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傳說

漂母傳說,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漂母傳說
  • 類別: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有關漂母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之後產生了眾多有關漂母的傳說,唐代李白、羅隱,宋代蘇軾等有大量詩文提及漂母。明代戲劇家沈采的《千金記》將漂母的故事搬上舞台。清末民初時期,更多的關於漂母的傳說被搬上舞台並廣泛流傳。有關漂母的傳說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其中尤以蘇北地區為盛。淮安市淮陰地區為韓信故里,境內關於漂母和韓信的傳說更是家喻戶曉。

文化軼事

淮陰當地關於漂母的傳說內容豐富,目前蒐集整理出來,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主要有:
其一:《十萬兵卒兜土修築漂母墓傳說》
韓信年少時,因父母雙亡,無人管束,便整日裡遊手好閒,走東家,吃西家。久而久之,人皆厭之。韓信由於既不懂農桑,又不諳生意,無以為生,只好垂釣於淮河邊以求生路,但常常毫無收穫,經常挨餓。
一天,韓信又來到淮河邊垂釣,半天過去仍無魚兒上鉤。韓信倍感失望,收起釣竿準備回去,卻因為幾日粒米未進,頭昏眼花,一個踉蹌,昏倒在了河邊。
不遠處一位靠浣洗絲絮為生的漂母看到了這一幕,忙放下籃子,扶起人事不省的韓信,將自己帶來的的午飯高粱餅子餵給韓信。韓信吃了高粱餅,漸漸回復了力氣,連連道謝。
此後一段時間,每當韓信釣不到魚的時候,漂母都將自己帶的食物勻一半給韓信。韓信過意不去,便對漂母說:“日後,當我出人頭地時,一定會重重報答您老人家”。
哪知漂母聽後,非常生氣:“臭小子,我給你飯吃,是指望你日後報答我嗎?實話告訴你吧,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的。你看你,也是個男子漢,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談什麼報答我。你還是好好想一想今後怎么做人吧。”
韓信羞愧難當,立誓要出人頭地。不久,項梁在吳地起兵反秦,大軍路過盱眙時,韓信仗劍前往,投軍從戎。
二十年後,韓信幫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奪得了天下,受封楚王。
韓信受封楚王后,常常念起當年漂母贈飯之恩,若不是漂母贈飯,自己可能早就埋骨荒冢了,哪會有今天的境遇。念及至此,便迫切想回鄉看望漂母。
待得韓信回到了家鄉一打聽,才知道漂母在多年前就已病故了,僅餘荒冢一堆。韓信大為悲慟,亦非常自責:為什麼這些年不早點回來一趟?為了告慰漂母的在天之靈,同時也為了稍稍彌補一下自己的內疚之情,於是就令十萬兵卒每人兜一兜黃土,將漂母墓加高加固。所有參與兜土的十萬大軍,全部披麻戴孝,行大禮,場面極其壯觀。
直到今天,雖然兩千多年過去了,漂母墓仍然非常高大。
其二:《漂母與瓜盅傳說》
傳說某年夏天,韓信帶領大軍討伐項羽,因天氣正處盛夏季節,驕陽似火,天氣異常炎熱,且韓信與項羽兵力懸殊,且戰且退,經過多次戰鬥和長途跋涉,眾士兵苦不堪言。
一天,韓信領兵頂著烈日行軍,因酷暑難耐,士兵衣服全都濕透了,行軍速度也慢了下來,體弱的士兵竟暈倒了幾個。眾士兵口中雖不敢言,但韓信知道他們心中非常渴望能休息一下,就決定覓地休整。經艱難跋涉,終於來到一處山坳,此地清風徐來,流水潺潺,正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韓信令眾兵將就地休息,埋鍋造飯,卻發現因連日長途跋涉和敵人的圍追堵截,許多東西包括吃飯用的碗、盆都丟在路上了。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韓信抬眼看到不遠處有塊西瓜地,遂帶領眾人購買了大量的西瓜。韓信取了一個西瓜剖為兩半,吃淨瓜瓤,然後拿刀在瓜殼上刻刻畫畫,不一會,一幅龍鳳呈祥的圖案就出現在眾將士面前。韓信說道:“這瓜瓤可吃,瓜殼就當碗盆使用,拿去盛飯吧。”眾將士紛紛讚嘆元帥英明。
韓信卻說這法子不是他創製出來的。原來,這招乃是韓信少時跟贈食於他的一漂母所學的。韓信少時父母雙亡,無人照看,整日遊手好閒,到處蹭飯。時間一長,每到吃飯時間,家家都關門閉戶,躲避韓信。韓信無奈,來到一位以浣洗絲絮為業的漂母家裡蹭飯。漂母見韓信連碗筷都沒有,就叫韓信到路邊的冬瓜地里摘個冬瓜來。韓信不解其意,但還是照做了。漂母將冬瓜剖開,去除瓜瓤後,用刀在冬瓜上雕來刻去,三下五除二,一個瓜殼就成了精美絕倫的動物造型。然後,漂母把瓜殼遞給韓信,說:“拿去裝飯吧!”
韓信看得傻了眼,接過瓜殼盛飯去了。韓信吃著被漂母稱為瓜盅的飯菜,覺得飯菜中混合著冬瓜的清香,美味可口,暗暗讚嘆漂母心靈手巧。後來韓信從軍,便將瓜盅的做法帶到了軍中,此時正派上了用場。
經此一役後,瓜盅便經常出現在韓信軍中的菜譜上。
後來,戰事結束,一些淮陰籍的士兵回鄉後,又將瓜盅做法教給鄉鄰,使瓜盅做法在淮陰廣為流傳,成為淮揚菜中一道傳統名菜。
其三:《漂母草傳說》
中藥中有味藥材叫半枝蓮,性寒,味辛,能清熱解毒、化瘀利尿,主要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水腫和黃疽等病。在淮陰當地,百姓稱之為“漂母草”。
相傳韓信少年孤苦,家境貧寒,靠垂釣度日,經常因釣不到魚而吃不飽。有一天,韓信半天也沒釣到一條魚,看看太陽要落山了,就拖著疲憊的雙腿往回走。由於一天未進粒米,飢腸轆轆,兩腿發軟,昏倒在地,一頭栽在河岸下的一塊石頭上,鮮血直流。不遠處以為浣洗絲絮為生的漂母救起韓信,做了簡單的包紮後,還給韓信了一些食物。又到田野里拔了些草藥,煎熬成湯,讓韓信內服加外敷,不出兩日,韓信的傷便都痊癒了。
後來韓信投軍拜將,領兵南征北戰,輔佐劉邦奪得了天下。韓信非常愛護士兵,每次戰鬥後都有不少傷員,韓信就派專人尋找漂母給他治傷的草藥為士兵治療。草藥採集回來後,用大鍋熬煮後,內服外敷,輕傷者隔日就好,重傷者三五天或十天半月就可痊癒。
士兵們都非常感激韓信,有不少人就問韓信此藥名稱,韓信說自己也不知道,就有士兵要給這草藥起個名字。有人提議叫“元帥草”,有人則反對說:幾百年後,誰還知道是哪個元帥啊?大家都知道韓信少時曾受過漂母的恩惠,就提議為草藥定名為“漂母草”或“小韓信草”,於是,“漂母草”就這樣叫開了,並一直流傳至今。
其四:《魚羊合鮮傳說》
淮揚菜中有一道傳統名菜叫“魚羊合鮮”,相傳這道菜是韓信受到“鮮”字的啟發而發明的。
韓信少時窮困潦倒,漂母贈飯於韓信,韓信才得以生存下去。韓信曾對漂母表示將來要報答其恩情,漂母聽了很不高興:“你生為大丈夫卻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圖你的報答嗎?”韓信聽了羞愧難當,暗下決心,一定要奮發進取,以報漂母之恩。
後來,韓信輔佐劉邦爭得天下,因功受封楚王。多年來,韓信對漂母贈飯之恩,始終未忘,便派人將漂母接到楚都下邳,以千金相贈,答謝她的贈飯之恩。
漂母在下邳小住一段時間後就回到了老家淮陰,因年事已高,舟車勞頓,回到淮陰不久就身染重病,臥床不起。韓信聽聞漂母病重,非常著急,立刻趕到淮陰探望漂母。
韓信趕到淮陰,望著躺在病床上的漂母,淚如雨下。如果當初沒有漂母的幫助,韓信也許就會餓死,世間就會少了一位用兵如神的名將。由於漂母已經多日沒有進食,韓信決定親自下廚為漂母做些飯菜。
韓信來到廚房,廚師早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材料。韓信看到一桌子食材,都是家常菜的材料,便想著能否做出一道新奇的菜餚,好讓漂母有胃口。
韓信看到了材料中有魚和羊肉,心中不禁一動,想到了“鮮”字,鮮字為魚羊二字合成,魚羊同烹,味道一定鮮美無比。韓信將魚和切成薄片的羊肉加上調料一起放入鍋內烹煮,待羊肉煨至酥爛,再加一點蔥、香菜和鹽,一起出鍋。韓信嘗了嘗羊肉,滿口生香。再嘗嘗湯汁,鮮美異常。
韓信連忙將這鮮美的羹湯端到了漂母的面前,漂母聞到羹湯的異香也終於有了食慾。在吃完一碗羹湯後,漂母問韓信,這羹湯為何如此鮮美,魚肉不腥,羊肉不膻,究竟叫什麼菜?韓信見漂母有了點精神,便笑著把這道菜的來歷告訴了漂母,並起了個菜名,叫“魚羊合鮮”。
漂母吃了韓信做的“魚羊合鮮”後不久,含笑離開了人世,但是這道菜餚,卻在當地流傳下來。
此外,還有“漂母墓瘋長的傳說”、“漂母重逢韓王孫傳說”、“清口燒雞傳說”、“漂母墓顯靈傳說”、“漂母討飯傳說”、“漂母濟世傳說”等相關傳說,另尚有一些殘缺的有關漂母的傳說正處於挖掘、蒐集和整理過程中。這些有關漂母的傳說蘊涵著獨特文化魅力,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道德感化價值。
傳說相關
漂母墓,位於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東約三華里處,俗稱泰山墩。
北魏酈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經注·淮水》中寫道:“淮陰故城東有兩冢(冢:墳墓)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數百步,高十餘丈。昔漂母食信於淮陰,信王下邳,投金增陵以報母。東一陵,即韓母冢也。”《鹹豐清河縣誌》亦記載:“漂母墓在韓母墓西,即今之泰山墩。”
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來憑弔漂母墓時都寫下讚頌漂母的詩篇。唐代詩人劉長卿所作《漂母墓》詩說:“昔賢懷一飯,茲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識,前朝楚水流。渚萍行客薦,山木杜鵑愁。春草年年綠,王孫此舊遊。”與其同一朝代的羅隱亦有詩云:“寂寂荒墳一水濱,蘆洲絕島自相親。青娥已落淮邊月,白骨甘為泉下塵。原上荻花飄素髮,道旁菰葉碎羅巾。雖然寂寞千秋魄,猶是韓侯舊主人。”
1958年,在開挖淮沐新河的時候,據說最初的藍圖上,漂母墓正處於即將開挖的河道的中心。周恩來總理在審批報告和設計圖時,發現了這個問題,立即找有關同志商量,要求在不影響全局的情況下將河道偏移,以保住漂母墓這一處古蹟不受破壞。現在的漂母墓直徑50米,高20米,仍顯得格外壯觀。原有的60多塊墓碑絕大部分已散失,現僅在墓北有石碑兩方,其一為護墓碑,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立,高0.94米,寬0.42米,厚0.16米,正中鐫刻“漂母古墓,禁止取土”八個大字,旁書小字:“光緒二十二年四月十三日遵奉縣憲李批出示,嚴禁並責成該處鄉保實力保護,蘇方庸、周淼 、李玉樵敬立。”另一為敘事碑,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立,碑高1.26米,寬0.58米,厚0.18米,中刻行書“漂母墓”三個大字,左右兩側刻敘文小字:“漂母佚其姓名,考史記載,韓信釣於淮陰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曰:‘吾必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後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以一夫人能識英雄於草澤,既不願受報,且不願留名,其襟懷坦白,識見堅卓,誠非鬚眉所能及者,茲是反有其墓,荒煙蔓草,漸就淹沒,爰為泐石,永作紀念,亦保存古蹟之一端也。”漂母墓對研究漢代葬制和對青少年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