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

《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是由陝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任娟剛、羅乾周、張遠海、張俊良、唐力、王鵬、王研、付壘、張文龍、李益朝、翟秀敏、高海峰、於占超、張培棟、陳清敏、滕宏泉、王煜、張敏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
  • 第一完成單位:陝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 主要完成人:任娟剛、羅乾周、張遠海、張俊良、唐力、王鵬、王研、付壘、張文龍、李益朝、翟秀敏、高海峰、於占超、張培棟、陳清敏、滕宏泉、王煜、張敏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798
成果名稱
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
第一完成單位
陝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任娟剛、羅乾周、張遠海、張俊良、唐力、王鵬、王研、付壘、張文龍、李益朝、翟秀敏、高海峰、於占超、張培棟、陳清敏、滕宏泉、王煜、張敏
研究起始日期
2016-07-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7-12-01
主題詞
地質遺蹟,岩溶,天坑

成果摘要

2015年起,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的部署安排,陝西省地質調查中心先後承擔了《西北地區重要地質遺蹟調查(陝西)》和《陝西省地質遺蹟調查》項目,調查過程中於漢中南鄭小南海地區發現了天坑線索。2016年6月開展了《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項目,組織100餘人專業技術力量,投入160餘套設備,在漢中南部5000多平方公里的岩溶區,發現了“漢中天坑群”。科學認定天坑54處,其中超級天坑2個(鎮巴三元鎮圈子崖天坑、寧強禪家岩鎮地洞河天坑)、大型天坑7個、常規天坑45個,其它地質遺蹟473處,組成東西約200公里、南北110公里的岩溶地貌景觀帶;岩溶地貌類型全、數量多、規模大,是動態地貌過程的自然博物館,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二十一世紀地理大發現”。先後投入1:50000遙感地質解譯、基礎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1:2000無人機航測、1:50000地質遺蹟調查、1:2000典型洞穴探測、洞穴古環境分析、生物多樣性調查、綜合評價、保護區劃、專題片與圖冊製作等技術方法。此外,2016年至2017年,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以及捷克、法國、英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漢中天坑群進行了三次聯合科考,獲得了豐碩的成果。,2015年起,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的部署安排,陝西省地質調查中心先後承擔了《西北地區重要地質遺蹟調查(陝西)》和《陝西省地質遺蹟調查》項目,調查過程中於漢中南鄭小南海地區發現了天坑線索。2016年6月開展了《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蹟調查》項目,組織100餘人專業技術力量,投入160餘套設備,在漢中南部5000多平方公里的岩溶區,發現了“漢中天坑群”。科學認定天坑54處,其中超級天坑2個(鎮巴三元鎮圈子崖天坑、寧強禪家岩鎮地洞河天坑)、大型天坑7個、常規天坑45個,其它地質遺蹟473處,組成東西約200公里、南北110公里的岩溶地貌景觀帶;岩溶地貌類型全、數量多、規模大,是動態地貌過程的自然博物館,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二十一世紀地理大發現”。先後投入1:50000遙感地質解譯、基礎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1:2000無人機航測、1:50000地質遺蹟調查、1:2000典型洞穴探測、洞穴古環境分析、生物多樣性調查、綜合評價、保護區劃、專題片與圖冊製作等技術方法。此外,2016年至2017年,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聯合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以及捷克、法國、英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漢中天坑群進行了三次聯合科考,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