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覺法師,俗名塗時雲, 出生於1963年,湖北通山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演覺法師
- 別名:塗時雲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通山
- 出生日期:1963年
- 主要成就:1991年,演覺法師來到陽新龍港,率眾重建寶蓮禪寺
- 學歷:高中
簡 介
1991年,演覺法師來到陽新龍港,率眾重建寶蓮禪寺。寶蓮禪寺占地面積53畝,建築面積30畝,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禪堂、念佛堂、僧房、齋堂等。並從緬甸請回玉佛33尊,整體工程投資計2600餘萬元,是陽新龍港旅遊經濟開發的龍頭。2004年,演覺法師又在陽新興國鎮銀山開發區率眾修建法雨寺。法雨寺占地總面積”8畝,建築面積54畝,總投資5000萬元,為陽新縣城區重點開發項目之一。
在公益慈善方面,演覺法師一貫秉承“悲心拔苦,慈懷濟世”的精神,從1992年至2010年在扶貧、助學,賑災、修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共資助貧困大學生16人善款近1077元,捐贈各類賑災,扶貧善款30餘萬元,修路8077元。
在慶祝寶蓮禪寺建寺二十周年之際,凡參與或伴隨寶蓮寺、法雨寺一路風雨走過來的、以及支持幫助兩寺建設的人們,無不以崇敬之心讚嘆一位發願為貧苦地區缺少佛法的眾生而無私奉獻的菩薩道行者--上演下覺法師。
回眸法師在近三十年來,為參禪悟道、建寺安僧、扶病救危、弘法利生而不畏艱難困苦的奮鬥歷程,是為尋求光明的奮鬥歷程;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奮鬥歷程:也是完成了由求真、求善、求法到樂真、樂善、樂行的升華的奮鬥歷程。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真理——樂佛真諦
演覺法師,於1963年出生在湖北省通山縣一個講禮數、信佛法的家庭。良好的親職教育養成了他踏實、睿智、進取的優秀品格。由於他天資過人,二十歲左右就掌握了土木工程手藝,本可以為自己和家庭掙一份好生活。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更有價值”這個問題常常困擾著他。
在探索人生意義的茫茫人海中,演覺法師因緣殊勝,得到一本印光大師《初級淨業指南》,大師的佛教學養、言教和成就,為一個追求高尚人生的探索者打開了光明前景。是大鵬一定要翱翔雲霄,是蛟龍一定要騰躍大海。從此,他以先賢為榜樣,追尋著大師們的足跡,義無反顧地為自己也為眾生踏上了求真、求善、求法的康莊大道。1985年在多寶寺依方丈聞參老和尚剃度出家,賜法號演覺。從此,法師將自己奉獻給了佛,奉獻給了佛教事業,也奉獻給了眾生。
1986年,方丈老和尚視小徒弟演覺資質過人,志向不凡,有心培養,遂送武漢歸元寺僧伽培訓班學習。演覺在這個殊勝佛教熔爐里,通過兩年正規修學,認識到十法界真實不虛、極樂淨土可以通過修證而達到;高度地理解了四諦、三法印、因果論的教理是眾生求解脫的樞機。獲得了對佛法基本教理的信解後,樹立起堅定純正的信仰。發起了自覺覺他的四宏誓願,為後來不畏艱難困苦而弘法利生的事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1988年是法師生命中最光明的一年,這一年法師榮耀地登上南華寺的戒壇,領受了本煥大和尚傳授的具足戒,此時此刻演覺法師的僧寶資格莊嚴地建立起來了:此時此刻在佛法僧三寶的清淨大海里,又增加了一位佛寶和法寶的承擔者和弘傳者。
1988年是演覺法師生命中最殊勝的一年。他剛剛走下戒壇又匆匆蹬上雲山。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是中國有名的模範大叢林,堪稱禪宗修學的高級學府。這裡雲集了虛老最得意的門人,是高僧大德們開悟和教化眾生的道場。法師懷著無比崇敬的赤子之心,參遍雲山的每一個角落,好一片莊嚴淨土:大師們留在止單上的餘溫尚存;熱在金爐里的檀香還未散盡。和每一個來過這裡的人一樣,他被這裡的慈悲包圍:被這裡的嚴淨震撼。他堅信在這個大熔爐里冶煉、鍛造出去的肯定是塊好鋼。
進雲居山禪堂坐長香,他如願以償。可能是法師多生多劫所修福德因緣的感應,法緣非常殊勝。幸運地遇上禪堂的四大班首,都是當年虛老和尚的得意弟子。他絲毫不放過這一難得的大好參學機遇,一一得以親近。特別是首座滿覺和尚、體光和尚慈悲之至,毫無保留全盤教授。
禪堂里的修學生活是非常嚴謹有序的,特別是坐長香,每天14枝香,兩堂殿加過堂,從凌晨3點至晚間11點,一年365天沒有所謂的休息,按部就班照此運轉。演覺法師憑著對佛法、對師父的信念,憑著不退道心,做到了不少一支香、不缺一堂殿,平心靜氣得像時鐘一樣精確而平常。
就像上學,一門課結業了,另一門課開始了。新年來臨,真如禪寺常住禮請演覺禪師出堂,接任書記執事,參與寺院的組織管理,不論是管物資還是管錢財,法師都嚴肅認真、細緻周到,得到廣泛好評。在雲居山的三年里,法師不僅學會修行,還學會了管理寺院,了解了各種規章制度運行機制,為法師後來建寺安僧奠定了基礎,增長了能力。
在雲居山的三年里,法師在一誠大和尚座下,在首座滿覺和尚、大德體光和尚座下修行參學,經大德們耳提面命、善巧鉗錘,鍛鍊了意志,打開了眼界,提升了見地,道行日隆。一誠大和尚對演覺法師的道品和人品給予了這樣的肯定和期望:
演就佛法自巍巍 覺悟心空無是非
道德弘傳流芳遠 圓光普照寶所歸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樂菩薩行
他又說,六祖惠能大師一再告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行菩薩道就是將自己所修所學,放到世間去利益眾生。在覺他中自覺,利他之中自利,成就他人來成就自己。這是他所發的大願之二。
他還說,佛在華嚴經中教導:一切佛法,都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我個人雖然在佛法上沒有成就,但是,在眾生中弘傳佛教,為後人留下修福修慧的道場,是佛子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他所發的大願之三。
1991年演覺法師辭別恩師下了雲居山,隻身來到陽新縣龍港鎮塘檔山,在被日軍炸成廢墟的原塘檔寺遺址上,以茅棚棲身,一日一食,效頭陀行,長養菩提心蓮;深入世間、民眾中踐行他弘法利生的大願。在住茅棚期間,法師深入民間,與眾生同憂,與眾生同喜,與當地民眾結下廣泛佛緣,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愛戴,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的表彰,並大力支持他在塘擋山重建佛寺,以再現蓮花之莊嚴。
塘擋寺始建於公元956年,也就是後周顯德三年。當時,該寺院為三重殿宇,常住僧眾五十餘人。為弘揚佛法,當時的高僧宏真禪師倡導了“佛祖燈會”,香火十分鼎盛。直到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飛機轟炸焚毀。現留有清光緒十九年,民間鐫刻的“佛祖燈會”石碑、石墩、化錢爐、小石亭和瓦礫等遺物。不知過去了多少年,它們深深地掩埋在荊棘荒草之下。直到演覺法師重建塘擋寺清理廟基時,它們才成了古寺的見證。
為規劃寺院圖紙,法師對當時地形作了仔細勘察後發現,這裡山形綿延,重巒疊嶂,有騰龍奔象之勢,遂改塘擋山為福龍山。 “福龍”者,是法師為龍港經濟騰飛,人民幸福的祝禱。而廟基被周圍九峰環繞,酷似綻放的蓮花,故改塘擋寺為寶蓮禪寺。 “寶蓮”者,品質高潔,出污泥而不染,象徵著佛法之莊嚴而高尚。
福龍山山型雖好,也建過古寺。但是,戰火將這裡的一切都埋葬了。沒有路,只有被茅草掩映的羊腸小道:沒有水,只有岩石間的泉窪;沒有電,只能靠太陽和月亮。開山必須先開路。約五百米的山,雖不高,卻非常陡。沒有一點基本路面,加上沒有開山辟路的技術人員,法師第一次嘗試繩子測量,第一次嘗試炸山開路,第一次嘗試自辦碎石廠,第一次嘗試做窯燒磚,太多的第一次了。沒資金,沒人手;自籌自辦,自力更生: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當時有廣東、武漢的居士為好奇而來,其現狀讓他們都為之動容。
雖然通往寶蓮寺的路還沒有,但是,通往覺悟和解脫的大道,法師已經在信眾們的心裡鋪築。正規的大路做不起,就先開出路基來。下雨時道路不能通行,晴天時就加緊運輸。泥土路經常垮陷,就填碎石維護。建築材料因路的問題上不了山,就人拉肩扛。為了天晴搶運材料,法師經常天不亮下山,忙到半夜都顧不上吃飯顧不上睡覺。多少回汽車拋錨在荒山野嶺,被困險境,叫天天不應;多少回材料陷泥濘,饑寒交迫,叫地地不靈。
雖然通往寶蓮寺的山路亦常脆弱而泥濘,但是修築在演覺法師,和他的信徒們心裡的佛道卻堅韌而平坦。
修條好路,對寶蓮寺太重要了。雨天全是泥,必須不停地填石子。晴天儘是灰。必須不停地填沙子。否則,山上的人下不去。山下的人上不來。還有,常期載重大車的建材運輸,也使其變得亦常脆弱。起先茅草亂石,也看不出車道修在哪裡最合適,隨著路一點點開,荊棘一片片除,方才發現還有更合理的通行處,於是做了又改。就這樣,幾異其轍的山路,最後一點點的加寬。從土路到沙石路,三公里的山路,演覺法師和他的信徒們走了整整二十年,辛苦了二十年。這條路也記憶著演覺法師從徒步,到換腳踏車、機車,到用壞四輛貨車的人生艱辛與堅韌。寺院修在山裡,遠離社會基礎設施,沒有潔淨穩定的水源是不行的。演覺法師開始住山時,就靠一小股清泉維持著日用。有一年,山里三個月未下雨,正是大旱,雖說此股水流並未乾涸,但演覺法師還是為開窯燒磚用水發愁。於是,他決定順泉水而上,尋找水源。發現山泉從一處六米見方的巨型圓石頭上冒出來,法師大喜,思量在此處修水井大概可行。不過,當地的民眾認為,石灰岩不能炸,恐怕炸後漏水。經過幾次對寶蓮寺周邊環境深入地堪察,法師還是決定炸石。待炸開巨石後,方見一線水源正沿著一脈龍洞潺潺而來。龍洞中,可以容一個人自由進出,原來水正沿著龍洞的龍嘴順流而下,隨後,演覺法師在石洞口上方修建起了一間小房以遮塵灰,在龍嘴下方修建了一個直徑六米,深三米的圓形水井,裡面還做了三、四格的自動過濾池。水井經過幾次的改造與疏理,如今包括龍嘴磚房,已建成一個可容120立方水,至少可供300人日常用水量的大水井。自來水管己鋪設到寺院裡各個房間。石灰岩山體裡的水不同於自來水,含有少量泥沙,為了給常住及信眾清潔用水,演覺法師又在水塔上安裝了過濾器淨水裝置。以保證大家用水健康。
解決了水的問題,沒有電,機械也不能開工。演覺法師又自籌十多萬元,請陽新縣電力局的人員從一千五百多米遠的山村腳下架電線桿上來,安起變壓器,拉電線,解決了開建寺院必須的水電設施,保證了寺院基本生活方便。
要在荒山野嶺中建起一個大叢林式的寺院來,還要很好地運轉,必須不斷的充實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應對多方面管理才能得心應手。深夜,你會看到演覺法師房間的燈總是亮著的,那是他在學習古建築飛檐斗拱。工程預算,汽車修理,人事管理, 口才演講,書法練習,詩詞對聯……在弘法度生的事業中需要什麼他就學什麼,將與時俱進真正落實在日用中。隨著與社會各層面的廣泛接觸,他認識到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才能更廣泛地接引廣大信眾,才能促進寺院在未來社會中有更大發展。為此,2002年,演覺法師到華中科技大學宗教哲學碩士研究班進修,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學習生活, 以建設寺院的精神讀書,精進不已。研究生的學習,使演覺法師對宗教法規、宗教政策,以及宗教現狀有了全面而深刻的掌握。在工程建設方面,演覺法師認為包工包料工費太大,從十方信眾捐資來的功德款,都是各界信士省吃儉用來的,一定把好節省成本環節,盡最大的努力,用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包工不包料可能是比較合適的形式。由寺院自己計畫材料、採購材料、運輸材料,這些環節可以自己控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他又給自己提了個新課題,就是必須學會駕駛。於是,又學起了開車。不多久,一個開著龍馬車的光頭司機經常跑在了龍港鎮的山間小道上,引來無數村民新奇地注視。後來,他又用起手機和電腦,一個和尚引領著村裡的現代時尚。受他影響,寶蓮寺岩泉村周邊的村民也都勤儉耐勞,發家致富奔小康。
從1995年開始,演覺法師就開始準備籌建大雄寶殿了。1999年,大雄寶殿正式動工,建築所須的水泥、鋼材、磚塊、沙石等材料,每一項都是法師自己親自去採買,運輸。當看到大雄寶殿的設計費都需幾萬時,他用自己的智慧自己設計圖紙,自己計算力學參數。如何計算工時,如何施工,如何更好的節省材料,如何做出更好的質量,演覺法師一次次與建築隊進行著溝通、探討、辯論。有時,他自己爬到樑柱高處一坐就是好幾小時,注視著民工的施工、澆灌水泥、接磚遞瓦。不論是膽結石病痛折磨、無論是驕陽似火還是颳風下雨,你都會看到法師他在工地上既做工程師又做監理。有幾個古建工程隊,不會做斗拱,還是跟法師學會的。
演覺法師帶領寶蓮禪寺大眾,廣大信眾,從白手起家,經艱苦奮鬥,通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在一片荊棘叢生的荒山野嶺上,先後竣工了大雄寶殿、天王殿、寶蓮禪寺客房、僧房、齋堂、閉關房以及普同塔等其他基礎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達70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全寺所供奉的三十二尊白玉佛菩薩像均是從緬甸請回。三尊大佛肅穆莊嚴,觀音菩薩慈悲祥和,文殊普賢智行廣大,彌勒菩薩笑容可掬,韋陀菩薩威風八面,十八羅漢個性鮮明形象生動。每一尊佛像都演繹著無限深廣的佛法義理。目前正在籌建以教修為主體的法堂、禪堂、念佛堂建築群,計畫2011年竣工。還有與其配套的環境綠化,道路建設,總投資三千萬元。待全部完工後,這裡將是山巒滴翠、鳥語花香、環境宜人的人間淨土。在鄂東南地區將會出現一座以弘揚祖師禪為主的禪修道場。
普度慈航再做貢獻
2004年初,法雨寺正式啟建。其占地面積108畝,建築面積54畝,主體建築均為園林古建。預算總投資伍仟萬元,均系自籌資金。
幾年來,在法雨寺的建設中,演覺大和尚帶領四眾弟子開山平地、披荊斬棘、艱苦奮鬥,終於在陽新縣城郊的銀山群中又打造出一片淨土。法雨寺從布局到每一座殿堂的設計,都出自於演覺大和尚之手。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主體建築,矗立在同一中軸線上依山勢逐級而上。寮房、客堂、齋堂兩邊擁立,整體設計章法有序,各殿之間相互輝映。雙層重檐,銀牆黃瓦,端莊而不失雍容。法雨寺所供奉的佛像,全部是藝術全銅雕塑金像,2009年10月佛像安裝進殿,第一期工程宣告如期完成。現在,無論是佛事活動、佛教教育事業以及佛教文化系列活動,都可以在這裡廣泛開展。法雨寺的莊嚴美好感染著屬於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這裡,植被蔥翠。山泉順山而下,匯集到寺院山門前從地下湧出,像一彎清亮的月牙擁抱著法雨寺。晨間,曉雨輕露浸濕了廊前台階;傍晚,薄霧青煙纏繞著佛殿飛檐。聽,有流水與鐘鼓和鳴;看,有鳥語為偈誦伴唱。對著如此人文自然饋贈的美意,來了,這塊淨土總牽掛著你流連忘返;去了,這番境界總提示你對極樂世界的無限嚮往……
人生的意義在於行善積德——樂慈悲濟世
寺院的一磚一瓦都是居士信眾的真心誠意。作為弘化一方的福田僧,對一切眾生所作福德,哪怕是一點微細善舉都應該予以護念。為此,法師一直惦念著用講經、放生、開展慈善等來回饋社會。
因此法師給自己規定,每年為信眾們開講一至兩部佛經,按時舉行各個佛誕法會,一年打兩到三個七。並配合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門舉辦各種學習班,配合地方民間文化組織舉行各種文化活動,開展慈善救濟工作。
到目前為止,已講佛經七部: 《金剛經》、 《地藏經》、 《心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普門品》 《八大人覺經》等。傳居士戒五屆。佛七和觀音七都如期舉行。但是,如何使居士們得到更大收益,一直是法師關注最多的問題。當省佛協會長正慈法師提出想舉辦居士培訓班的想法後,演覺法師表示支持並承辦。2009年9月17日,寶蓮寺成功承辦湖北省首屆為期四天的居士培訓班,100人參加了培訓。
2010年5月,黃石市市佛協居士班在寶蓮禪寺開班,又對一百多名學員進行了短期培訓。每位來參加的學員,在培訓過後,總會對這位大慈悲和尚抱以衷心的讚嘆。寶蓮寺在此前後,多次舉辦了陽新縣僧尼、居士培訓班。各種培訓班的成功舉辦,給更多的人提供學習機會,也是演覺法師最樂意做的事情。
嚴肅,是法師在大多數人心裡的形象。其實嚴肅的面容下,透露著更多慈悲:樸素的語言,充滿著智慧:簡單的開示里,內含著深刻義理。有人因法師的一句開示而受益終生,有人因為法師的行持而意樂佛法。演覺法師的弟子很多,在通山、陽新、武漢,只要有法師在的地方,都會被大量的信士們擁戴與支持。
長期以來,法師只要得知有同事、弟子和社會友人住院、手術或往生,不論多遠,不論多晚都會親臨看望慰問,盡其所能給以幫助。更令人感動的是,從1992年至今演覺法師先後收容和安置好幾位無依靠、無生活來源的老人,他們中有的老人被寶蓮寺十幾年如一日的照顧,直到八九十歲在寺院終老。法師對他們的後事都給以妥善安置。 ;
雖然建寺院需要資金,但是,演覺法師認為,做寺院為長養眾生慧命,做慈善能為眾生與樂拔苦。故而,法師從建?寺院開始,就是做慈善事業的開始。從1992年起便在助學、扶貧、收容各項慈善工作中盡心盡力。作為陽新縣佛協的副會長,演覺法師沒有少參與當地的扶貧助學活動。在比較貧窮的陽新縣,從2001到2006年,法師每年固定捐資3000元資助貧困大學生和其它慈善活動。2007年至如今,每年又積極回響著黃石市佛協的號召,每年支助一名或兩名大學生的全額學費。2007年資助一位貧困大學生5000元。2008年9月法師出資30000元,資助陽新縣的11位大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2008年12月捐給陽新白楊貧困戶1000元,幫助貧困戶置辦過冬的必須品。2009年支援采畈村50家貧困產過年費5000元。2009年9月資助兩位貧困大學生共10000元。捐紅十字會5000元。在贊助社會公益方面,2000年帶領縣佛協捐資富河滅螺工程共10000多元。在救助災害方面,近二十年來,演覺法師不斷發動信徒捐獻棉被、衣服及鞋子,分發給陽新、龍港等貧困地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前後共捐款兩萬多元。2008年5月25日前往華中師範大學慰問地震孤兒李美靜同學2000元。2008年大雪時,法師向受災地區捐出糧油折合人民幣5000元。2010年4月捐助玉樹地震賑災款2000元。2011年陽新縣扶貧10000元,2008至今每年慰問少數民族總計2400元。
演覺法師的悲心大願,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愛戴,也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歷境煉心,也許這就是演覺法師選擇的修行道路。二十年來,不論從開山建廟,布施弘法,慈善事業,或是從發展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來說,演覺法師都是陽新縣一位名副其實的開拓型和尚。長期以來,他用自己的言行實踐佛菩薩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展現出了莊嚴的人格魅力,並時時刻刻都在感染著見過他的人們。回眸風雨歲月近三十年,演覺法師是樂真、樂禪、樂善的菩薩行者,正是他的菩薩行才令:法雨常洗月,寶蓮總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