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著(李尚朝詩歌)

漂著(李尚朝詩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漂著》2002年8月8日,是一首詩歌,作者李尚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漂著
  • 發表時間:2002年8月8日
  • 類型:詩歌
  • 作者李尚朝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者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漂著
創作時間:2002.8.8
作者:李尚朝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出處:《李尚朝詩歌品鑑

作品原文

漂著
我漂著,血液漂著,骨頭漂著
我漂著,時光漂著,思想漂著
我漂著,痛苦漂著,幸福漂著
愛漂著,恨漂著,一切漂啊//
如果我無法漂了,你也無法救我了
就用一把火,把我埋了吧

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

作品賞析

常常會神往於那個“詩社遍地,白衣勝雪”的年代,那個時代人們寫詩、唱歌、飲酒,乃至抱頭痛哭,一夜一夜,通宵達旦。那個時代,大量的詩人和歌手無故地出生,長發飄飄,放浪形骸,與古代的浪子遊俠相比,僅是手中缺了一把仗行天下的長劍。每每讀及這樣的字句,我欣羨之餘,便是黯然神傷。雖然某些人所說的“這裡沒有詩歌,這已是個沒有詩歌的年代”有偏激之嫌,但無可否認,詩歌已由中心趨於邊緣。在雜誌上,在網上,詩歌看似還在被批量地生產,但詩歌精神卻已被摧毀至深。
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新生代和第三代詩人們以他們前所未有的方式在解構著詩歌語言,也解構著傳統的詩歌精神。再加之社會的變革,詩歌一向引以為自豪的人文精神在經濟社會與內部解構的雙重壓榨下逐漸流逝,從而使詩歌表現出一種自由失重與孤獨空虛的迷茫狀態。我們惟有痛心而無奈地承認,詩歌陷入了困境。而李尚朝,這位繆斯之子,面對這種困境,從心底發出了沉痛的的悲鳴。《漂著》便是詩人發出的哀音,表達了這樣一種痛入骨髓的情感。
詩歌雖短,卻感人至深。象徵及雙關手法的運用,使全詩含義深刻,情真意切。
詩的第一節是狀態的描述,包括詩人自身的精神狀態,也暗含著對詩歌當下狀態的描述。“我漂著,血液漂著,骨頭漂著/我漂著,時光漂著,思想漂著/我漂著,痛苦漂著,幸福漂著/愛漂著,恨漂著,一切漂啊”這場景頗有些觸目驚心,“血漂著,骨頭漂著”,那是一種怎樣的撕裂般的痛苦啊!可是,就是這樣的痛苦也難以表達痛失精神家園的失落與痛心。這是詩人與詩歌的雙重災難,因為詩歌是詩人的精神家園,而人文精神則是詩歌得以高貴存在的精神家園。極端的痛苦過後,一切都陷入了巨大的虛無:“我漂著,時光漂著,思想漂著”。在這執著的漂泊中,隱藏著巨大的痛苦、孤獨與無奈。不過,這堅守中也有一絲幻想的幸福,因為總還有希望存在。“我漂著,痛苦漂著,幸福漂著/愛漂著,恨漂著,一切漂啊”這片詩歌的海洋就是詩人生命的全部寄託,他又怎會放棄呢?是啊,只要信念不滅,生命與希望就會永存,這份執著中有著詩人殷殷的期盼。
而下面一小節“如果我無法漂了,你也無法救我了/就用一把火,把我埋了吧”,表達的並非是出於絕望打算放棄的情緒。恰恰相反,這兩行詩表達了詩人對於詩歌重生的信念。在詩人的心目中,詩歌恰是那新鮮華美的鳳凰啊!在烈火中涅槃,又在烈火中重生。(閆文君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