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書·諸侯王表》是《漢書》中的一篇,記載的是西漢二百年間劉姓諸侯王的置廢興衰。
本卷表列西漢二百年間劉姓諸侯王的置廢興衰。它與《史記》的表大為不同。《史記》表以時間為經,以王國為緯,按年代記漢興至太初百年間劉氏政權所封異姓和同姓諸侯王盛衰遞變的情況。本卷只摘取《史記》表有關同姓諸侯王的內容,而增加了天漢至漢末有關劉姓諸侯王的情況;尤為異者,它以諸侯王為經,以諸侯王的世係為緯。立了號謚、屬、始封、子、孫、曾孫、玄孫、六世、七世等欄,以記劉姓諸侯王的世系及其存亡繼絕,這與《史記》表是大異其趣的。本篇表序,總結漢代分封諸侯的歷史經驗,以為漢初分封同姓諸侯以代替異姓諸侯,頗有必要;只是矯枉過正,藩國自大,於是削藩,以收弱枝強幹之效;但削藩過了頭,以至“本末俱微”,被王莽鑽了空子,篡權亡漢,“是以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是為了“明監(鑒)戒”。班氏以為削藩過甚導致西漢覆亡,恐怕總結不大正確。西漢衰亡是由經濟、政治以及階級關係上的種種矛盾所造成,並不像班氏說的那么簡單。
原文
序文
昔周監於二代,三聖製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詩》載其制曰:“介人惟藩,大師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懷德惟寧,宗子惟城。毋俾城壞,毋獨斯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關諸盛衰,深根固本,為不可拔者也。故盛則周,邵相其治。致刑錯(措);衰則五伯(霸)扶其弱,與共守。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至乎厄嶇河洛之間,分為二周,有逃責(債)之台⑾,被竊?之言⑿。然天下謂之共主⒀,強大弗之敢傾⒁。歷載八百餘年,數極德盡,既於王赧⒂,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得基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餘年⒃。
(1)二代:謂夏、殷。(2)三聖“謂文王、武王、周公。(3)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其實周無嚴格的五等爵之制。(4)五侯:五等諸侯。九伯:九州之伯。何焯曰:《左傳》但言“五侯九伯,汝實征之”;非兼有其地,蓋班氏誤也。案:所謂“征”,即以方伯之命,得征所統侯伯的軍賦,非兼有侯伯之地。(5)《詩》雲等句:引詩見《詩經·大雅·極》。介人:甲士,指軍隊。藩:籬笆。大師:大眾,指人民。垣:牆也。大邦:大國諸侯。屏:屏障。大宗:王室同宗。翰:借為乾,棟樑之意。懷德:有德。宗子:謂太子。毋俾:勿使。毋獨斯畏:不要獨怕太子。斯,指太子。(6)周、邵:周公、邵公。邵,同“召”。(7)刑措:不用刑法。(8)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9)厄:狹窄。嶇:傾側不平。(10)二周:東周、西周。⑾逃債台:周赧王負債,無能償還,被債主迫急,乃逃於此台,後人因以名之。⑿?(fū):鍘刀,刑戮之具。竊?:意謂有?而不能用,寓失去統治能力。⒀共主:公共之主。⒁弗之敢傾:諸侯雖然強大而不敢傾覆周室。⒂既:當作“暨”。暨,及也。(楊樹達說)⒃三十餘年:此指周初亡至秦統一六國這段時間(前256—前221年)。
秦據勢勝之地,騁狙詐之兵,蠶食山東,一切取勝。因矜其所習,自任私知(智),姍(訕)笑三代,盪滅古法,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內亡(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無)尺土藩翼之衛。陳、吳奮其白挺,劉、項隨而斃之。故曰,周過其歷,秦不及期,國勢然也。
(1)狙詐:詐偽。(2)一切:權宜。(3)訕:誹謗。(4)陳、吳:陳勝、吳廣。挺:疑作“梃”。梃,大棒。應劭曰:“白梃,大杖也。”(5)劉、項;劉邦、項羽。(6)周過其歷:應劭曰:“武王克商;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今乃三十六世,八百六十七歲,此謂過其歷者也。”(7)不及期:謂不及百年。百年曰“期”。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自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渡)河、濟,漸于海,為齊、趙。谷、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東帶江、湖,薄會稽⑾,為荊吳⑿。北界淮瀕⒀,略廬、衡⒁,為淮南。波(陂)漢之陽⒂,亘九疑⒃,為長沙。諸侯比境⒄,周匝三垂(陲)⒅,外接胡越⒆。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⒇,自江陵以西至巴蜀(21),北自雲中至隴西(22),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23),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24),可謂撟抂(矯枉)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25),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26),亡(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27),亦賴之於諸侯也。
(1)二等爵:漢初分封,大者王,小者侯。(2)九國:指燕、代、齊、趙、梁、楚、荊、吳、淮南。長沙王吳芮為異姓,不計在內。(3)雁門:郡名。治善無(在今山西右玉縣東南)。(4)遼陽:遼水之陽。(5)常山:郡名。治元氏(在今河北元氏縣西北)。(6)太行:山名。左:指東。(7)河、濟:二水名。黃河、濟水。(8)漸:浸入。海:指渤海。(9)谷、泗:二水名。(10)奄:覆也。龜、蒙:二山名。⑾薄:迫近。會稽:山名。在今浙江紹興東南。⑿荊、吳:高帝六年為荊國,十年更名吳,實為一國。⒀淮:淮河。瀕(bīn):水邊。⒁廬、衡:二山名。⒂陂:陂澤。漢:水名。陽:水北曰陽。⒃亘:綿亘。九嶷:山名。⒄比(bǐ,舊讀bì):緊靠。⒅周匝(zā):周圍。三陲:這裡指漢之北、東、南三邊。⒆胡、越:指匈奴、南越。⒇三河:指河東、河南、河內三郡。東郡、潁川、南陽:皆郡名。(21)江陵:縣名。今湖北江陵。巴、蜀:二郡名。(22)雲中、隴西:皆郡名。(23)京師:指長安(在今西安市西北)。內史:秦始置。掌治京畿地區,相當於後世的京兆尹。十五郡:此以秦地計之,於三十六郡中得十五郡,即:內史、河東、河南、河內(即三川)、東郡、潁川、南陽、蜀郡、巴郡、漢中、隴西、北地、上郡、雲中、上黨。(24)藩國之制:賈誼《新書》曰:“天子之與諸侯,臣同,御同,宮牆門衛同。”本書《百官表》曰:“王國都官如漢朝。”王國維《齊魯封泥集存序》對漢朝王國之制有所考證。(25)日不暇給:事務繁多而時間不足。(26)晏如:安然。(27)太宗:漢文帝。
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餘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無)南北邊矣。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⑾,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⑿。
(1)睽孤:乖離而獨處。(2)賈生:賈誼。賈生之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3)主父:主父偃。主父之策:推恩分封諸侯王之子弟。(4)齊分為七:謂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5)趙分為六:謂趙、中山、廣川、河間、常山、清河。(6)梁分為五:謂梁、濟川、濟東、山陽、濟陰。(7)淮南分為三:謂淮南、衡山、廬江。(8)亡(無)南北邊:此意謂漢於長沙之南,燕、代之北,皆置郡。(9)減黜其官:景帝平七國之亂後,對諸侯王國,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損大夫、謁者諸官長丞員等。(10)左官:漢代以右為尊,故稱仕於諸侯者為左官。左官之律:規定仕於諸侯者,低於朝廷官員。⑾附益:謂阿媚諸侯。附益之法:規定凡阿媚諸侯者,以重法治之。⑿與:干預。
至於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疏遠,生於帷牆之中,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亡(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三絕,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無)所忌憚,生其奸心;因母后之
權,假伊周之稱,顓(專)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奉上璽韍(紱),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明監(鑒)戒焉。
(1)繼體苗裔:始封的諸侯之後裔。(2)國統三絕:成帝、哀帝、平帝皆早崩,又無繼嗣。(3)殫:盡。(4)母后:指元後王政君。(5)階序:台階的級次。(6)班行:宣傳;散布。(7)厥:頓也。角:額角。稽首:跪拜時頭至於地。(8)璽:帝王的玉璽。紱(fū):系印的絲帶。
序文翻譯
過去周朝戒於夏、殷二代,文王、武王及周公制定法規,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封八百諸侯國,其中與天子同姓的有五十餘個。周公、康叔建藩於魯國、衛國,方圓各有數百里;姜太公在齊國建藩,也是五等諸侯、九州之長的地方.那《詩經》里記載那時的制度道:“把善人作為藩籬,把太師作為垣牆。大國諸侯作為禁止,王室同姓作為柱乾。能夠合乎德政天下就安寧,分封宗室之子城堡就堅固。城堡不可以毀壞,宗室不可以孤立。如不那樣,畏懼不安就來了。”所以親人和賢人一併受封,有功有德的人一同建藩,這是關係到國家盛衰,天下穩定的根本,是不能更改的.因而周朝強盛時有周公、邵公參與治國,達到無人犯法,刑法擱置不用的境界;衰落時有五霸扶助,一同保守天下。自從幽王、平王之後,國家一天天衰微,甚至落到夾在強大的諸侯國之間崎嶇不安,本身也分裂成東周與西周兩個小國,有天子逃債避難的高台,有象徵王權的鍘刀被偷取藏匿的傳言。然而天下仍稱之為共同的主人,強大的諸侯也不敢滅它。歷經八百餘年,功德總算失盡,王位也止於赧王,天子被降為庶人,自然亡故。雖然稱號和王位在天下之內失去,仍有枝葉維持似的,無人敢占據空虛的王位,海內沒有天子,有三十餘年。
秦朝憑藉優越的地勢,驅馳著詭詐的軍隊,吞併山東六國,一鼓氣取得了勝利。因而它誇讚自己熟知天下,自以為一人曉立國之業,毀謗嘲笑三代,清除消滅古代之法,偷取皇帝的稱號給自己,可子弟卻是平民,在內沒有同本同根的骨肉相輔佐,在外沒有有土有地的藩邦相拱衛。陳勝、吳廣以一根木棍奮起,劉邦、項籍隨即滅亡了秦朝。因此說,周朝享國太久,秦朝沒有達到期,是國勢造成這樣的呀。
漢朝興起初年,海內剛剛平定,同姓宗室稀少,高祖以滅亡的秦朝因孤立無援而敗亡為教訓,於是開始割裂疆土,立王侯二等爵。功臣封侯者有一百餘座城邑,故王室子弟封王者有比九國還大的領地。自雁門往東,到遼水北岸,是燕國和代國。常山往南,太行山往東,過河水與濟水,一直入海,是齊國和趙國。谷水、
泗水一帶包括龜山和蒙山,是梁、楚二國。東含江、湖,靠近會稽,是吳國。北臨淮河,包括廬山與衡山,是淮南國。漢水往南,到九嶷山,是長沙國。各諸侯國一個連一個,環繞在北、束、南三邊,外接胡地和南越。天子自己則有河東、河南、河內、東郡、穎川、南陽,從江陵往西到巴蜀,北邊從雲中到隴西,包括京師共十五郡,其中又有公主、列侯的封邑。大的藩國跨幾州兼有幾郡,連線數十城,宮室、百官制度同京師一樣,可以說是矯枉過正了。即使這樣,高祖創立基業,一天也沒有閒暇,惠帝在位又短,高后以女人攝政,海內卻安然無恙,沒有偏激可憂,後來摧毀呂氏的禍難,成就文帝的帝業,也是依賴於諸侯之力量。
然而諸侯本來就國大勢大,末流也泛濫四溢。小一些的荒淫違法,大一點的橫行無道,以致害了自己和國家。因此文帝採用賈誼的建議分割齊國和趟國,景帝採用晁錯的計謀削弱吳、楚等國。武帝實施主父的策劃,下達推恩令,使諸侯王得以分一部分戶數和城邑封給子弟,不用廢黜遷徙,藩國自己就分崩離析了。自此以後,齊國分成七個小國,趙國分成六個,梁國分成五個,淮南國分成三個。皇子開始封為王時,大一點的不超過十座城池。長沙、燕、代等國雖還有舊名,都沒有以前南北的邊界了。景帝遭受七國災難,就抑制削弱諸侯,減少罷黜各國官吏。逮帝時有衡山、淮南二王的謀反,就設立諸侯官吏的法律,嚴懲違法之徒,各諸侯只能得到衣食稅租,不能參與政事。
到了哀帝、平帝的時候,諸侯都是繼承先世的後裔,同天子關係疏遠,生在宮室之中,不被士人百姓尊崇,勢力與富家無異了。而天子又都早逝,連續三朝沒有子嗣,所以王莽知道漢朝里外都岌岌可危,本末俱弱,就無所顧忌,生出奸心;憑著姑母太后的權威,假稱周公欺騙人心,在朝堂上作威作福,不下台階就使天下運轉。奸詐的計謀一成,就篡奪皇帝的尊位,分別遣送官吏迅速傳遍天下,頒布皇帝命令。漢朝諸侯王懾於淫威,都匍匐在地奉上玉璽綬帶,惟恐落在後面,有的還歌功頌德,獻媚討好,真可悲啊!所以我查明諸侯從頭至尾由強到弱的變化,以作為懲戒.
表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