲曲,那一個個詩體的巔峰,令我們嘆為仰止;《詩經》、《楚辭》、《古詩》、《長門賦》、《三都賦》、《蜀道難》、《石壕吏》、《長恨歌》、《琵琶行》、《虞美人》、《望海潮》、《水調歌頭》、《聲聲慢》、《天淨沙·秋思》、...
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適:剛才,方才:適才。被申:被申斥。被上級斥責。大才:大才子。指學識很高的人;堪當重任之才。大辯:大辯論家。能言善辯(者)。尚:尚且,仍然。如此:如同這樣。何況:況且。怎消說。更別說。我輩:我們這一輩(類)的。輕薄...
《戰國策》的文章,對漢賦的產生也起過促進作用。漢賦主客 問答的形式,鋪張揚厲的風格,都可以看出對《戰國策》的借鑑。先秦敘事散文的敘事藝術,對我國古代小說的產生髮展及其獨特的藝術個性 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先秦敘事散文敘述歷史事件中表現出的褒 貶分明的傾向性,對我國古代小說注重教化作用有...
西漢景帝末年,文翁興學,儒家道家在蜀地得到廣泛傳播,改變了本地“蠻夷”之風,從此蜀地人才濟濟,文章大雅,不亞中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漢賦四家”中的三家: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早在西漢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界就有“齊魯學”與“蜀學”的說法,其實,所謂的齊魯之學,就是儒學禮仁等學說傳統,而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