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殘灰陶紡錘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殘灰陶紡錘
- 館藏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
- 類別:陶器
- 材質:陶
- 藏品編號:39045
- 質量範圍:0.01-1 kg
- 文物級別:一般
- 文物來源:發掘
- 完殘程度:殘缺
-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 規格尺寸:直徑4,厚2.5(cm)
漢殘灰陶紡錘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漢殘灰陶紡錘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新石器灰陶帶鋬匜口把罐 新石器灰陶帶鋬匜口把罐是新石器時期文物,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新石器灰陶帶鋬匜口把罐,泥質灰陶,胎骨厚實。匜型口外敞,流部(殘補)微微上翹,圓鼓腹,平底。半環耳把,圓渾寬厚,與流口對應下垂,飾於一側;另一側堆塑一短鋬,鋬端上翹團楞雙角。
新石器灰陶鏤孔盆型豆 新石器灰陶鏤孔盆型豆,新石器時期文物,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基本信息 新石器灰陶鏤孔盆型豆,唇口微斂,折直領,淺斜腹微弧,竹節把,喇叭狀高圈足。折領處飾凹弦紋二道,乳釘紋六個。
新石器灰陶交織紋三足壺為新石器時期文物,唇沿、小喇叭口,束斜弧頸,頸下圍圈微凸,弧(豐)肩,折腹(腰),平底,下附三隻小臥足(已殘)。折腹以上至頸下,滿刻曲、直線交織紋(四組相串聯);折腹以下光素無紋。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壺為新石器時期文物,唇沿、小喇叭口,束斜弧頸,頸...
新石器灰陶水浪紋罐 新石器灰陶水浪紋罐為新石器時期文物,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展品平口內斂,圓唇,鼓腹下收,平底。肩與腹部各飾凸弦一圈,其間飾(刻)水浪紋,五祖相連。腹下(凸弦之下)光素無紋。
新石器灰陶人面鋬飾罐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匜型罐。薄唇口外敞,鼓腹、凹底。腹側堆塑一短鋬,鋬端上翹刻成人面,雙圈眼及口、鼻清晰可辨,十分罕見。 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匜型罐。薄唇口外敞,鼓腹、凹底。腹側堆塑一短鋬,鋬端上翹刻成人面,雙...
泥質灰陶,呈人首三節葫蘆形瓶體。瓶首塑小頭人面,兩眼內凹,鼻樑隆起,雙耳聳立,張口若語,腦後束短辮,長頸粗脖,溜肩,弧胸,鼓腹,體態肥碩。胸前開一橢圓形大口,口內中空,與瓶體貫通。瓶底作小圈足,略外撇並飾鋸齒狀缺口若干,整個器物造型奇特,生動古樸。此陶瓶很可能與當時祭豐收,求甘雨、降生...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呈人首三節葫蘆瓶體。此陶瓶在國內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尚屬首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 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呈人首三節葫蘆瓶體。瓶首塑小頭人面,兩眼內凹,鼻樑隆起,雙耳聳立,張口若語,腦後束短辮,長頸粗脖,溜肩,...
唐刻雲頭梅花紋雙耳灰陶罐是唐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35.0cm;口徑9.4cm;底徑12.0cm。文物特徵 泥質灰陶。侈口,方唇,束頸,頸部作兩對稱環狀耳,深腹作紡錘形,假圈足。頸部下端刻一周倒三角鋸齒紋,腹上部兩面刻加意雲頭紋,兩面刻五瓣梅花紋,腹中下部飾瓦紋。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橢圓形扁體盉身,造型奇特,罕見。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橢圓形扁體盉身,造型奇特,罕見。拱背鼓腹,平底。以凸弦(兩側微微伸雙翅)界飾。前塑長頸粗脖鳥首,凸起項圈,頭直挺高昂,作尖嘴張口狀中空。飾斜冠,頂突乳角,雙目...
新石器鏤孔塔式陶盉是新石器時期文物,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砂紅陶,由頂、頸、腹和底座組成。四面楞三角形尖頂,每面鏤二孔;長頸四面亦各鏤六至八孔;頸下鼓腹 上半腹較光潤,開斜仰突起圓口,內空。下半腹漸收,顯粗糙;腹下束腰,接塑逐擴出的四楞底座(略有殘損),平底、實足。
新石器陶盉 新石器陶盉是一件新石器時期文物,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此品為泥質灰陶,盉口略呈鳥嘴形(流口)上翹。唇沿微外敞,鼓腹。與流口對應的另一側口沿下,塑以扁環耳把,平底。
遺物有紅陶缽、尖底瓶殘件、刮削器、陶鈴、骨鏟、石斧、石錛、石鑿等,同時伴有秦、漢、唐、宋各代陶器出土。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蔣家咀遺址位於靈台縣百里鄉稔溝蔣家咀川台地。屬仰韶文化兼齊家文化遺存。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遺蹟有灰坑、白灰面。遺物有細泥紅陶片、灰陶片、刮削器、...
研究員說,磨製石器在中石器時代開始套用,在新石器時代非常普遍:新石器時代並且發明了陶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較重要的有泥質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四種。從這裡文化遺址和遺物可以推斷在新石器時代,人們過群居生活,合力勞動,生產資料和生產品公有。他們建立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社會,新石器時代已經定居並從事...
發現有高2.5米、長達30米的灰層一處,直徑3米到4米的灰坑11個,人骨架三個,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鐮、石環,還有紅灰陶環、夾沙紅網墜,有彩陶缽、紅陶盆、夾沙陶罐等的口和底,還有紅、彩陶片等。陶器紋飾多樣,有繪畫紋、網紋、水紋、繩紋、蘭紋和附加堆紋等。另一處是張家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港口鎮...
牛裯子文化鳳鼻頭類型,出土文物以繩紋紅陶為主,並有部分夾砂紅、灰陶和泥質紅陶,器型有陶蓋、紡錘、圈足、石器,主要為橄欖石玄武岩制,器形為石斧、石鋤、石鏃、石刀、靴型石斧、石錛等,推測其年代距今約3500年前。從遺物中工具類型看,可以說是一個農、漁、獵並重的生活形態。遺址中未發現貝的遺留,說明...
經過陝西省市專家實地勘察,並根據出土的灰陶、彩陶、袈裟灰陶和紅陶、尖底器、鬲、紡錘等珍貴文物,初步斷定這個遺址和神木石峁遺址同屬一個時期,或許還要比石峁遺址早三百到四百年。”經調查,此次新發現的這處石城遺址總面積大概110萬平方米左右。“有斷續石牆體多處,主要分布在山樑東南部、東北部和西北部的山坡...
彩繪木棺 銅眼罩 金、銀耳飾 琉璃、瑪瑙串珠 毛布帽 毛布帽 皮製鞋 銅燈 銅鎪 木屐 陶羊 青玉斧 灰陶碗 祭器 雕花木紡輪 單耳彩繪陶罐 尖底灰陶瓶 單耳帶流彩繪陶罐 陶翁 四口陶罐 皮革盒 鴨型陶罐 灰陶罐 鼓狀漆盒 陶壺 銅壺 玻璃杯 葫蘆形壺 單耳帶流陶罐 銅獅 銅鏡 銅短劍 子母猴 陶塤 ...
彩繪木棺 銅眼罩 金、銀耳飾 琉璃、瑪瑙串珠 毛布帽 毛布帽 皮製鞋 銅燈 銅鎪 木屐 陶羊 青玉斧 灰陶碗 祭器 雕花木紡輪 單耳彩繪陶罐 尖底灰陶瓶 單耳帶流彩繪陶罐 陶翁 四口陶罐 皮革盒 鴨型陶罐 灰陶罐 鼓狀漆盒 陶壺 銅壺 玻璃杯 葫蘆形壺 單耳帶流陶罐 銅獅 銅鏡 銅短劍 子母猴 陶塤 ...
遺址內遍布各類陶器殘片,多為紅陶,間有灰陶與黑陶,年代較晚的還上了釉。出土的陶器主要是煮食或盛物的器皿,最大高80厘米,為兩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時內中還有半缸高粱面,另外一口內貯120多公斤古錢。其他還出土過一些銅、鐵器以及玻璃、玉器、波斯和阿拉伯的金銀幣、金印和珠寶,甚至有古建築上具有中亞風格...
在撫松縣仙人洞遺址的上層堆積中還發現了一些陶片、細石器和未石化的動物遺骸。陶片為手制的泥質灰陶,胎體較薄,器表飾有戳壓的蓖點紋。此外,還有用石片打制的石網墜。從出土的遺物可知,這層堆積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距今約有6000年。2003年在八道江區河口鄉的“老道洞”進行考古發掘時曾出土了較多的...
梭魚體紡錘形,細長,頭短而寬,有大鱗,為近海魚類。喜棲息於江河口和海灣內。性活潑,善跳躍,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機物,為渤海灣霑化海域常見的經濟食用魚類。霑化海域梭魚年產量達1.5萬餘噸。捕撈梭魚的最佳時期在春季,此時被捕撈到的開凌梭魚鮮美,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的...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長13.9厘米,厚0.6厘米—0.9厘米。青玉質受沁後呈灰綠褐色。該器磨製精細、光滑、光澤度強,屬良渚古玉精品。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青玉質受沁後呈灰綠褐色。並帶有白色筋條狀斑,斷面圓形,素麵無紋,前端稍粗略扁圓,並琢有1厘米長的小短榫,榫上雙面對鑽...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頂部飾實心凸鈕(上部略殘,鈕底擴出)。器身近似紡錘形(不甚規整),溜肩下擴至近底部三分之一處折腹下收,平底。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文物信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頂部飾實心凸鈕(上部略殘,鈕底擴出)。器身近似紡錘形(不甚規整),溜肩下擴至近底部三分之一處折腹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