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漢三闋十指位於中嶽嵩山登封境內的三座漢代石闋:太室闕、少室闕和啟母闕。太室闕位於登封縣城東4公里太室山南麓中嶽廟前500米處,為漢代太室山廟的神道闕。太室闕為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陽城長呂常所建。大室闕分為東西兩闕,為鑿石砌成,通高3.96米,兩闕間距6.75米,東闕通高3.92米、西闕通高3.96米。東西兩闕結構相同,由闕基、闕身、闕頂3部分構成。每闕又分正闕和子闕,正闕和子闕聯成一體,正闕高,子闕低;正闕在內,子闕在外。正闕為四阿頂,子闕緊靠正闕,其頂為半個四阿式。頂刻仿木構建築的正脊、垂脊、瓦壟、瓦當和檐下緣,脊的一端及瓦當皆飾柿蒂紋。闕身用長方石塊壘砌,四壁除刻有銘文外,其餘均以石塊為單位飾剔地淺浮雕畫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三闋
- 分為:太室闕、少室闕和啟母闕
- 高度:3.96米
- 始建於:東漢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
漢三闋
保存較好的畫像有50餘幅,內容為車騎出行、馬戲、倒立、鬥雞、舞劍、龍、虎、犬逐兔、熊、羊頭、人捉鴟鴞、鯨、龍穿璧等。題額刻在兩闕南面上部,陽刻篆書,僅存“中嶽太室陽城”6字。題額下刻有篆隸參半的銘記。在西闕北面也刻有銘記,為陰刻隸書,計27行,行7字,主要是讚頌中嶽神君的靈應和呂常等人建闕的緣由。太室闕對研究建築史、美術史和東漢社會情況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少室闕位於登封縣城西6公里邢家鋪村西嵩山南麓,為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約建於東漢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少室山是嵩山的一部分,有36峰,峰巒疊翠,景色秀麗。據史書載,少室山為夏禹妻塗山氏之妹居所,亦是夏禹之妃,俗稱“少室廟”為“少姨廟”。
少室闕較完整,東西兩闕結構基本相同。東闕通高3.37米,西闕通高3.75米,兩闕間距7.60米。西闕闕基是用兩層長方形石板平鋪于堅實的黃土上,下層鋪石板,闕身用長方石塊垂直壘砌10層,高2.99米。闕身最上層雕斗拱,上承闕頂,闕頂用3塊巨石雕四阿頂,頂上面雕瓦壠、重脊,四邊賺柿蒂紋瓦當和板瓦,少室闕下面雕椽。正脊單獨用一塊長石雕成瓦條脊,中間低,兩端高。子闕頂比正闕頂低104厘米,一側與正闕相聯,一側雕出兩垂脊和瓦壠,下部雕椽。東闕結構與西闕相同,唯正闕頂殘缺,但東西兩闕高低不一,層次有別,東闕用石10層,西闕僅8層。 西闕北面第三層中部有篆字“少室神道闕”題額,西闕南面有闕銘,另在東闕北面有江孟等題名。闕壁四周為減地平雕畫像,計60餘幅,內容為:車馬出行、馬戲、宴飲、擊劍、狩獵、犬逐兔、訓象、鬥雞、蹴鞠、羊頭、鹿、虎年鶴鳥哺雛、龍穿璧、月宮、常青樹等。其中以馬戲圖雕刻最。兩匹駿馬,騰空飛馳,前一匹馬鞍上有一頭挽雙丫髻的少女,穿緊身衣褲倒立;後一匹馬上有一女子舒展長袖隨風飄揚,人體自然後傾,顯示出奔馬的迅跑和馬戲的驚險技藝。雕刻手法誇張,風格飄逸自然,是漢代雕刻藝術的代表作之一。
啟母闕位於登封縣城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為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在啟母闕北190米處有一開裂巨石一啟母石。據《淮南子》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妻塗山氏化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啟。漢武帝游嵩山時,為此石建廟,早已不存。東漢延光二年(123年)穎川太守朱寵於啟母廟前建神道闕。漢代因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名開母廟、開母闕。 啟母闕在中嶽漢三闕中損壞最重,其結構與太室闕同。現存高3.17米,東闕現存高3.18米,闕門間距6.80米。闕頂一部分已遺失,闕身用長方石塊壘成。啟母闕有兩方銘文,皆在西闕北面,一方為開母廟闕銘,篆書,前12行為題名,滿行7字;後24行為四言頌辭和仿楚辭體裁的賦,滿行12字,記述了夏禹及其父鯀治水的故事和讚美啟母的功績,字型遒勁俊逸,是漢代書法中之精品,為國內外金石學家所注重。一方在開母廟闕銘下部,為東漢熹平四年(175年)中部將堂溪典所書《請雨銘》隸書,計18行,行5字,大部剝落。 闕身四周雕有宴飲、車馬出行、百戲、蹴鞠、訓象、鬥雞、獵兔、虎逐鹿、幻術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兒”等60餘幅畫像。其中蹴鞠圖刻畫一個頭挽高髻的女子,雙足跳起,正在踢球,舞動的長袖輕盈飄揚,女子兩旁各立1人,擊鼓伴奏。幻術畫像兩幅一幅刻1人頭戴氈帽,袒露胸部,雙手抱一長頸瓶,仰面向上噴火;另一幅刻1人手拿長頸瓶和斧表演,可能是吐火易頭的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