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女城遺址

漆女城遺址

漆女城遺址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北宿鎮和睦西南,民興十五巷正南,為一台形高地,俗稱七女城。東北部地勢稍高,西南部較低洼,呈斜坡狀,東西長120餘米,南北寬100米。遺址文化以龍山文化為主,兼有周至漢代的遺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漆女城遺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鄒城市
  • 俗稱:七女城
  • 地勢:東北部地勢稍高,西南部較低洼
遺址簡介,傳說,記載,

遺址簡介

土質多為黑灰色,文化層厚度1~2米,最深處達4米。地表散布東周鬲足、 盆沿、豆柄,漢捲雲紋瓦當、繩紋板瓦、陶瓮等殘片,以及少量隋唐瓷片和唐蓮花紋瓦當殘片等。龍山文化陶片暴露不多,從斷崖上發現龍山文化地層,厚0.5~1.5米,土質較硬,呈黃褐色,內含紅燒土粒,木炭屑等。龍山文化灰坑呈鍋底狀。1953年,王獻唐對遺址進行過考察。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進行了全面調查。1973、1980年,山東省文物普查隊又進行兩次複查。

傳說

關於漆女城有很多傳說,據考證漆女城最早是原始社會晚期的人類活動遺址,春秋時期曾是邾國漆邑,後屬魯國,一直延續到隋唐才逐漸荒廢。漆女城得名於戰國時期魯國的漆室之女。
漆女城遺址
傳說漆女已到婚嫁年齡,卻不肯嫁人。有一天她倚柱大哭,驚動了街坊鄰舍。有一位鄰婦問她:“你為什麼會哭得這么傷心呢?是為婚事發愁嗎?”漆女憤然對答:“我以前總認為你很懂道理,沒想到你如此無知。我憂的是魯國國君已經年邁,太子幼小,恐怕國中有亂,禍在旦夕。”鄰婦笑著說:“國家安危乃是貴族大臣們該憂慮的事情,我等婦人何必多慮呢?”漆女說:“從前兵馬一來,到處踐踏,毀壞了我國的莊稼,使我們不得溫飽。魯國有患,君臣父子都受其害,難道獨有婦女能避其禍殃嗎?”一席話,說得眾婦無言以對,怏怏離去。結果不出漆女所慮,3年之後,魯國果然大亂。後人認為漆女氣度寬宏,立世絕俗,將她作為婦女中的大智者而飽加讚頌。

記載

春秋時期此處為邾國漆邑。《水經注·泗水》: “泗水又南逕故城西,世謂之漆鄉。應劭《十三州記》曰:‘漆鄉,邾漆邑也。’”王獻唐《三邾疆邑圖考》以為其方位:“在城西十里,俗名七女城”,“北魏時猶存”。清光緒《鄒縣續志》載:城東某家存漆城鼎,得自漆城壟中,鼎有7,惟一小者有“永寶用”3字。
漆女城漆女城
遺址南部和西部已開墾成二級台田狀。採集的龍山文化標本,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鏃、石鏟、石鑿、陶紡輪等。其中磨光三棱狀石鏃為龍山文化典型器物。陶器有夾砂罐、白衣紅陶規鬲、黑陶筒形杯、平底盤、罐形鼎等,鼎足常有鳥頭式和扁鑿式兩種。陶質以細泥磨光黑陶較多,夾砂灰陶較少。還發現少量蛋殼陶和方格紋、籃紋陶片。
漆女城遺址文化內涵豐實,延續時間較長,是山東省內少見的重要文化遺址。該遺址於1992年6月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