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功曹闕

漢代功曹闕

闕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古代建築物,平邑漢闕即二座皇聖卿闕和一座功曹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代功曹闕
  • 類別:傳統的古代建築物
  • 原位於:臨沂市平邑縣城
  • 移動年:1932年
地理位置,歷史,建築特點,

地理位置

三闕原位於臨沂市平邑縣城西北二里遠的九頂蓮花山,1932年移至平邑城關第三國小。三闕現立於平邑縣城關第三國小內,方向面南,南北排列成“一”字形,仍保存完好。
三闕是我國著名的漢代石闕,是研究我國漢闕和漢代建築的重要資料。

歷史

闕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古代建築物,其名稱最早見於《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住,子寧不束,佻兮達兮,在城闕兮。”闕是一種什麼樣的建築物呢?《廣雅》:“闕,門觀也。”《說文解字》:“闕,門觀也,從門從闕。” 用現在的話說,闕是門前道路兩旁高起的建築物。根據質地可分為土闕、石闕兩種。土闕起源於西周,多建於宮殿之前,不僅是宮殿的重要裝飾物,而且是國家頒布政教法令的地方,土闕在當時是不可缺少的建築物。因時代久遠,西周的土闕已蕩然無存。東漢開始流行的石闕,位置多由宮殿之前改為祠堂或墳墓之前,並得以流傳今世。
皇聖卿闕建於東漢元和三年(公元86年),功曹闕建於東漢章和元年(公元87年)。
1932年,由平邑鎮米士民先生主持遷三闕至平邑縣城內。三闕現立於平邑縣城關第三國小內,方向面南,南北排列成“一”字形,仍保存完好。
197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平邑漢闕由灰青石四層築成,總高2.1米(不包括闕基),面寬0.72米,厚0.59米,接近方形;上雕人像、車騎、禽獸、銘記等。闕身上面砌有一石,高0.41米,雕為上下兩層,上層挑出闕身少許,四角各鐫斗拱一座,闕頂刻成四柱式瓦頂,底部刻檐椽一排,此種形制為北方漢闕所獨有。三闕形體壯碩穩重,造形頗為奇特,是我國古代珍貴的藝術作品。在現存的漢代石闕中,它的建築年代僅晚於四川梓潼的李業闕,平邑漢闕是研究歷史特別是研究古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