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井橋

漕井橋

漕井橋,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安居街道。2013年10月10日,漕井橋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漕井橋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安居街道
  • 保護級別: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 編號:4—565—6—008
  • 所處時代:清
漕井橋,方誌上作“曹井橋”,位於濟寧市任城區安居街道橋西村,該橋原為七孔,今殘存兩孔,基本完整。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錄發現,2012年底被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濟寧直隸州志》、《任城區志》記載,漕井橋周邊在明清漕運興盛時發展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碼頭,是大運河故道上的重要水利設施之一。
話說一年夏天,一位老僧在雲遊時,路過橋西村,正值中午時分,烈日炎炎,饑渴難耐。忽見前方有間茅屋,便上前討口水喝。敲開虛掩的柴門,見屋內只有祖孫二人,炕台上放著一碗渾濁的涼水和兩塊黑糊糊的餅子。老僧雙手合十問道:“阿彌托佛,打擾施主用膳了,貧僧只是想討口水喝!”老人忙讓孫兒將桌上那碗水送上。老僧著實渴急,待將渾水喝下,才見碗底剩下一層泥沙。忙問:“施主為何就喝這般渾水?”老人長嘆一聲:“老身姓曹,自小生長於此,誰知今年天降大旱,運河幹了,井裡也沒有了井水,哎,老天爺不讓這方人活了!”。原來此地久旱無雨,河乾井枯,地里的莊稼也多半旱死,能動的人都外出逃難,老人的兒媳從幾十里外為祖孫倆擔來一缸渾水,也外出討生計了。老僧聽了連呼:“罪過,罪過,貧僧搶了施主的活命水!”說完在茅屋邊盤腿打坐,說了一聲請贖罪後,便盤腿坐於地上,雙眼微閉,再不開口。
一晃七日後,祖孫倆忽見老僧身下騰空噴出一股清涼的白氣,上下盤旋,越來越濃,頓時化作一朵白雲,馱著老僧徐徐騰空而去,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一時間,祖孫倆驚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過神來,隨後老僧坐處冒出汩汩的井水,從茅屋旁向田裡流去,一夜間,十里內井水充盈,河水揚波,莊稼返青,樹木郁蔥。鄉親們為了感念這位老僧,便在井東側建了一座石橋,因不知老僧的姓名,便以祖孫姓氏將井命名為“曹井”,橋命名為“曹井橋”,也便是您今天所看到的漕井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