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澤爾與格蕾苔爾

《漢澤爾與格勒太爾》(Hansel and Gretel),恩格爾貝特·洪佩爾丁克作曲的三幕歌劇,劇本由其姊阿德海德·維特根據格林兄弟的一部童話改編。1893年該劇在魏瑪首演。《巫婆的坐騎》、《孩子們的祈禱》(《夜晚讚美詩》)是膾炙人口的選曲,開場白“晚上我睡覺時,14位天使為我守候”也廣為人傳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澤爾與格蕾苔爾
  • 外文名稱:Hansel and Gretel
  • 發行時間:年1893
  • 編曲:丁克
  • 音樂風格:歌劇
  • 歌曲語言:英語
作品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音樂,作品接受史,

作品簡介

漢澤爾與格蕾苔爾
的,兩個可憐的孩子餓得發慌。男孩子漢澤爾發起牢騷,妹妹格蕾太爾卻盡力逗他開心,給他看早上鄰居送來的牛奶,又搬出爸爸(虔誠的信徒,無怪他叫彼得)在鼓勵媽媽時說的話“危急關頭,上帝,我們的主,會給我們伸出援手的”。後來格蕾太爾帶頭跳起舞來(著名的民歌“哥哥仔,來跟我跳舞吧”),拉起笨拙的漢澤爾,並且教他步法。兩個於是很開心的在屋子裡跳著舞。
這時母親回家來了。看到兩個孩子這樣不聽話,她想教訓一下他們,怎知道她自己不小心把牛奶碗子給打破了。憤怒中她將兩個孩子趕出家門,要他們到危險的森林裡采草莓。她回頭看到家裡一窮二白,傷心地哀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這時候,微醉的爸爸彼得回來了。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La la la”的興奮喊著進了屋來,狠狠地吻了一下媽媽。彼得給了母親一個大驚喜,他帶來了一籃子的食物,原來他當天生意做得很好。兩人歡樂的唱歌,但這時父親發現兄妹二人不見了。當他得知了母親把兩個孩子趕到了森林,他又是怒又是驚(“Juckt dich das Fell?”),並告訴對森林一無所知的母親,在森林裡住著一位女巫,她會用餅乾麵包引誘孩子,然後用魔法將他們變成蛋糕,然後把他們吃掉!母親未等他的話完,就瘋也似的跑往森林,父親也跟著跑出去了。
第二幕
漢澤爾和格蕾太爾採好了整籃子的草莓。忘乎所以之間,他們把草莓自己吃光了。這時天色漸暗,他們才發現自己迷路了。森林裡的回音,還有漸起的霧,讓兩個孩子心慌起來。沙仙女出現,安慰他們,又撒了沙子進孩子的眼睛。兩個孩子晚禱後,就睡在草地上了。14位天使降臨,拉起手圍成一圈守衛著他們。
第三幕
早上太陽升起,露水仙女叫醒了兩個。他們認為自己,夢見了14位仙女。突然他們發現背後有一所用薑餅和甜食鋪的屋子。他倆當然沒有猶豫,立刻偷偷啃起來。正值他倆忙著的時候,女巫出現了,她想用更多的甜食引兩個孩子進屋。但兩個孩子不喜歡這位老婆婆外表的陌生人,於是要逃走。女巫對他們用魔法,抓住了漢澤爾。格蕾太爾被命令去生爐,等女巫把漢澤爾做成蛋糕。但格蕾太爾放了漢澤爾,兩個聰明的將女巫自己推到爐子裡。一剎那,兩人發現周圍全是薑餅孩子。這時遠處傳來爸爸“La la la”的聲音。歌劇在一片頌讚上帝的甜美合唱聲中結束。

創作背景

漢澤爾與格蕾太爾這個故事可能來自於中世紀波羅的海地區。但同類題材可能流傳得更早。格林兄弟(他們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曾祖父,維也納大學教授提奧多·馮·卡拉揚的好朋友)則賦予這個故事目前見到的形式。故事經過翻譯,流傳漸廣,但已失去了原來格林兄弟的形式。很多人又對故事進行了加工。但無疑,洪普丁克的歌劇式的這個童話達到了目前這個接受高度。
當時洪普丁克36歲,在祖國德國還沒有什麼名氣。他的姐姐Adelheid Wette有意寫一部童話劇,主題是漢澤爾與格蕾太爾。她請求英格爾特為其中一些詩句作曲。後來這個版本的音樂劇在小範圍裡面非常受聽眾歡迎。華格納甚至親題指點,要洪普丁克將作品寫成大型歌劇。姐弟兩人決定,將它寫成一部歌唱劇。最後洪普丁克熱情高漲,根據自己幼年時一次在森林的經歷,同時他在鄉間田野散步之中也獲得了不少靈感。他終於將漢澤爾與格蕾太爾加工為一部幕中無間斷的歌劇。歌劇首演時就已獲得轟動性成功。馬勒立刻稱之為大作。

作品音樂

漢澤爾與格蕾太爾可謂深受華格納的影響,幕中不間斷,動機提示。但又有別於後者的大型歌劇,漢澤爾與格蕾太爾中,民歌處處可聞(有些由洪普丁克所做的旋律本身就成為了民歌)。動機簡明,並不像華格納的主導動機的長大。例如在第一幕中格蕾太爾唱到“當危難來臨時,上帝,我們的主,是會給我們伸出援手的”時,樂隊所奏出的虔誠的動機。
歌劇的序曲是一首經常在音樂會上被單獨演出的曲目。序曲中很好的組織了劇中的動機,等於是一個劇中主要主導動機的陳列,也是為觀眾“預熱”。
劇中旋律,其實只有三首是真正民歌來源: Suse, liebe Suse, was raschelt im Stroh?,Ein Männlein steht im Walde和Schwesterlein, hüt' dich fein!。

作品接受史

漢澤爾和格蕾太爾曾是仍是最受歡迎的兒童歌劇。洪普丁克在劇中運用的旋律優美,非常容易感染聽眾。
1984年有一篇評論文章指出,這部兒童歌劇,其實像其他兒童文學(如小飛俠)一樣,是一部為成人而寫的兒童歌劇。他們在劇中找到了自己在同年中的回憶,並通過自己已有的經驗,體會到做父母的憂愁苦楚。
但故事本身並不是被齊聲叫好的。二戰後在慕尼黑舉辦的一次童話書展上,有人不能忍受書中關於女巫屋中爐子的插圖,因為這讓他們想到了集中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