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是宋代音樂家、詞人姜夔創作的一首詞。此詞次韻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而感嘆吳越興亡。上片就西施傾吳之事展開,對往古紛爭進行議論;下片接寫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蹟,進一步發表議論和感慨。全詞於幽峭中融入議論,揉入散文句法,帶有縱情豪吟氣韻。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漢宮春·次韻稼軒蓬萊閣
一顧傾吳。薴蘿人不見,煙杳重湖。當時事如對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間、千古須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
秦山對樓自綠,怕越王故壘,時下樵蘇。只今倚闌一笑,然則非歟。小叢解唱,倩松風、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頭眇眇啼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蓬萊閣:指浙江紹興臥龍山的蓬萊閣。
⑶一顧傾吳:指西施的故事。吳王夫差得西施荒廢朝政,最終被越國所滅。
⑷薴蘿人:指西施。西施出生於越國薴蘿村。
⑸重湖:即鑑湖,在浙江紹興西南。
⑹對弈:下棋,此處喻指吳、越兩國之爭。
⑺大夫:指越國大夫文種。臥龍山舊稱種山,此處有文種墓,文種有功而被殺。
⑻須臾:表示很短的時間,片刻之間。
⑼秦山:即秦望山,在紹興東南。秦望山有秦始皇游賞時的石碑。
⑽越王故壘:指越王勾踐築的越王台,在臥龍山西側。
⑾樵蘇:打柴割草的人。
⑿小叢:歌女盛小叢,此代指辛棄疾的家妓。
⒀竽:笙一類的樂器。
⒁月落:這裡指黎明。
⒂眇眇啼烏:烏鴉的啼聲漸遠。此是聽其飛鳴漸遠之聲,而非見其形。眇眇,形容微小,望不清楚。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一顧傾吳的故事流傳至今,主角西施如今不見了,眼前只有生養西施的鑑湖煙霧迷茫。當時事就像下棋,也是天意。文種大夫逝去可惜,更可笑人間,千年變幻有如昨天。我遊玩已疲倦,夜裡泛舟想靜一下,似有水鳥呼我。
蓬萊閣對面的秦望山一片碧綠,只怕山下越王故壘,長滿了草,時下砍柴人正在光顧。如今倚欄桿一笑,但並不高興。有侍女吹竽唱歌,又請松林之風伴奏,確是樂事。可我更希望等到西山殘月落下,烏鴉啼聲漸遠的黎明。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下半年。當年六月,辛棄疾被重新起用,任命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到任後,曾與姜夔等人同登蓬萊閣,辛棄疾作《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姜夔作此詞和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次韻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而感嘆吳越興亡。這是由所和之詞的主題而來。辛棄疾原詞主旨是借吳越之爭題,發心中憤慨,論人間滄桑,議南宋“被西風”“變滅”形勢,也流露出辛棄疾當時對朝庭的不滿和難以改變現實時悲涼情緒。
起筆應辛詞過片三句:“一顧傾吳”概括“美人西去鹿姑蘇”;“薴蘿人”應“若耶溪”;“煙杳重湖”以景寫情,發揮“不見”二字,說吳越之間的紛爭已杳然於歷史的煙雲之中。“當時”兩句進一步申發議論:吳越之爭就像一場下棋的遊戲,輸贏自有天數。越滅吳,但越王委之國政、發憤滅吳的文種卻在滅吳不久被賜死。“笑人間、千古須臾”,應辛詞“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感慨中有哂笑:當時斗雄爭勝,敗固勿論,勝亦無存。故下接“倦客”云云。或謂“水鳥當是用來比擬泛舟五湖的范蠡的”(夏承燾、吳無聞《姜白石詞校注》),則“水鳥相呼”,是呼人引退江湖,莫戀台閣,就像當時范蠡勸文種引退一樣。如此,“倦客”就是指在宦海沉浮的人,推廣一點說,也指所有攪在人世紛爭之中的人。這兩句是內涵具有較大不定性的難句像“相呼”,呼的對象就難以確定,給讀者很大的理解空間。
過片寫會稽自然景物與歷史遺蹟。“秦山自綠”,山水自在,與人間的鬧騰無關;“越王故全”,已為人們割草打柴之地。倚欄對此,付之一笑。又出“笑”字,仍是感慨中的哂笑,提示一種超越的情懷。“然則非歟”,當時的紛爭與變滅就是這樣可笑的。但這個散文句出得突兀,從造語與表意上說都嫌生湊,是詞中疵句,無需為諱。“小叢”代稼軒家妓,作者擬想與辛棄疾一起在蓬萊閣上,自己作歌,小叢演唱,松風伴奏,直至夜深;而“坐待千岩月落”,聽“城頭眇眇啼烏”。末四句為虛筆。最後以景結情——其景則是擬想之景,非作者親臨實景也。或謂“坐待”是“夜宿驛館輾轉不寐”,是未辨文脈與筆法的誤解。
與所和辛詞比較,辛詞上片以自然意象喻人世滄桑,下片雖用西施典故,但一筆直下。整首詞行文疏朗流暢,頗近北宋風致。姜詞文筆的參差搖曳、虛實互用,純是南宋筆法。辛詞風格沉鬱頓挫、豪宕不平之氣凜凜然。姜詞從西施典故入手,而抒吳越興亡、勝敗無憑之感,在姜詞中誠屬豪放之作,但對勝敗無憑,姜更多是承認、委順,接近歷史虛無主義。而辛對勝敗無憑,更多是質疑、不平,底里埋藏著一種耿耿之氣。姜和辛,雖有風格非常接近的一面,但兩詞的風格的差異,比其風格的相似,更為明顯,則是一眼即知的。評論界談論姜、辛同的一面,往往過分其詞,回到細緻的文本閱讀,會發現同中之差異也不小。
名家點評
夏承燾、吳無聞《姜白石詞校注》:“‘一顧傾吳……’,一開頭即給人一個‘劈空而來’的感覺。全詞以絕大篇幅議論吳越之事,此亦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