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鼓樓

漁陽鼓樓

漁陽鼓樓坐落在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牆門洞之上。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座鐘鼓樓建築,顯示著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和卓越智慧 。原有鐘、鼓二樓,明天順三年(1459)合建為一樓。明正德、嘉靖和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多次重修,最後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通高7米多,上為青瓦九脊大頂的木結構建築,墩台為磚石砌成,四面設有拱型券門通道,巍峨壯觀。前檐正中是古漁陽三字匾額,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薊州知州張朝宗所題。後檐門額畿東鎖鑰為道光十四年(1834)薊州知州華浚手跡。登上鼓樓,薊縣古城風光一覽無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陽鼓樓
  • 地址:天津城北薊縣縣城中心十字街北口
  • 始建於:明洪武四年
  • 通高:七米
鼓樓,歷史簡介,景區熱度指數,

鼓樓

鼓樓,又稱鐘鼓樓、樵樓,是古代報時、鳴更的地方。鼓樓由城台、樓閣兩部分組成。城台為磚築,中間開有南北向拱形門洞,以通車馬行人。台上樓閣為木結構,面闊三間,四周出廊,頂上青瓦,作歇山式。

歷史簡介

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當時修的是鐘、鼓二樓,天順已卯(1459年)守備劉輔將其並為一樓。正德元年(1506年)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曾有過兩次重修。(民國《薊縣誌》錄有嘉靖二十八年《重修鼓樓碑記》。)據嘉靖《薊州志》薊州城圖上所示,明代德鼓樓應為“兩滴水”,即重檐建築。明末,鼓樓毀於兵火。
自崇禎十一年(1638年)至明亡,薊州被清軍屠城三次。第一次屠城即崇禎十一年。據《茶餘客話》載,清軍“戊寅,入薊州,殺總督吳阿衡,及在籍輔臣孫承宗,又殺督師蘆象升。”第二次屠城是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明末進士李孔昭在《義冢碑記》中載“明崇禎壬午年冬十月,漁陽失守,全城被屠,宮室俱燼。及兵退之後,屍骸遍地,面目、姓氏不可辨矣,城中絕嗣大半……地方官府聚屍燒埋不可萬計”。清軍的第三次屠城是在1644年的明亡以後,當時薊縣創傷未復,壬午年的屍骨還沒有全部掩埋,又被清軍屠城,可謂慘絕人寰。鼓樓是在清軍第二次屠城時被毀的。李孔昭《白塔寺歌》中,有“合城一炬變焦土,西南唯有塔巍巍”的詩句。康熙《薊州志》中也載“懷宗(思宗)崇禎十五年壬午十一月十五日拆城”。
清順治年間,薊州牧黃家棟修復了鼓樓,康熙十八年大地震又被震塌。康熙《薊州志》中有“房屋倒塌無數,官廨 民舍無一存”的記載。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知州張朝琮重建鼓樓,並題“古漁陽”、“畿東鎖鑰”二匾懸於鼓樓前後。乾隆十一年(1746年)鼓樓又毀於一場大火,曠而不修達九十年之久,道光十六年,知州華浚重修鼓樓,並重題二匾。華浚在《重修鼓樓碑記》中說“更手書張君所顏二額懸於上,從其舊也。”但落款卻不同,“古漁陽”的落款是“州牧 山人張朝琮”,而“畿東鎖鑰”的落款則是“州牧丹徒人華浚”。
鼓樓,屢遭天災人禍,六百餘年曆經六次重修。可謂“屢修屢圮”,但它終究保存了下來成為薊縣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7.02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7.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