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岔鎮(漢岔鄉)

漢家岔鎮

漢岔鄉一般指本詞條

漢家岔鎮,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地處會寧縣西北部,東與甘溝驛鎮接壤,南鄰定西市安定區新集鄉、石峽灣鄉,西與頭寨子鎮相接,北與河畔鎮毗鄰,行政區域總面積385.7平方千米。

1949年前,屬甘泉鄉;1983年,改為漢家岔鄉。2015年,漢家岔鄉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漢家岔鎮戶籍人口為21007人。2020年6月,漢家岔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1年,漢家岔鎮財政總收入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3%。2018年,漢家岔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家岔鎮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 地理位置:會寧縣西北部
  • 面積:387.5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漢家岔村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編碼:730719
  • 車牌代碼:甘D
  • 人口:21007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農業,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置沿革

1949年前,屬甘泉鄉。
漢家岔鎮
漢家岔鎮人民政府
1950年,境內設九泉鄉。
1953年,歸第十二區(頭寨子區)轄。
1956年,始設漢家岔鄉。
1958年,併入甘溝公社。
1961年,分設漢家岔和王馬山2公社。
1965年,王馬山並於漢家岔公社。
1983年,改為漢家岔鄉。
2015年,漢家岔鄉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漢家岔鎮下轄12個行政村:花岔、楊山、趙岔、漢岔、大莊、細岔、南灣、陰山、雙廟、王馬山、荊坪、塔岔;下設90個村民小組。
2020年6月,漢家岔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甘泉社區,花兒岔村、楊家山村、趙家岔村、漢家岔村、大莊村、細岔村、南灣村、陰山村、雙廟村、王馬山村、荊家坪村、塔寺岔村,鎮人民政府駐漢家岔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家岔鎮地處會寧縣西北部,東與甘溝驛鎮接壤,南鄰定西市安定區新集鄉、石峽灣鄉,西與頭寨子鎮相接,北與河畔鎮毗鄰,行政區域總面積385.7平方千米。
漢家岔鎮

地形地貌

漢家岔鎮地處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東高西低。地形溝壑縱橫,梁峁起伏,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地貌。境內平均海拔1800米。

氣候

漢家岔鎮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286.1毫米,最大降水量656.9毫米,最小降水量134毫米,降水分配極不均勻,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年日照時數2226.5小時,年氣溫最高達37.5℃,無霜期120—160天。

自然災害

漢家岔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大風、低溫、霜凍、暴雨等。旱災主要發生在春夏季的2—5月,1963年最為嚴重。

人口

2011年末,漢家岔鎮總人口2.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4人,城鎮化率0.9%。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6萬人,占51.3%;女性1.10萬人,占48.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2萬人,占97.3%;有回、東鄉、滿等少數民族,共600人,占2.7%。2011年,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5.9‰,自然增長率4.0‰。
截至2018年末,漢家岔鎮戶籍人口為2100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漢家岔鎮財政總收入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3%。農民人均純收入3114元。
2018年,漢家岔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農業

2011年,漢家岔鎮農業總產值達7600萬元,比上年增加6.1%,占生產總值的49%。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胡麻、碗(扁)豆、蕎麥、洋芋、糜谷等。2011年,漢家岔鎮種植馬鈴薯2萬畝,蕎麥1.5萬畝,籽瓜0.5萬畝。2011年,漢家岔鎮有規模養豬戶100家,規模養羊戶50家。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144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9%。完成鄉村道路綠化15.7千米。種植文冠果2000畝、棗樹100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000畝。

金融業

2011年末,漢家岔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45萬元,比上年增長8.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漢家岔鎮有國小13所,在校生1530人,專任教師10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學校2所,在校生1400人,專任教師12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投資101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3%,比上年提高3.1%。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漢家岔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2個,農家書屋12個。藏書4.1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漢家岔鎮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2個。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6人。村標準化衛生所配備村衛生員12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539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漢家岔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16戶,人數5425人,年人均717元,比上年增長30.7%。全年發放各類民政資金567.0萬元,兌現各類惠農資金776.2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239人,參保率90%。

交通運輸

漢家岔鎮境內有國道G309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漢家岔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漢家岔村而得名。

風景名勝

  • 菜科遺址
菜科遺址位於會寧縣漢家岔鎮菜科村半山坡地帶,東至菜科河溝,西接鐵木山,北近漢家岔鄉政府所在地,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2000米,總面積約2平方千米。1988年,該遺址被會寧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