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行動(Operation Hanniba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納粹德國利用軍艦船隻,將德國軍人和平民從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撤退至丹麥和德國本土的海上撤退行動,從1945年1月中到5月,將德軍部隊和平民從庫爾蘭口袋、波蘭走廊和東普魯士撤往西方,以逃離蘇聯紅軍的東普魯士攻勢、東波美拉尼亞攻勢和各個輔助作戰。在希特勒自殺前,納粹德國不可避免地持續進行戰爭,然而隨著紅軍的逼近,最終引發了納粹德國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撤退行動前後共超過15周的時間,動用了484至1080艘各式船隻進行撤離,並以納粹德國海軍作為掩護,將80至90萬的難民和35萬名士兵(另一說為共200萬人)乘船通過波羅的海至還處於德國占領狀態的丹麥,這是超過敦刻爾克大撤退3倍規模的人數。
基本介紹
行動背景,撤退過程,行動結果,
行動背景
1945年1月12日,科涅夫元帥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率先對波蘭中部展開了目標直至柏林的大規模進攻,也同時揭開了蘇軍在德國東部的一系列進攻浪潮。自1945年1月13日開始,由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與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1945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期間發起了東普魯士攻勢,夾擊進攻東普魯士。1945年1月28日,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合圍了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德國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命令海軍上將奧斯卡·庫梅茲(Oskar Kummetz)、科拉德·愛格哈特(Conrad Engelhardt)少將等納粹德國海軍運輸指揮部長官,策劃和執行撤離行動,鄧尼茲在1月23日以無線電對從波蘭占領的港口格丁尼亞,下令開始撤離所有即將被蘇聯占領的平民與士兵,作戰代號定為漢尼拔;根據鄧尼茲在戰後撰寫的回憶錄,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是儘可能疏散民眾,以遠離蘇聯紅軍。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說:“拯救東部的人民是我們武裝部隊仍然需要執行的重要任務,如果我們不能保住他們的家園,那么我們至少可以保住他們的命。”
撤退過程
難民抵達了德國西部的港口,此時該地已被英軍所占領。撤離行動自1945年1月23日開始,德國船隊冒著英軍轟炸機的轟炸和掃射、波羅的海的水雷、蘇聯的軍機和潛艇開始橫渡整個海域。1月30日,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漢莎號和捕鯨船沃爾特·勞號自德占波蘭的格丁尼亞港口出發,前往基爾。但漢莎號因為機械故障而回港返修,而載著10000名乘客的古斯特洛夫號仍然按照它原訂的航程出發。古斯特洛夫號之後在波美拉尼亞海岸被蘇聯潛艇S-13所發現,並被其所發射的魚雷擊沉,近9400人死亡,為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難。沃爾特·勞號則載著難民抵達了埃肯弗爾德。之後,自皮勞出發的馮·施托伊本將軍號,載著3000到4000名傷兵前往斯維內明德,接著也被S-13潛艇所擊沉,只有300人生還。3月初,一支由舍爾上將號裝甲艦、3艘驅逐艦與T-26魚雷艇組成的特遣艦前往伍林掩護撤退,海軍並設法撤離了75,000名士兵與難民,在行動中有船隻被盟軍轟炸機所擊沉,如載著11000人的德意志號客輪。在4月4日至5日凌晨,德軍利用快艇、登入船疏散了近30000名士兵運至海爾半島,估計光是四月份就有265000人從但(格但斯克)撤至海爾半島。4月15日,另一支大型撤退船隊徹走了超過20000名士兵和難民,4月16日,戈雅號客輪被蘇聯潛艇L-3所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超過6000人遇難,僅183人生還。5月1日至5月8日,超過15萬人被移送往海爾半島沿岸,在5月8日晚上9點,德國集結了94艘船的巨大船隊從拉脫維亞利耶帕亞離開,載著18萬人前往西方。不久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了戰爭。
行動結果
除了損失了戈雅號、古斯特洛夫號和施托伊本將軍號外,在漢尼拔行動的15個星期里,德國還損失了各式船隻158艘。
漢尼拔海上撤離行動共有1080艘各型艦艇加入了救援佇列,1945年1月30日,“威廉·古斯塔夫”號載著1100名船員、730名傷員、373名女子海軍預備隊隊員以及超過6000名平民駛離了哥德哈芬港(實際人數為10582名)。晚上9點10分,古斯塔夫號被蘇軍潛艇S-13號發現,隨即向客輪發射了四枚魚雷並全部直接命中,45—50分鐘之後,古斯塔夫號完全沉沒了,僅有996人生還下來。
“威廉·古斯塔夫”號事件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事災難,但是,這次海上撤離行動在途中難民的損失率不到十分之一,成功撤走的人口超過200萬,漢尼拔行動是德國海軍在戰爭中最成功的一次行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