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綠色製造工程實施方案

《漢中市綠色製造工程實施方案》是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市綠色製造工程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頒布時間:2017年11月22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陝西實施意見和市政府制定的實施方案,努力實現追趕超越和“三市”建設,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製造體系,引導工業企業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提高綠色製造水平,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導全市貫徹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以降低製造業能源消耗強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加快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目標,推動綠色材料、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產業鏈五大領域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市場驅動和政策引導相結合原則。以市場驅動為主,提高先進示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激發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降低企業綠色發展的成本,帶動企業自律管理。注重政策引導,最佳化企業綠色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加強公共服務資源建設,推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綠色發展,加快構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實現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
2. 堅持產品全程最佳化原則。在保證產品的功能、質量、成本的前提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效率,通過開展技術創新及系統最佳化,使產品在設計、製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與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對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對人體健康與社會危害最小。
3. 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優先原則。貫徹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研發和套用先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製造業能源消耗強度,降低廢水、廢氣排放,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形成高效、節能、環保和可循環的新型製造工藝,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最大限度降低工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4. 堅持綠色創新原則。把創新理念滲透到綠色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創新促進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先進綠色製造技術,突破綠色產品設計、綠色回收處理等關鍵技術,提升工藝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培育綠色發展新業態。使創新成為推動綠色製造快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綠色製造水平明顯提升,企業和各級政府的綠色發展理念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創建1—2家綠色工業園區、3—5家綠色示範工廠,推廣百種綠色產品,綠色製造市場化推進機制基本形成,製造業發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得到初步緩解。萬元GDP能耗、能源產出率、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累計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產出率、化學需氧量靜態消減、氨氮靜態消減、二氧化硫靜態消減、氮氧化物靜態消減完成或超額完成省定目標。全市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初見成效。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實現節約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推進工業企業降本提質增效,加快形成綠色集約化生產方式,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1. 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圍繞先進適用技術套用,以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年綜合能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為重點,大力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實施能效提升工程,不斷提高企業產品技術、工藝裝備和能效環保等水平。
專欄1 工業領域節能重點工程
1. 企業能效提升工程。針對高載能、高排放行業,重點實施鍋(窯)爐改造、餘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節約替代石油、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綠色製造系統集成、契約能源管理、節能環保產業培育等工程。(市發改委委牽頭,市工信委配合)
2. 實施餘熱暖民工程。大力支持利用工業餘熱等餘熱資源,利用地熱、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市發改委牽頭,市住管局、市工信委配合)
3. 節能能力建設工程。推進重點用能企業能源數據線上監測、工業能源智慧化管理。鼓勵工業園區和企業建設分散式綠色智慧型電網,控制和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市發改委牽頭,各開發區、電力部門配合)
2. 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科學分解下達節能目標,完善考核機制,強化節能監察,定期開展能源利用情況監督檢查和抽查。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能源統計和計量管理體系,加強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開展能效水平對標工作。
專欄2 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
1. 強化節能目標管理。以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和實施階梯電價有關政策為引領,加強節能監察執法,促進企業加強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市發改委)
2. 加強節能制度建設。圍繞能耗管理體系建設,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利用狀況報告制度、能源審計制度。(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委配合)
3. 能效領跑者行動。重點在合成氨、水泥等行業實施能效領跑者行動,對照同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及其指標,開展企業能效對標達標,促進企業加強節能管理。(市工信委牽頭,市發改委配合)
(二)提升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水平。綠色製造技術代表未來製造技術的發展方向。綠色製造技術的內涵是在保證產品的功能、質量、成本的前提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產品質量、資源消耗、生產效率、勞動條件等因素的現代製造模式。
1. 實施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推進漢江流域範圍內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加強重點工業行業清潔生產,大幅削減工業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實施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畫,以工業爐窯、化工、工業鍋爐等工業用煤領域為重點,圍繞削減煤炭消耗量、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標,推動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專欄3 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
1. 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漢中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採用源頭減量、末端減排及全過程控制等先進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對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企業實施清潔化改造,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市水利局牽頭,市環保局、市工信委配合)
2.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現有煤礦企業除所採煤炭屬於低硫分、低灰分的以外,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選設施。加快略陽電廠節能減排升級改造步伐,提高煤電高效清潔利用水平。加強對工業爐窯、工業鍋爐等能耗高、污染重的重點用煤領域的工藝裝備技術改造,儘快淘汰落後窯爐、鍋爐,推廣使用高效煤粉等清潔能源,實現工業爐窯清潔燃料供給。加強對燃煤單位使用煤炭的抽樣檢測。堅持疏堵結合,全面禁止劣質散煤的銷售。(市安監局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質監局、市工商局配合)
2. 實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目前我市處於工業化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業為主,化石能源占據能源消耗的主導地位,而且是以高碳性的煤炭為主。能源利用高效低碳的實質就是能源的潔淨、高效、廉價開發和利用。
專欄4 高效低碳改造工程
1. 實施能效低碳化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煤炭提質加工、高效燃煤發電、工業鍋爐潔淨燃煤或“煤改氣、煤改電”等技術,減少原煤的直接使用,降低煤炭的消費強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市質監局牽頭,市發改委、市住管局配合)
2. 控制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計畫。持續推進化解落後產能工作,嚴禁審批鋼鐵、水泥、煤炭等新增產能項目,同時新建項目要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為技術領先、附加值高的低碳產業騰出發展空間。對高耗能產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其他產業按先進能效標準實行能耗強度約束。(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委、市環保局配合)
3. 工業低碳發展試點示範行動。在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重點用能行業選擇2—3家企業通過原料替代、改善生產工藝、改進生產設備等措施,開展低碳化改造工程,取得實效再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市工信委牽頭,市科技局、市環保局配合)
(三)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資源綜合利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手段,是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要求的堅實保障。
1. 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深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將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從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態環境代價的粗放模式向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雙輪驅動模式轉變,能源資源利用從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綠色、安全轉型,綜合利用在其中發揮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要加大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力度,持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專欄5 培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
1. 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重點推動冶金渣、化工渣、赤泥、磷石膏、電解錳渣等產業廢物綜合利用,培育一批骨幹企業。進一步加強鋼渣、礦渣、煤矸石、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綜合利用。落實《新型牆材推廣套用行動方案》。著力推進工業固廢中戰略性稀貴金屬回收利用。建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大力推進多種工業固體廢物協同利用。(市工信委牽頭,市發改委、市住管局、市環保局配合)
2.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傳統銷售企業、電商、物流公司等利用銷售配送網路,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路。鼓勵再生資源企業與各類產廢企業合作,建立適合產業特點的回收模式。因地制宜推廣回收機、回收超市等回收方式。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市商務局牽頭,市環保局、市住管局配合)
3. 推動行業間循環連結。組織實施產業綠色融合專項,在冶金、化工、石化、建材等流程製造業間開展橫向連結。推動不同行業的企業以物質流、能量流為媒介進行連結共生,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建立跨行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市工信委牽頭,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環保局配合)
2. 實施工業水資源高效化利用。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是實現水資源循環的關鍵環節,要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遵循生態和經濟規律,針對工業發展和工業系統的特徵,積極推動產業結構生態重組、大力提高工業系統水資源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工業廢棄水對水生態環境的破壞。
專欄6 實施工業水資源高效化利用
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對化工、鋼鐵、火電等高耗水行業實施改造,開展企業水平衡測試,加強工業用水定額和計畫管理,建立完善取水、用水計量體系,提高企業用水效率,控制工業用水總量,減少污水排放。實施水效領跑者行動,從火力發電、鋼鐵、化工等行業中,選擇技術水平先進、用水效率領先的企業實施引領行動;總結水效領跑者的最佳實踐,鼓勵企業開展水效對標活動,廣泛開展節水技術、標準、管理體系培訓,引導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推廣套用非常規水資源,推行中水回用,提高工業企業中水利用比率。(市水利局牽頭,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環保局配合)
(四)綠色製造技術創新,推進產業化套用示範。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產品生態(綠色)化設計,推動傳統基礎製造技術工藝綠色化、智慧型化發展,開展工業能效提升工程,實施流程工業節能技術和高耗能通用技術專項改造。
1. 實施基礎綠色化改造項目。淘汰、關閉一批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綠色、環保生產條件的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製造企業,著力推進一批低耗能、低污染、高技術項目,積極引進一批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加快實施一批綠色製造關鍵共性技術實現產業化套用,不斷縮小綠色製造技術水平差距,形成比較優勢,大幅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2. 加強綠色製造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綠色製造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注重全工藝鏈、全產業鏈的系統性成套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套用。重視綠色製造技術人才培養,開發出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提升技術及裝備、綠色製造新方法、新工藝和新裝備,加快研究建立綠色製造標準體系和綠色製造評價機制,提供綠色製造系列化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專欄7 綠色製造技術創新,推進產業化套用示範
1. 加快新一代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研發,大力開發推廣具備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功能的工藝技術,積極採用高效電機、鍋爐等先進設備,用高效綠色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改造傳統製造流程等,實現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市科技局牽頭,市工信委、市環保局配合)
2. 推動傳統基礎製造工藝綠色化、智慧型化發展,建設一批基礎製造工藝綠色化示範工程。加快套用清潔鑄造、鍛壓、焊接、切削等加工工藝,重點推廣數位化無模鑄造、清潔高效鑄鍛組合及零件軋制精密成形、鑄造砂再生利用、雷射—電弧複合高效清潔焊接、高效節材摩擦焊、少煙塵及無害化綠色焊接材料製備、少無切削液綠色加工等技術。(市科技局牽頭,市工信委、市環保局配合)
3. 推進熱表處理清潔化,重點推廣合金鋼無氧化清潔熱處理、熱處理氣氛減量化、真空低壓滲碳熱處理、替代電鍍鉻綠色表面處理等技術裝備。(市工信委牽頭,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配合)
(五)開展綠色示範試點,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以循環經濟發展為原則,分行業選取綠色製造示範企業,重點在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行業實行綠色改造升級,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模式,推進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建設,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系。
1. 打造綠色製造園區。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源頭減量,推動園區內企業廢物交換利用、廢水循環利用、能源梯級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污染集中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發揮專業化治理公司的作用,最大限度將污染物轉化為可用的資源。建設園區廢物交換平台、循環經濟技術研發中心等公共基礎設施,對各類園區內物流、供水、供電、供氣、照明、建築等基礎設施進行綠色化改造,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集成最佳化。
2. 加快綠色工廠建設。以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為標準,加快推進綠色工廠建設,優先在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對新建工廠,大力推廣綠色工業建築,鼓勵採用聯合廠房、多層建築的階梯式建築,鼓勵採用國家推薦優先選用的建築材料或產品,推動工廠廠房建築的綠色化。對現有工廠,鼓勵實行清污分流、廢水循環利用、固廢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責任主體。各縣區政府作為推進綠色製造工程的責任主體,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推動轄區內企業按照循環型生產方式組織生產,提高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支持企業積極開展循環經濟評價對標工作,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二)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對綠色製造的財政投入,整合利用中省有關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產業退出等激勵政策,重點向綠色製造技術改造傾斜。對接省級綠色製造工程實施,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中省對本市綠色製造重大項目的支持。通過貸款貼息、補助和獎勵等方式,加大對綠色製造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完善綠色產品政府採購等支持政策,落實相關節能減排稅收優惠政策。
(三)提升服務能力。以信息化為手段,建設覆蓋11個縣(區)的工業能耗線上監測信息平台,實現對重點用能企業能耗進行網上審核、分析處理、預警預測、能效對標等綜合功能。加強諮詢服務,著手引進專業化節能服務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能源計量和審計、能效測試、項目設計、施工、融資、節能監測、信息諮詢等節能服務。推動開展高能耗企業定期能源審計。
(四)加強宣傳引導。多層次、多形式的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提高企業認識,引導企業自覺踐行綠色製造。提高用戶認識,引導綠色消費理念,為推進綠色製造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