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河社區

漢河社區指的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漢河社區,漢河村距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以北4公里,北鄰西九水村,南鄰松山後村,西與南龍口村隔山相望,南九水河穿村而過,將村分為河東、河西兩個自然村,現有村民680戶,2247人。該村原有耕地117畝,因發展工業等現已沒有耕地,山巒547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河社區
  • 外文名稱:Han river community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
  • 人口:2247人
歷史,地理位置,取得成績,

歷史

漢河人大都姓張,是張世傑的後裔。張世傑,南宋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少從元將張柔,後奔宋,由小校積功至都統制。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宋帝征諸將勤王多不至,張世傑獨率部入衛臨安,收復平江等地。元軍追殺,臨安失守,張提兵走定海(今浙江寧波東北)至福州,與文天祥、陸秀夫堅持抗戰。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張世傑任少傅、樞密副使,不久遷今廣東會南。次年,與元將張弘范決戰海上,以十餘艦突圍出,遇颶風覆舟溺死。張世傑之後裔散處各地,其中一支遷今山東即墨泊子。漢河村的張姓是從即墨泊子遷來的。張姓占了全村總人口的95%,該村還有劉、王、宋、齊、毛、康、於、趙、畢、欒、曲等姓氏。

地理位置

漢河村是從嶗山西麓通李村和青島的必經之路,前人謂之:“河水映帶,秀巒聳峙,形勢衝要”。村東南山麓下有一條小溪,溪間有一清泉,泉水終年豐盈清澈,就是在滴水成凍的隆冬也不見冰絲。此泉為道人的水源地,泉旁巨石上刻有“聖水泉”三個大字。小溪北面建有戲台,南面建有氣勢恢宏、裝點精美的廟宇玉清宮。廟後山體多奇石且突兀巍峨壯觀,廟之東北有龍虎石、雲香洞等景觀。玉清宮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且宮、觀、庵三全——玉清宮(玉皇殿)、玄督觀(老子殿)、漢河庵(娘娘殿)。

取得成績

“漢河村,窮地方,荒嶺薄地不打糧,少吃缺錢光棍多,有女不嫁漢河郎。” 多少年來,漢河村人守著薄地過日子,生活較為困苦。建國後,漢河村村民生活有了改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他們認定了“無工不富”的道理,建起了青島電力電線電纜廠,1998年改制為漢纜集團,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13.2億元、利稅1.25億元,集團的綜合效益位於全國同行業前列,先後被評為青島市十強企業、全國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全國技術創新先進單位,並獲得2001年中國機械行業競爭力100強等榮譽稱號。在企業發展和村務管理上,漢河村實現了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1998年4月中共山東省委、青島市委對青島市社科院總結的這一“漢纜現象”和“漢河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張思夏是山東省第九屆、十屆人大代表、山東省勞動模範。2004年該村實現經濟總收入17.46億元,人均收入6421元。
漢河村在不斷壯大經濟的同時,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設。村里按照小城鎮建設標準出台了舊村改造規劃方案,並已建成居民樓37座,600餘戶村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村集體投資建起了養豬場、養雞場、煤氣站,為村民服務。村集體投巨資建起了高標準的國小和中學,學生的學習費用概有村集體承擔。近幾年村集體還為村民辦理了獨生子女保險、財產保險、養老保險以及獎學金等,村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該村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村莊,漢河村黨委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0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流清河等36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