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沽坨

漢沽坨

漢沽坨,即長蘆漢沽鹽場(今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儲鹽分場,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擴建於公元1913——1918年,因唐山大地震嚴重破壞而裁廢,時稱“全國第一大鹽坨”。漢沽坨是曾是漢沽的一道靚麗風景,展現了千年鹽城漢沽的深厚鹽業歷史底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沽坨
  • 別名:漢沽鹽坨地
  • 全名:長蘆漢沽鹽場儲鹽分場
  • 擴建時間:1913——1918年
  • 裁廢時間:1986年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所在地:天津市漢沽區
  • 屬性:歷史遺蹟
漢沽坨位置,千年長蘆漢沽鹽場,漢沽坨概況,

漢沽坨位置

東至紅霞路、北至國家莊街、南至鐵獅坨北、西至薊運河的409489平方米就是歷史上的全國第一大鹽坨——漢沽坨。

千年長蘆漢沽鹽場

據《中國海鹽文化的搖籃——漢沽文史資料第七輯》考證,漢沽的鹽業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的西漢。公元925年,幽州節度使趙德鈞在漢沽境內設立蘆台場(長蘆漢沽鹽場),這是漢沽千年長蘆鹽業設立機構的開始。
清初曬鹽技術推廣,生產技術革新。“當春融之日,預掘土溝以待海水漫入,於溝旁築曬池俟潮退後,兩人繩系柳溝,挽溝中鹹水傾入池曬之既成矣,用木耙扒起,堆貯池旁隙地如高墉然,泥封覆其上,以待商至而批發之。”這就是清末蘆台場,傳統曬鹽技術的基本流程。先將海水通過納潮溝引入灘地本溝,隨後將海水提入大圈,利用陽光風力制鹵,隨後再將放入結晶池曬鹽結晶。春曬為主,秋曬為輔。滷水結晶後,以人工用木耙扒鹽。通過鹽溝,用駁鹽艚子運到鹽坨集中儲存待售。其中漢沽的鹽溝分為北中南三溝。

漢沽坨概況

原鹽生產之後主要的儲存地點就是鹽坨。至辛亥革命爆發,蘆台場四大儲鹽鹽坨均在漢沽境內,為張家碼頭坨、漢沽坨、寨上坨和營城坨。1913年後,外國人開始把持鹽務監收鹽稅。漢沽鹽務稽核所會辦英國人丁恩整頓鹽務,於同年開始擴建漢沽坨,1918年竣工,屬蘆台場坨務局。東接王家園子,西臨薊運河,南至鐵獅坨,北至國家莊,面積409489平方米,有十五個坨基,儲鹽能力65萬噸,運鹽溝十一條,1818米的專線鐵路和京奉鐵路(現津山鐵路)接軌,沿河有鋼筋混凝土碼頭(今漢沽濱河廣場)一個,儲鹽能力六十五萬噸,當時號稱“全國第一大鹽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