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學概論》是2006年6月1日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繼洪。本書主要講述了漢字的起源和漢字的發展史。
基本介紹
- 書名:漢字文化學概論
- 作者:王繼洪
- ISBN:9787807301882
- 類別:圖書 >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頁數:251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6-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漢字文化學是一門學科交叉性質的課程,不是一門單純的語言學課程,也不是一門普通意義上的中國文化課程,而是以漢字為主線,闡明漢字作為一個符號系統、信息系統,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義,注重從多學科來探討漢字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古老的漢字不僅記載了中華悠久的歷史,而且漢字本身就是活的社會化石,她凝結和蘊含了豐富和形象的歷史文化,某種程度上比文獻的歷史,更具其特有的說服力。
目錄
緒論 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一、漢字文化學定義
二、漢字文化學與漢字學的區別
(一)“昔”字與“大禹治水”
(二)“篝”、“笱”與《詩經》時代先民的性觀念
(三)“琴”之古文字形的啟示
(四)日語漢字中新造“國字”體現的文化背景
三、漢字文化學與文化語言學的關係
(一)從傳統交易用語改變談起
(二)新語新詞不是漢字文化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三)漢字新字型接連推出的社會文化背景
四、漢字文化學在對外文化交流上的潛力有待開發
五、漢字孕育的文化信息的不可取代性的特點
(一)漢字的全民性使其更具有可靠性
(二)漢字文化學能補實物考古發掘之不足
(三)對“目”部首中巨量的沉澱漢字的反思
六、對漢字文化學局限性的簡單分析
七、漢字與國運
第一章 漢字的起源與社會文化
一、漢字起源於結繩記事
二、倉頡造字
三、漢字的起源與原始圖畫、圖騰和族徽
四、伏羲作八卦,造書契
五、漢字起源於刻符說
六、漢字“起一成文說”
七、眾人造字說
八、對各種起源說的綜合理解
第二章 漢字與古代社會人生風俗
一、“取”與古代的搶婚制度
二、從“好”字看上古時期社會的價值取向
三、“采采茉苡”——母性本能最迫切和最響亮的呼喊
四、“祖”、“族”與祖先崇拜
五、“魚”和“蛙”的象徵意義
六、“土”、“地”的生殖意義
第三章 歷代政府對漢字使用的干預和維護
一、秦始皇“書同文字”的措施,使統一的漢字定於一尊
二、“隸變”,漢字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
三、《乾祿字書》、《康熙字典》和歷代的正字舉措
四、秦始皇的改字和皇權意識
五、對武則天新造字的考察和探究
第四章 漢字與古代讖緯文化
一、讖緯的定義與讖緯對古代社會政治的影響
二、古代讖謠運用的主要手段解析
(一)拆字法
(二)雙關法
(三)諧音法
第五章 漢字與姓氏文化
一、中華姓氏的來源、發展和現狀
(一)以母親所在氏族、部落的名稱或標誌符號為姓氏
(二)以國名為姓氏
(三)以邑名姓氏
(四)以鄉、亭之名為姓氏
(五)以居住地為姓氏
(六)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
(七)以排行次第為姓氏
(八)以官職為姓氏
(九)以技藝為姓氏
(十)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十一)因諡號、賜姓、避難等原因而立姓
(十二)因一些特別原因而立姓
(十三)因居住地的特色等原因而立姓
(十四)因避諱而改姓
(十五)以諧音、字訛而立姓
(十六)因原姓氏的衍生而立姓
二、姓氏的一些特殊讀音及其文化現象透視
三、姓氏的口頭使用
四、漢族人取名的歷史軌跡
(一)起賤名、小名以求平安的取名風俗
(二)名字的時代因素
(三)古今取名的著意點
(四)漢字與古人的字號
第六章 漢字的套用文化
一、“由由”——“伲種田人終於出頭了!”
二、“一大”與“新天地”
三、字謎——中華智慧的特殊遊戲
四、詩文、楹聯中的文字遊戲
(一)析字
(二)聯邊
(三)疊字和復字
(四)多音法
(五)回文格
(六)巧用數字
五、漢字與神智體詩作
六、取用歷史名篇中的文字,重新創作
七、漢字與古代笑話
八、漢字與實用藝術
九、漢字與現代廣告
十、漢字與行業用字
第七章 漢字的諧音文化與網路背景下的現代漢字
一、諧音雙關
二、諧音隱喻
三、禁忌諧音
四、祈福諧音
五、取名諧音
六、歇後諧音
七、洋涇浜英語
八、網路語言中的漢語諧音
九、漢語諧音的商業利用
第八章 漢字與民間信仰
一、祭祀文昌帝君與“敬惜字紙”
二、測字與算命
三、漢字與舊時的秘密社會
四、漢字與道教符篆
第九章 漢字與古代文字獄
一、古籍避諱的範圍與避諱的方法
(一)改字法
(二)缺筆法
(三)空字法
(四)分析法
(五)墨圈法
(六)說明法
二、明清文字獄舉例
(一)秦朝“焚書坑儒”的歷史回顧
(二)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
(三)清代文字獄中的幾件大案
第十章 漢字文化圈中的現代漢字比較研究
一、漢字文化圈形成的地理、經濟和歷史文化的背景
二、漢字與日語
(一)借用漢字來記錄和表達日語
(二)目前中日漢字和詞語的一些主要區別
(三)日語中的“國字”
三、漢字與韓文
(一)漢字傳入朝鮮半島的歷史考察
(二)朝鮮和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沿革
(三)韓國借用漢字的情況及韓國特有的一些漢字
四、海峽兩岸的漢字異同情況
(一)字形的異同情況
(二)兩岸字音異同情況
(三)計算機操作的軟體系統不同
後記
一、漢字文化學定義
二、漢字文化學與漢字學的區別
(一)“昔”字與“大禹治水”
(二)“篝”、“笱”與《詩經》時代先民的性觀念
(三)“琴”之古文字形的啟示
(四)日語漢字中新造“國字”體現的文化背景
三、漢字文化學與文化語言學的關係
(一)從傳統交易用語改變談起
(二)新語新詞不是漢字文化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三)漢字新字型接連推出的社會文化背景
四、漢字文化學在對外文化交流上的潛力有待開發
五、漢字孕育的文化信息的不可取代性的特點
(一)漢字的全民性使其更具有可靠性
(二)漢字文化學能補實物考古發掘之不足
(三)對“目”部首中巨量的沉澱漢字的反思
六、對漢字文化學局限性的簡單分析
七、漢字與國運
第一章 漢字的起源與社會文化
一、漢字起源於結繩記事
二、倉頡造字
三、漢字的起源與原始圖畫、圖騰和族徽
四、伏羲作八卦,造書契
五、漢字起源於刻符說
六、漢字“起一成文說”
七、眾人造字說
八、對各種起源說的綜合理解
第二章 漢字與古代社會人生風俗
一、“取”與古代的搶婚制度
二、從“好”字看上古時期社會的價值取向
三、“采采茉苡”——母性本能最迫切和最響亮的呼喊
四、“祖”、“族”與祖先崇拜
五、“魚”和“蛙”的象徵意義
六、“土”、“地”的生殖意義
第三章 歷代政府對漢字使用的干預和維護
一、秦始皇“書同文字”的措施,使統一的漢字定於一尊
二、“隸變”,漢字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
三、《乾祿字書》、《康熙字典》和歷代的正字舉措
四、秦始皇的改字和皇權意識
五、對武則天新造字的考察和探究
第四章 漢字與古代讖緯文化
一、讖緯的定義與讖緯對古代社會政治的影響
二、古代讖謠運用的主要手段解析
(一)拆字法
(二)雙關法
(三)諧音法
第五章 漢字與姓氏文化
一、中華姓氏的來源、發展和現狀
(一)以母親所在氏族、部落的名稱或標誌符號為姓氏
(二)以國名為姓氏
(三)以邑名姓氏
(四)以鄉、亭之名為姓氏
(五)以居住地為姓氏
(六)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
(七)以排行次第為姓氏
(八)以官職為姓氏
(九)以技藝為姓氏
(十)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十一)因諡號、賜姓、避難等原因而立姓
(十二)因一些特別原因而立姓
(十三)因居住地的特色等原因而立姓
(十四)因避諱而改姓
(十五)以諧音、字訛而立姓
(十六)因原姓氏的衍生而立姓
二、姓氏的一些特殊讀音及其文化現象透視
三、姓氏的口頭使用
四、漢族人取名的歷史軌跡
(一)起賤名、小名以求平安的取名風俗
(二)名字的時代因素
(三)古今取名的著意點
(四)漢字與古人的字號
第六章 漢字的套用文化
一、“由由”——“伲種田人終於出頭了!”
二、“一大”與“新天地”
三、字謎——中華智慧的特殊遊戲
四、詩文、楹聯中的文字遊戲
(一)析字
(二)聯邊
(三)疊字和復字
(四)多音法
(五)回文格
(六)巧用數字
五、漢字與神智體詩作
六、取用歷史名篇中的文字,重新創作
七、漢字與古代笑話
八、漢字與實用藝術
九、漢字與現代廣告
十、漢字與行業用字
第七章 漢字的諧音文化與網路背景下的現代漢字
一、諧音雙關
二、諧音隱喻
三、禁忌諧音
四、祈福諧音
五、取名諧音
六、歇後諧音
七、洋涇浜英語
八、網路語言中的漢語諧音
九、漢語諧音的商業利用
第八章 漢字與民間信仰
一、祭祀文昌帝君與“敬惜字紙”
二、測字與算命
三、漢字與舊時的秘密社會
四、漢字與道教符篆
第九章 漢字與古代文字獄
一、古籍避諱的範圍與避諱的方法
(一)改字法
(二)缺筆法
(三)空字法
(四)分析法
(五)墨圈法
(六)說明法
二、明清文字獄舉例
(一)秦朝“焚書坑儒”的歷史回顧
(二)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
(三)清代文字獄中的幾件大案
第十章 漢字文化圈中的現代漢字比較研究
一、漢字文化圈形成的地理、經濟和歷史文化的背景
二、漢字與日語
(一)借用漢字來記錄和表達日語
(二)目前中日漢字和詞語的一些主要區別
(三)日語中的“國字”
三、漢字與韓文
(一)漢字傳入朝鮮半島的歷史考察
(二)朝鮮和韓國使用漢字的歷史沿革
(三)韓國借用漢字的情況及韓國特有的一些漢字
四、海峽兩岸的漢字異同情況
(一)字形的異同情況
(二)兩岸字音異同情況
(三)計算機操作的軟體系統不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