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漕矩吒國
- 所屬洲:亞洲
- 地理位置:印度西北境
- 別名:漕矩國、漕利國
國家介紹,漕國,史籍記載,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所載,此國周環七千餘里,有鶴悉那、鶴薩羅二城。氣候寒烈,霜雪多,谷稼時播,宿麥滋豐,草木扶疏,花果茂盛,產鬱金香。又,羅摩印度川出興瞿草。此國人性輕躁,好學藝,多有技術。雖祀百神,異道雜居,有天祠數十所,然亦敬崇三寶,設伽藍數百剎,僧徒達萬餘人,皆習學大乘法數。其中,羅摩印度川即指今赫爾曼得河(Helmand),鶴悉那城相當於喀布爾(Kabul)南方的加慈尼(Ghazni),鶴薩羅城相當於赫爾曼得河流域的居沙里斯坦(Gusaristan)。
此國在我國隋代名為‘漕國’,依《隋書》〈西域列傳〉卷四十八及《唐書》〈西域列傳〉卷一四六(上)罽賓國條所述,漕國即漢代的罽賓。然日本學者白鳥庫吉等根據《梵語雜名》諸書,認為此罽賓乃指迦畢試國。蓋隋代之漕國至初唐時,其東北部獨立為迦畢試國,漕矩吒國僅存其西南部,爾後該國反而臣屬於迦畢試國。另外,此國又名漕矩吒,乃源自噘噠人於西元五世紀末滅大月氏,占領其喀布爾河流域及堪達哈(Kandahar)一帶之地,總稱為詹布拉(Jabula)。近人瑪爾加魯特(Marquart)氏依此事實,遂推測漕國及漕利國之稱,系jabula(jawuda)之音譯,但華特斯(Watters)氏則謂漕矩吒為梵語ja^gud!a(義即鬱金香)之音譯,日本學者白鳥庫吉亦贊同華氏此說。
隋書
漕國,在蔥嶺之北,漢時罽賓國也。其王姓昭武,字順達,康國王之宗族。都城方四里。勝兵者萬餘人。國法嚴整,殺人及賊盜皆死。其俗淫祠。蔥嶺山有順天神者,儀制極華,金銀鍱為屋,以銀為地,祠者日有千餘人。祠前有一魚脊骨,其孔中通,馬騎出入。國王戴金魚頭冠,坐金馬座。土多稻、粟、豆、麥;饒象,馬,封牛,金,銀,鑌鐵,氍<叟毛>,硃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石蜜,半密,黑鹽,阿魏,沒藥,白附子。北去帆延七百里,東去刦國六百里,東北去瓜州六千六百里。大業中,遣使貢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