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商兌(清中葉方東樹的經學史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中葉方東樹的經學史著作。3卷。初成於道光六年(1826),有卷首著者自序為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學商兌
  • 作者方東樹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鄭福照輯《方儀衛先生年譜》系成書時間於道光四年,立說無據,未可輕信。後經修訂,於道光十一年刊行。嘉慶、道光間,漢學盛極而衰,進入批判和總結階段。嘉慶末,江藩著《國朝漢學師承記》,得兩廣總督阮元贊助,在廣州刊行。方東樹當時也在阮元幕府,由於對《師承記》的揚漢抑宋深致不滿,於是針鋒相對,撰為此書。初稿成,致書阮元,送請審閱,試圖爭取支持以便刊行。但因學術主張不合而未能如願。之後,著者修訂此書,遂將阮元亦列為抨擊對象。全書仿照朱熹的《雜學辨》體例,選取漢學中人主要學術主張,逐一加以辯析駁難。凡經江藩的《師承記》所表彰者,書中皆指疵糾謬,大張撻伐,不惟毛奇齡、閻若璩、戴震、惠棟諸漢學中人首當其衝,而且鋒芒所向,由清初顧炎武、黃宗羲、萬斯同而上,直刺明儒楊慎、焦竑,乃至宋儒黃震。著者認為,清代漢學家立異程、朱,唯漢是信,於學術和世風都危害甚大,“名為治經,實足亂經,名為衛道,實則叛道”(《自序》)。對於漢學中人所標榜的“實事求是之學”,書中則以其沉溺故紙、脫離實際而加以否定,指出:“漢學諸人,言言有據,字字有考,只向紙上與古人爭訓詁形聲。傳注駁雜,援據群籍,證佐數百千條。反之身己心行,推之民人家國,了無益處,徒使人狂惑失守,不得所用。然則雖實事求是,而乃虛之至者也。”(卷中之上)於是推尊程、朱,表彰宋學,以宋學取漢學而代之,遂成全書歸宿所在。著者就此強調:“程、朱之道與孔子無二,欲學孔子而舍程、朱,猶欲升堂入室而不屑履階由戶也。”(卷上)書中雖因挾門戶之見,於前代及同時學者肆意詆誣,過甚其辭,但卻頗能擊中漢學病痛。所以問世之後,一時學者多所共鳴。研究清中葉學術史,此書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著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