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下卷)》共分為五卷,內容主要為羅馬內戰史,大致包括:格拉古兄弟改革、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義大利人爭取公民權的同盟戰爭、馬略同蘇拉的鬥爭、愷撒大戰龐培以及屋大維大戰安敦尼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
  • 譯者:謝德風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682頁
  • 開本:32
  • 作者:阿庇安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1976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下卷)》是一部卷帙浩翰的歷史名著

作者簡介

作者:(古羅馬)阿庇安

圖書目錄

內戰史
第十三卷(內戰史第一卷)
緒論
Ⅰ.提比略·革拉古為土地法而奮鬥及其土地法的通過
Ⅱ.提比略·革拉古之死
Ⅲ.分配土地委員會的困難。少西庇阿之死。蓋約·革拉古為土地法而繼續鬥爭
Ⅳ.薩特尼阿斯提出土地法及其暴動
Ⅴ.德魯蘇提出的改革法案。他的被殺。同盟戰爭的爆發
Ⅵ.起義的義大利人被殘酷地鎮壓。羅馬反對高利貸的暴動
Ⅶ.馬略與蘇拉的內戰。蘇拉的反動統治。馬略逃往阿非利加
Ⅷ.秦那和馬略攻陷羅馬,屠殺敵黨。馬略之死
Ⅸ.蘇拉率領大軍回義大利
Ⅹ.蘇拉戰敗敵黨的軍隊
Ⅺ.蘇拉的反動統治
Ⅻ.蘇拉的辭職和死亡
ⅩⅢ.雷必達的暴動與塞多留在西班牙反對羅馬政府的鬥爭
ⅩⅣ.偉大的斯巴達克奴隸起義
第十四卷(內戰史第二卷)
Ⅰ.喀提林的陰謀
Ⅱ.愷撒征服西班牙諸部落與前三頭同盟的建立
Ⅲ.愷撒黨克羅狄與龐培黨邁羅的傾軋及克羅狄的遇害。元老院任命龐培為獨一執政官
Ⅳ.元老院企圖撤銷愷撒的職務。龐培受命保衛義大利
Ⅴ.愷撒率軍侵入義大利
Ⅵ.愷撒進入羅馬。龐培逃往希臘。愷撒奪取撒丁尼亞、西西里和西班牙
Ⅶ.愷撒部將庫里奧在阿非利加的慘敗。普拉孫喜阿的兵變。愷撒的短期獨裁
Ⅷ.龐培的備戰。愷撒渡海。兩軍到達提累基阿姆
Ⅸ.龐培兩次打敗愷撒於提累基阿姆
Ⅹ.在法薩盧雙方的備戰與雙方的形勢
Ⅺ.法薩盧之役
Ⅻ.龐培的被殺。龐培黨人在阿非利加和西班牙的備戰
ⅩⅢ.愷撒到埃及。亞歷山大里亞人暴動。法那西斯的反抗運動。羅馬市民與軍隊暴動
ⅩⅣ.愷撒戰敗阿非利加的龐培黨人。小伽圖的自殺
ⅩⅤ.愷撒的凱旋。蒙大之役
ⅩⅥ.愷撒的獨裁及其遇刺
ⅩⅦ.安敦尼與兇手們的暫時妥協
ⅩⅧ.元老院中關於謀殺愷撤案件的辯論。愷撒法令的被批准
ⅪⅩ.布魯圖對人民的演說與人民對布魯圖的讚揚
ⅩⅩ.愷撒遺囑的宣讀。安敦尼的葬禮演說。人民暴動驅逐殺害愷撒的兇手們
ⅩⅪ.愷撒與亞歷山大的比較
第十五卷(內戰史第三卷)
Ⅰ.安敦尼殺害偽馬略,替多拉培拉取得敘利亞行省,替自己取得馬其頓行省
Ⅱ.屋大維到羅馬,與安敦尼發生爭執
Ⅲ.安敦尼使屋大維遭遇困難。屋大維的慷慨施予,獲得人民歡心。多拉培拉往敘利亞
Ⅳ.軍團將校調解安敦尼和屋大維的衝突。屋大維幫助安敦尼取得山南高盧
Ⅴ.安敦尼和屋大維之間的衝突增加,軍團將校又起來調解
Ⅵ.安敦尼和屋大維關係的惡化與屋大維的籌集軍隊
Ⅶ.安敦尼軍隊的叛變。屋大維與元老院的暫時妥協
Ⅷ.安敦尼圍攻狄·布魯圖。元老院宣布安敦尼為公敵
Ⅸ.屋大維及兩執政官敗安敦尼於穆提那
Ⅹ.安敦尼的敗退與屋大維受到元老院的漠視
Ⅺ.喀西約和布魯圖在敘利亞和馬其頓擴充軍隊。屋大維企圖與安敦尼和解
Ⅻ.屋大維要求執政官職位,元老院拒絕,屋大維進軍羅馬
ⅩⅢ.元老院被迫允許屋大維為執政官
ⅩⅣ.屋大維跟安敦尼的和解與狄·布魯圖之死
第十六卷(內戰史第四卷)
Ⅰ.屋大維、安敦尼和雷必達的後三頭同盟
Ⅱ.三巨頭正式宣布公敵的命令
Ⅲ.宣布公敵在羅馬造成的恐怖情況
Ⅳ.對被宣布為公敵者的屠殺
Ⅴ.對兒童和婦女的迫害情況
Ⅵ.被宣布為公敵者死裡逃生的例子
Ⅶ.綏克斯提阿斯和科尼非喜阿斯在阿非利加的戰爭
Ⅷ.喀西約和多拉培拉在敘利亞的戰爭
Ⅸ.羅得斯抵抗喀西約的進攻及其陷落
Ⅹ.布魯圖進攻呂西亞和桑薩斯人的英勇抵抗
Ⅺ.綏克斯都·龐培占領西西里,擊敗屋大維的海軍。屋大維和安敦尼渡海向腓力比進軍
Ⅻ.喀西約在墨拉斯灣對士兵們的演說
ⅩⅢ.布魯圖和喀西約艱苦地通過色雷斯森林地帶到達腓力比
ⅩⅣ.第一次腓力比戰役
ⅩⅤ.喀西約自殺與安敦尼海軍的被毀滅
ⅩⅥ.第二次腓力比戰役與共和軍的潰敗
ⅩⅦ.布魯圖的自殺。對布魯圖和喀西約的評論
第十七卷(內戰史第五卷)
Ⅰ.安敦尼在東方的行動
Ⅱ.屋大維在義大利。沒收土地,分配給士兵們以及士兵們的橫暴與人民的痛苦
Ⅲ.琉喜阿斯·安敦尼發動對屋大維的戰爭
Ⅳ.屋大維圍攻琉喜阿斯·安敦尼於培魯西亞
Ⅴ.琉喜阿斯無條件投降
Ⅵ.安敦尼回到義大利,與屋大維的衝突
Ⅶ.勃隆度辛協定
Ⅷ.羅馬人民迫使屋大維和安敦尼跟綏克斯都·龐培訂立和約
Ⅸ.和約的破壞。綏克斯都·龐培大敗屋大維海軍於丘米和西西里海峽
Ⅹ.屋大維殘餘艦隊的毀滅。他向安敦尼求援
Ⅺ.屋大維再進攻綏·龐培,連遭失敗。阿格里巴敗培彼阿斯於邁利
Ⅻ.龐培再敗屋大維的海軍。阿格里巴最後打垮龐培的海軍
ⅩⅢ.雷必達被免除司令官職務。屋大維回羅馬,任終身保民官職務
ⅩⅣ.綏克斯都·龐培之死
附錄
一、古代羅馬及其鄰國大事年表(公元前753~30年)
二、譯名對照表
三、索引

編輯推薦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羅馬史(上卷)》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目錄

英譯本序言
序言
第一卷關於諸國王(片斷)
第二卷關於義大利(片斷)
第三卷薩謨尼安人的歷史(片斷)
第四卷高盧史(片斷)
第五卷關於西西里和其他島嶼(片斷)
第六卷在西班牙的戰爭
Ⅰ西班牙的居民。哈密爾卡侵略西班牙
Ⅱ祝尼拔攻陷薩乾坦
Ⅲ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爆發。兩西庇阿的陣亡
Ⅳ科尼利阿斯·西庇阿攻下新迦太基
Ⅴ西庇阿大敗避太基人於卡謹那
Ⅵ西庇阿與西法克斯建立同盟。羅馬人攻下伊魯基亞和阿斯塔巴
Ⅶ西庇阿殘酷地鎮壓叛軍。西庇阿與馬西尼薩建立同盟
Ⅷ伽圈殘酷地鎮壓西斑牙人的暴動,盧孫尼斯人等的暴動
Ⅸ克勒特一伊伯里亞人反抗羅馬人的戰爭。琉卡拉斯無故侵略發克西伊人
Ⅹ呂息坦尼亞人反抗羅馬人的英勇鬥爭,加爾巴欺騙地屠殺呂息坦尼亞人
Ⅺ維里阿僖斯打默羅馬侵略者維據略和瞢勞挺阿斯
ⅩⅡ維里阿修斯打敗羅馬侵略者,迫使媾和。羅馬人破壞和約,維里阿修斯的遇害
ⅩⅢ紐曼細阿人先後迫使羅馬將軍龐培和馬西那斯兩次訂立屈辱和約,元老院撕毀和約。伊利阿斯圍攻巴吉提亞,遭到可恥的失敗
ⅩⅣ小西庇阿受命進攻紐曼細阿。他恢復羅馬軍隊的紀律
ⅩⅤ西庇阿攻陷紐曼細阿。紐曼細阿人寧死不屈
ⅩⅥ西班牙晚近的歷史
第七卷漢尼拔戰爭
Ⅰ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義大利
Ⅱ漢尼拔擊敗羅馬軍隊於提賽那斯河和特拉西美諾湖
Ⅲ非比阿的拖延政策。漢尼拔的突圍。羅馬軍隊準備和漢尼拔決戰
Ⅳ蚨尼之役
Ⅴ羅馬人拒絕贖回戰俘。漢尼援攻陷培提利亞
Ⅵ漢尼拔攻陷他林敦、麥達蓬坦和赫拉克里亞。羅馬人
圍攻加普亞,漢尼拔進軍羅馬
Ⅶ羅馬人收復加普亞。達修斯和布拉提阿斯的故事
Ⅷ羅馬人收復他林敷。馬塞拉斯陣亡。哈士多路巴支援漢尼拔,全軍覆滅。漢尼拔退到勃羅丁
Ⅸ漢尼拔受困於勃羅丁及其被召回國
第八卷(上)布匿戰爭
Ⅰ迦太基的起源。第一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僱傭軍暴動
Ⅱ第二次布匿戰爭。馬西尼薩與迦太基人的戰爭
Ⅲ西庇阿侵人阿非利加。圍攻羅卡和烏提卡。西法克斯的兩面手法
Ⅳ西庇阿夜襲哈士多路巴,獲得全勝,進攻迦太基
Ⅴ西法克斯戰敗被俘。索福尼斯巴之死。焚毀西庇阿軍營的陰謀之被破獲
Ⅵ漢尼拔被召回國。迦太基人民反對和議
Ⅶ西庇阿大敗漢尼拔於撒馬
Ⅷ迦太基求和,西庇阿提出的和平條件
Ⅸ關於和約問題在迦太基和羅馬的爭論。和約的批准與西庇阿的凱旋
Ⅹ迦太基的黨派和馬西尼薩對迦太基的侵略戰爭
Ⅺ羅馬統治者毫無理由地發動第三次布匿戰爭
Ⅻ迦太基人的乞憐與羅馬侵略者的無理要求
ⅩⅢ迦太基人在悲憤之下,準備戰鬥
ⅩⅣ迦太基的地形。迦太基人擊退羅馬侵略軍。小西庇阿初露頭角
ⅩⅤ曼尼略不聽小西庇阿的忠言,襲擊哈士多路巴,遭到大敗
ⅩⅥ小西庇阿處理馬西尼薩死後的善後事宜,勸誘法密阿斯投降。新執政官派索進攻希巴格累塔的失敗,逝太基士氣高漲
ⅩⅦ小西庇阿當選為執政官,指揮侵略迦太基的軍隊,整頓軍紀
ⅩⅧ西庇阿攻陷麥加拉。羅馬人與迦太基人的海戰。西庇阿攻陷內菲里斯
ⅩⅨ迦太基的英勇戰鬥與最後的毀滅
ⅩⅩ羅馬的慶祝,西庇阿的凱旋,與奧古斯都的重建迦太基
B八卷(下)努米底亞事務(片斷)
B九卷馬其頓事務(片斷)
B十卷伊利里亞的戰爭
Ⅰ伊利里亞人的起源
Ⅱ羅馬人和伊利里亞人最早的關係
Ⅰ愷撒和伊利里亞人
Ⅳ奧古斯都第一次侵人伊利里亞。美都隆與塞吉斯泰的陷落
Ⅴ奧古斯都第二次侵入伊利里亞和整個伊利里亞的被征服
第十一卷敘利亞戰爭
Ⅰ安提阿的野心及其與羅馬人的衝突
Ⅱ漢尼拔的獻策
Ⅲ安提阿進入希臘與羅馬人的宣戰
Ⅳ羅馬軍隊大敗安提阿於德摩比利
Ⅴ塞留古進攻帕加瑪,無功;羅馬海軍大敗安提阿海軍於邁昂尼撒斯
Ⅵ羅馬軍隊大敗安提阿於馬格尼西亞
Ⅶ安提阿跟羅馬人訂立和約。巴·西庇阿的被控告。曼利阿斯在色雷斯遭遇災禍
Ⅷ塞留西王國的衰亡及羅馬人統治下的敘利亞
Ⅸ追述;塞留西王國的建立
Ⅹ塞留古之子安提阿與其壹斯特拉頓尼斯的戀愛故事。塞雷古與萊西馬庫斯之死
ⅩⅠ塞留古死後塞魯西王國的歷史
第十二卷米特拉達梯戰爭
Ⅰ俾泰尼亞的起源。國王普魯西亞和他的兒子尼科美簿
Ⅱ本都的建國,米特拉達梯第六與羅馬人第一次戰爭發生的原因
Ⅲ第一次米特拉達梯戰爭的爆發。羅馬將軍俄彼阿斯、曼尼阿斯等戰敗被俘
Ⅳ米特拉達梯在小亞屠殺羅馬人和義大利及進攻羅得斯的失敗
Ⅴ蘇拉到希臘,圍攻雅典
Ⅵ雅典的陷落與喀羅尼亞戰役
Ⅶ米特拉達梯對開俄斯的報復。小亞希臘人城市的反抗。蘇拉再敗阿基拉斯於奧科美斯
Ⅷ蘇拉被宣布為公敵。蘇拉與米特拉達梯蚺和
Ⅸ蘇拉對小亞希臘人城市的勒索。第二次米特拉達梯戰爭
Ⅹ米特拉達梯與塞多留建立同盟。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的爆發
Ⅺ米特拉達梯圍攻塞西卡斯,大敗,逃往阿密蘇斯,琉卡拉斯圍攻阿密蘇斯
Ⅻ琉卡拉斯再敗米特拉達梯,追到亞美尼亞。提格累塞塔之役
ⅩⅢ米特拉達梯逃回本都,擊敗羅馬軍隊。琉卡拉斯被解除兵權
ⅩⅣ龐培平定海盜
ⅩⅤ龐培進攻米特拉達梯,提格累尼斯投降龐培。米特拉達梯逃往西徐亞籌劃攻打羅馬的巨大計畫
ⅩⅥ龐培併吞敘利亞、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米特拉達梯的自殺
ⅩⅦ龐培在東方的功業及其凱旋

序言

1.在有意寫羅馬人的歷史的時候,我認為必須從羅馬人統治下諸民族的疆域開始。這些民族可以列舉如下:在海洋方面是那些住在不列顛群島的大部分人們。然後從赫丘利石柱①進人地中海,並環海航行的時候,我們發現海中所有的島嶼和沿海的大陸都是在他們統治之下。右岸的諸民族中,第一個民族是沿著海岸的毛利泰尼亞人和遠達迦太基的其他阿非利加諸民族。深入內地的是一些遊牧部落,羅馬人稱之為努米底亞人,稱其國為努米底亞;然後是住在敘爾特河附近,遠達塞勒尼和塞勒尼本土的其他阿非利加人;同時也有馬馬利底人、阿謨尼伊人和那些住在馬里俄提斯湖畔的人;然後是亞歷山大在埃及邊界上所建立的大城②和埃及本土,溯尼羅河而上,遠達衣索比亞東部;由海上航行,遠達巴魯新。
2.從這裡我們轉變我們的方向,繞道而行,我們到達巴勒斯坦一敘利亞,過了那裡就是阿拉伯的一部分地方。腓尼基人占據與巴勒斯坦接壤的濱海地區;越過腓尼基領土就是西利一敘利亞和由海濱深入內地到幼發拉底河的地區,即巴爾邁拉和四周圍的沙漠地帶,甚至伸張到幼發拉底河一帶。敘利亞人之後就是西里西亞人;和西里西亞人鄰近的是卡巴多西亞人和亞美尼 亞國家中被稱為小亞美尼亞①的那部分土地。攸剋星海②沿岸是其他一些民族,總稱為本都諸民族,受羅馬人的統治。敘利亞人和西里西亞人的邊界達到地中海,亞美尼亞人和卡巴多西亞人的領土達到本都諸民族,並且深入內地,達到大亞美尼亞,大亞美尼亞沒有採取納貢的方式臣服於羅馬人,它的人民任命他們自己的國王。從西里西亞和卡巴多西亞下來到愛奧尼亞,我們看見一個大半島,③右邊以攸剋星海、普羅蓬提斯、赫勒斯滂和愛琴海為界,左邊以旁菲利亞海或埃及海(因為這個海有兩個名稱)為界。這個半島上有一些國家面臨著埃及海:即旁菲利亞和呂西亞;這兩個國家之後就是開利亞,其領土達到愛奧尼亞。其他一些國家面臨著攸剋星海、普羅蓬提斯和赫勒斯滂:即加拉西亞人、俾泰尼亞人、密西亞人和福里基亞人。在內地是彼西底亞人和呂底亞人。這些是住在這個半島上的民族,都是在羅馬人統治之下。 -
3.橫過這些海岸邊,他們統治攸剋星海沿岸的其他各族,即歐羅巴的密西亞人和攸剋星海邊的色雷斯人。越過愛奧尼亞就是愛琴海、亞得里亞海、西西里海峽、第勒尼安海,直達赫丘利石柱。這是從愛奧尼亞達到海洋的距離。沿海一帶,我們發現下列諸國受羅馬人的統治:全部希臘、帖撒利和馬其頓,以及鄰近的色雷斯人、伊利里亞人和巴諾尼亞人,和義大利本土;義大利是所有的國家中領土最長的一個國家,從亞得里亞海擴延,以第勒尼安海的大部分為界,達到克勒特人(羅馬人稱之為高盧人)所住的地方,有些克勒特人的居地面臨地中海,有些克勒特人的居地面』臨北面海洋,①還有一些克勒特人住在萊茵河沿岸;北面海洋和西面海洋②沿岸直到赫丘利石柱的全部西班牙和克勒特一伊伯里亞也在羅馬人的統治之下。關於這些民族,我將在敘述到每個民族的時候,談得更詳細一些。但是在這裡,這樣的敘述已足以說明羅馬帝國沿海一帶的主要疆界了。
4.在向大陸的一方面,帝國的疆界是毛利泰尼亞跟衣索比亞西部和熱帶地區相毗連的那部分土地,這裡野獸唐集,其地區直達衣索比亞東部。這些是在非洲的羅馬疆界。在亞細亞的邊界是幼發拉底河、高加索山、大亞美尼亞王國、攸剋星海沿岸的科爾基斯人和其餘的攸剋星海沿岸。在歐羅巴方面,羅馬帝國大部分以萊茵河和多瑙河為界。這兩條河中間,萊茵河流人北面海洋,多瑙河流入攸剋星海。但是在這兩條河的那一邊,有些萊茵河外的克勒特人是在羅馬人統治之下;在多瑙河之外,有些叫做達西亞人的基提人。這些是羅馬帝國在大陸上最近於精確的疆界。
5.同時地中海所有的島嶼——西克拉底斯群島、斯波拉底斯群島、愛奧尼亞群島、挨金那提斯群島、塔斯康群島、巴利阿利群島和利比亞沿岸及利比亞海、愛奧尼亞海、埃及海、密多安海、西西里海和地中海其他海面上所有其餘的名稱各自不同的島嶼;同時,那些希臘人為了表示區別起見而稱為大島的,如賽普勒斯、克里特、羅得斯、列斯堡、優卑亞、西西里、撒丁尼亞和科西嘉以及所有其他大小島嶼都是在羅馬人統治之下。橫過北面海洋,到不列顛(這是比一個大洲還要大的島嶼①),羅馬人占領了不列顛較好而且較大的一部分土地;其餘的一部分,他們就不管了。當然,他們所占有的那部分土地,也不是對他們很有利益的。
6.羅馬人雖然占有了一個包括這樣多、這樣大的一些民族的帝國,但是羅馬人辛勤操勞了五百年,⑦經過許多艱難困苦才在義大利本部鞏固地建立了他們的勢力。這個時期的前半段,他們是在國王統治之下;◎但是他們驅逐國王,宣誓不再受國王統治之後,他們就採取了貴族政治,每年選舉他們的統治者。在這五百年以後約二百年④中,他們的領土擴張得很大,他們在外國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權力,使大部分國家處於他們的統治之下。蓋約[朱理亞]·愷擻打敗了他的政敵⑤之後,他本人取得了最高的統治權,他使這種權力加強、系統化和鞏固起來}他雖然保留了共和國的形式和名義,但卻使自己成為一切的絕對統治者。這樣,從那時候起,直到現在,⑥政體一直是君主政體;但是他們沒有稱他們的統治者為國王,我認為這是由於遵守古代誓言的緣故。他們稱統治者為大元帥(imperators)[皇帝],這個稱號過去也是那些在軍隊中暫時負擔總司令職務的人的稱號。但是事實上他們正是國王了。
7.自從皇帝出現到現在將近二百多年了;在這二百多年中,羅馬城已經大大地美化起來了,它的收入增加得很多,在長久和平與安定的時期中,一切都已經向持久的繁榮進展。①有些國家被這些皇帝併入帝國之內,其他一些國家的暴動被鎮壓下去了。因為他們占有陸地上和海洋上最好的部分,他們的目的,就整體來說,是以謹慎的辦法來保全他們的帝國,而不是想無限地擴充勢力來統治貧窮而又無利可圖的野蠻部落;②我在羅馬已經看見,這些部落中有些由它們的使節們自己申請願做羅馬的臣民,但是皇帝不願接受他們,因為他們對他沒有益處。對於其他許多不願由本國政府來統治的國家,他們派去了國王。對於有些屬國,他們所花費的多於他們從這些國家所取得的,因為他們認為縱或統治這些國家要花費許多金錢,但是放棄它們是不名譽的。他們用許多軍隊駐守在帝國四局,把整個陸地和四周一帶,好像一個完整的要塞一樣地駐防起來。
8.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帝國曾經占有這樣廣闊的領土和 維持這樣長久的時間。至於希臘人,縱或我們把希臘史中最光榮的時代——大流士入侵以後雅典霸權、①斯巴達霸權②和底比斯霸權③等相連續的諸時代當作一個時代,進一步把阿明塔斯的兒子腓力在希臘的霸權④包括在內,比較起來,我們看到他們的帝國只不過持續了很短的歲月而已。他們的戰爭與其說是為了取得帝國,不如說是由於相互競爭而進行的;他們最光榮的戰爭是為了保衛希臘的自由而進行反抗外國侵略的戰爭。⑤他們{中間那些想擴充領土而侵入西西里的人失敗了;⑥每當他們進軍亞細亞的時候,他們成就很少,很快就退回來了。⑦總之,希臘國家,雖然熱衷於為爭奪霸權而進行的戰爭,但是從來沒有在希臘國外建立根據地;雖然他們在長期保衛他們的國家,使之不受奴役和不被戰敗這一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是在阿明塔斯的兒子腓力和腓力的兒子亞歷山大的時代⑧以後,在我看來,他們的歷史是最不光榮、對他們是最不足道的。
9.關於成就和勇敢方面,亞細亞諸帝國是不能和歐羅巴最小的國家相比的,因為亞細亞諸民族優柔寡斷和懦弱無能,⑦正如在這部歷史的進展中所將表現出來的。羅馬人所控制的是這樣的亞細亞民族,所以他們在幾次戰役中就把它們征服了,雖然馬其頓人也和它們聯合起來自衛;而羅馬人之徵服阿非利加和歐羅巴,在許多情況下,卻是竭盡了他們的力量的。再者,亞述人、①米提亞人②和波斯人③的延續的年代合併起來(這些是亞歷山大以前三個最大的帝國)也不到九百年;而這樣長的時期羅馬此刻已經達到了;④他們的帝國的面積,我認為沒有羅馬帝國的面積一半那么大,因為羅馬帝國的疆域從日落處和西面海洋到高加索山和幼發拉底河,通過埃及上達衣索比亞和通過阿拉伯遠達東面海洋,所以它的疆界東至太陽神上升的海洋,西至太陽神降落的海洋;同時他們統治了整個地中海和所有海中的島嶼以及海洋中的不列顛。但是米提亞人和波斯人的最大的海上勢力也只包括旁菲利亞灣和賽普勒斯單獨一個島嶼,或者可能包括地中海中屬於愛奧尼亞的其他一些小島。他們也控制了波斯灣,但是這個海面有多少是公海呢?
10.再者,在阿明塔斯的兒子腓力以前的馬其頓的歷史是很不重要的;有一個時期,馬其頓人實際上是一個附屬的種族。腓力本人統治的時代充滿了不可輕視的艱苦奮鬥,但是就是他的事業也只牽涉到希臘和鄰近的國家。亞歷山大帝國,在它的廣闊範圍上,在它的軍隊上,在他征服的成功和速度上,是光輝燦爛、廣漠無垠和史無前例的,但是它的時間短促,好像電光一閃。雖然分裂為幾個省區,但就是這些分裂的部分也是光輝燦爛的。單單我自己的國家[埃及]就有步兵二十萬人、騎兵四萬人、戰象三百頭、戰車兩千輛,還儲備了可再供給三十萬士兵的武裝。這是他們的陸軍勢力。至於海軍,他們有用撐桿推動的戰船兩千艘和其他較小的船隻,有每邊從一排半至五排槳手的大船一千五百艘和可供三千艘大船使用的船上設備,有八百艘設有艙位的船舶,船頭和船尾都鑲有金箔,以為作戰時的炫耀。國王們常帶著這些船艦進行海戰。他們金庫里的金錢達到七十四萬埃及他連特。q)這是繼承亞歷山大位置後的第二個埃及國王②所記載和遺留下來的皇家記錄上所表現的軍備情況,這個國王是以精於聚斂金錢,善於揮霍金錢和大興公共建築著名的。在這些方面,其他許多省區似乎也不會差得很遠。但是所有這些資源都在他們的繼承人統治的時候,浪費於內戰之中,偉大的帝國僅僅由於內戰就被摧毀了。
11.由於謹慎和幸運,羅馬人的帝國達到偉大而持久的地位;當取得這個地位的時候,在勇敢、忍耐和艱苦奮鬥方面,他們超過了所有其他的民族。在他們牢穩地鞏固他們的勢力之前,他們絕對不因為勝利而驕傲;雖然他們有時候,在單獨一天內喪失了兩萬人,在另一次喪失了四萬人,又一次喪失了五萬人,③雖然羅馬城本身常在危急之中,④他們也絕對不因為不幸而沮喪。饑饉、時常發生的瘟疫、人民暴動,甚至所有這些事情同時發生,都不能挫折他們的熱忱;直到經過七百年勝負不能預測的鬥爭和危險,最後他們才達成現在的偉大,取得現在的繁榮,作為老謀深算的報酬。
12.這些事情已經有許多希臘和羅馬的作家們描述過了;馬其頓帝國的歷史是早期時代最長久的歷史,而這部歷史甚至比馬其頓帝國的歷史還要長久些。我對此很感興趣,想仔細地把羅馬人的勢力跟其他每個民族的勢力作一個比較,因此我的歷史著作常常引導我從迦太基到西班牙,從西班牙到西西里,或者到馬其頓,或者和一些使節一同到外國或到這些外國所建立的聯盟國家;然後從那裡再回到迦太基或西西里,好像一個流浪者一樣,然後又到了別處,而我的著作還沒有完畢。最後,我把各部分聚合攏來,以說明羅馬人多么頻繁地派遣軍隊或使節到西西里去,他們在那裡做些什麼,直到他們使西西里變成現在的狀況;同時也說明他們多么頻繁地跟迦太基作戰和媾和,或者派遣使節往迦太基去,或者接待迦太基所派來的使節,他們使迦太基人受了一些什麼損害,或者受了迦太基人一些什麼損害,直到最後他們毀滅迦太基,使阿非利加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為止,和他們怎樣重建迦太基,使阿非利加變為現在的樣子。關於其他各省,我也作了同樣的研究,因為我想知道羅馬人和每個行省的關係,以便了解這些民族的弱點,或他們的持久力量,以及他們的征服者的勇敢和幸運,或者造成這種結果的其他任何情況。
13.我認為大家喜歡這樣學習羅馬人的歷史,所以我把每個國家有關的那部分歷史分別敘述,略去其他國家中所同時發 生的事情,留到其他適當的地方再去敘述。似乎用不著把每件事情的年代都記下來,但是我將隨時提到那些最重要的事件發生的年代。至於名字,羅馬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樣,過去每人只有一個名字;後來他們有了第二個名字;不久之後,為著便於辨別,有些人又加上第三個名字,第三個名字有些是因為一些個人的事件而加上的,有些是因為有英勇的功勳而加上的,q)正好像希臘人一樣,除了本名之外,還有一個別名。為了便於區別,有時我提到全部名字,特別是那些著名人物的名字,但是大體上我將用那些最可以表現他們的特點的名字來稱呼這些人或那些人。
14.有三卷②是敘述羅馬人在義大利的無數勳績,這三卷合起來應當看作是義大利的羅馬史;但是它們包含了許多事件,所以劃分為數卷。第一卷將敘述王政時期歷代國王(共有七王)統治時期中所發生的事件,我稱這卷為《王政時期的羅馬史》。其次就是亞得里亞海沿岸以外的義大利各地區的歷史。為了和23前卷有所區別,這卷將稱為《義大利的羅馬史》第二卷。最後一個民族是薩謨尼安人,他們住在亞得里亞海濱,羅馬人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和他們鬥爭了八十年,@但是最後羅馬人征服了他們,並征服了跟他們同盟的鄰近民族以及義大利南部的希臘人。
為了和前兩卷有所區別,這卷將稱為《薩謨尼安的羅馬史》。其餘諸卷將按照其內容,命名為《克勒特史》、《西西里史》、《西班牙史》、《漢尼拔戰爭史》、《迦太基史》、《馬其頓史》等等。這些歷史彼此前後的次序是按照羅馬人跟每個民族發生戰爭時間的順序,雖然那個民族滅亡以前的許多其他的事情也插入其中了。在所有的戰爭中,對羅馬人說來,災禍最深的是國內的暴動和內戰,這些戰爭將以其主要的當事人命名,如《馬略與蘇拉的戰爭》、《龐培與愷撒的戰爭》、《安敦尼與第二愷撒·奧古斯都反對殺害第一愷撒的陰謀者的戰爭》,和《安敦尼與奧古斯都的戰爭》。最後,在這些內戰的最後一次戰爭結束之後,埃及併入羅馬統治之下,①羅馬政府本身變為君主政體了。 15.這樣,國外戰爭是按照各民族分卷,國內戰爭是按照主要的司令官分卷。最後一卷②將說明目前@羅馬人的軍事力量,他們從各行省所徵收的稅收,他們為海軍所耗費的費用和其他類似的事情。最恰當的,是從我將敘述其勇武事跡的那個民族的起源開始。我寫了這些事情,當然有許多人知道我是誰,我已經指明出來了。更坦白一點說,我是亞歷山大里亞人阿庇安;在我的本國,我已經取得了最高的地位,在羅馬,我已經做了御審案件的檢察官,直到皇帝們認為我夠得上資格,受命做他們的行省的總督時為止。如果有人很想知道更多一點關於我的事情的話,我有一篇專門談論我的生平的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