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理論是指導漢服復興的理論形態,包括服飾制度,禮儀法則,思想闡發等幾個方面。其主要爭執是對漢服興起背後思想內涵的認識,進而衍生出了幾個大致的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服理論
- 流派:民族主義派,文化論者,走秀者
- 出處:《禮論》
- 理論形態:指導漢服復興
漢服理論是指導漢服復興的理論形態,包括服飾制度,禮儀法則,思想闡發等幾個方面。其主要爭執是對漢服興起背後思想內涵的認識,進而衍生出了幾個大致的流派。
漢服理論是指導漢服復興的理論形態,包括服飾制度,禮儀法則,思想闡發等幾個方面。其主要爭執是對漢服興起背後思想內涵的認識,進而衍生出了幾個大致的流派。漢服理論的流派大致分為重視漢服民族性的民族主義派,重視漢服禮儀節俗特點的...
《漢服論》是一本202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晰。內容簡介 服飾從源起到各時代多樣豐富的發展,絕不只是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物品,它既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創造的物質條件,又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重要精神表現。漢服是漢民族傳統...
漢服文化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中華天朝重衣冠禮儀。《周易·繫辭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聖人。周禮通過《儀禮》、《...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又稱衣冠、衣裳、漢裝。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中國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
《漢服通論》是一本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第一批漢服復興者,歷時五年,共同完成,作者是楊娜、張夢玥、劉荷花。《漢服通論》是首部現代漢服理論普及力作,李思思、李子柒、彭永捷等聯袂推薦。主要闡述了古代漢服體系的...
2002年2月14日,“華夏血脈”在新浪艦船知識網路版軍事歷史論壇發表《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帖子,這是中國現代漢服復興運動的第一篇重要文獻,對漢服運動起到了巨大的理論指導作用。2003年 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亞華裔青年“青松白雪...
漢服婚禮,意指身著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以《儀禮·士昏禮》為原型舉行的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和禮儀認知的漢民族傳統婚禮。現代人復原傳統漢民族婚禮,則大致將其歸納為以先秦兩漢為代表的周制婚禮、以魏晉唐為代表的唐制婚禮和以宋明...
唐裝,即唐制漢服,是漢族服飾系統中的一種。代表有齊胸衫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唐裝應該區別於現代服飾的唐裝。唐裝中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袷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
齊腰襦裙為襦裙的一類,屬於漢服。裙腰與腰部平齊,故名。齊腰襦裙的上襦可為交領或直領(對襟)。同高腰襦裙相比,齊腰襦裙更為常見。按上襦分,可分為交領齊腰襦裙、直領齊腰襦裙(對襟齊腰襦裙)。按穿著對象分,可分為女式齊...
襦裙用布帶或宮絛束腰,漢服無腰封 一
2024年春節,被稱為“新春戰袍”的漢服馬面裙火了。在山東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超過3億元,#曹縣賣了3億的馬面裙依然供不應求#等話題衝上熱搜。在電商平台,馬面裙搜尋量暴漲,各大春節晚會上也不乏馬面裙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