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薪鎮

漁薪鎮

漁薪鎮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北枕青山,南望漢水,天門河蜿蜒流淌,荷沙線穿境而過。全鎮國土面積92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6.9萬,耕地面積6.6萬畝。

先後被評為或列為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全國全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全國重點鎮、湖北省泵閥產業生產基地、湖北省優質棉生產基地、湖北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湖北省衛生鄉鎮、湖北省文明鄉鎮、湖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集體、湖北省民宗工作先進單位、天門市綜合實力“五強”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漁薪鎮
  • 外文名稱:Yuxin town
  • 行政區類別:市轄鎮
  • 所屬地區:湖北天門
  • 下轄地區:1社區居委,34行政村
  • 政府駐地:天門市漁薪鎮人民東路15號
  • 電話區號:0728
  • 郵政區碼:431709
  • 地理位置:天門市中西部
  • 面積:91.77平方公里
  • 人口:71620
  • 方言:天門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青雲山、紫山、寺山、豬尾山
  • 車牌代碼:鄂R
概況,沿革,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工業發展,商業發展,旅遊景點,基礎設施,城鎮建設,傑出人才,教育文藝,衛生,

概況

天門市轄鎮。位於市境西部。常住人口56915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漁薪河,距市區18千米。

沿革

1950年設區,1956年分設趙場、金場2個生產指導組,1957年復區,1958年與黃潭合併為公社。1959年與黃潭分開,為漁薪公社。1984年為縣轄鎮,1987年為市轄鎮。1996年,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7.4萬人,轄韓家口、王家灣、趙場、萬家新台、新建、鄭家灘、吳場、魏橋、魏家口、熊台、姚家祠、青山、灰市、蔡廟、解場、泉湖、塗家花園、漁薪、武聖廟、盛灣、楊家嘴、塗家嘴、潘家渡、萬董家台、張蔡、董家埸、塗口、楊場、潘家灣、觀音湖、斗笠灣、羅家亭、朱文台、楊港34個行政村和解放路、大橋路2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漁薪河,人口79441人,面積91.8平方千米,轄漁薪1個居委會和韓家口、王家灣、趙場、萬家新台、新建、鄭家灘、吳場、魏橋、魏家口、熊台、姚家祠、青山、灰市、蔡廟、解場、泉湖、塗家花園、漁薪、武聖廟、盛灣、楊家嘴、潘家渡、觀音湖、斗笠灣、塗家嘴、萬董家台、張蔡、董家塌、塗口、楊場、潘家灣、羅家亭、朱文台、楊港34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9006105:~001 121漁薪一居委會 ~201 220韓口村 ~202 220王灣村 ~203 220趙場村 ~204 220萬台村 ~205 220新建村 ~206 220鄭灘村 ~207 220吳場村 ~208 220魏橋村 ~209 220魏口村 ~210 220熊台村 ~211 220姚祠村 ~212 220青山村 ~213 122灰市村 ~214 122蔡廟村 ~215 220解場村 ~216 220泉湖村 ~217 220塗園村 ~218 122漁薪村 ~219 122武聖村 ~220 122盛灣村 ~221 122楊咀村 ~222 122塗咀村 ~223 220潘渡村 ~224 220萬董村 ~225 220張蔡村 ~226 220董塌村 ~227 220塗口村 ~228 220楊場村 ~229 220潘灣村 ~230 220觀音湖村 ~231 220斗笠村 ~232 220羅亭村 ~233 220朱文台村 ~234 220楊港村

歷史沿革

清道光元年(1821)為天門縣上白湖村上二里(中港里)漁薪團;民國時期,先後為漁薪區、第八區、第五區。新中國建立後為漁薪區(火箭漁薪人民公社)。
1984年撤區建鄉時為縣(市)轄鎮至今。2003年,全鎮轄3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有5個民族,總人口71620人,漢族人口占99.88%。總面積91.77平方公里(含蔣湖農場山地用地面積),折合137636市畝。其中屬本鎮所有的耕地96350市畝,是天門市人口較多和土地利用率較高的鄉鎮。
全鎮國土面積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338畝,轄35個村(居委會),253個村民小組,17444戶,2011年年末總人口69974人。
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65萬元,工商稅收842萬元,城鎮固定資產投入238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59元。

行政區劃

漁薪鎮共管轄著34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分別是韓家口、王家灣、趙場、萬家新台、新建、鄭家灘、吳場、魏橋、魏家口、熊台、姚家祠、青山、灰市、蔡廟、解場、泉湖、塗家花園、漁薪、武聖廟、盛灣、楊家嘴、潘家渡、觀音湖、斗笠灣、塗家嘴、萬董家台、張蔡、董家塌、塗口、楊場、潘家灣、羅家亭、朱文台、楊港;漁薪鎮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
漁薪鎮

經濟

漁薪鎮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多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物產十分豐富。主要種植小麥黃豆水稻等糧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籽黃花菜等經濟作物。2003年,全鎮種植糧食作物面積36920畝,總產量8695噸;種植棉花42979畝,總產量3448噸;種植油菜籽33957畝,總產4002噸。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漁薪特色農業方興未艾。全鎮有1000餘畝蔬菜生產基地,年產蔬菜20965噸;1100畝優質果樹基地,年產葡萄紅棗等水果1200噸;360畝黃花基地,年產黃花菜52噸;300畝蓮藕基地,年產量305噸;5500畝楓楊、水杉、白楊木材林,年木材採伐量5000立方米。大農業的發展,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鎮內養、養、養、養等六畜興旺。全鎮年出欄瘦肉型肥豬50000餘頭,雞鴨出籠25萬隻,鮮蛋產量2000餘萬噸。
漁薪鎮漁薪鎮
漁薪鎮內河湖縱橫密布,山清水秀。鎮內有過境大小河流4條,河道總長30.3公里。大小湖泊3個,大小塘堰,水庫150個,水域面積約9351畝。其中較大的湖泊、塘堰,現已開挖成精養池。2003年,全鎮有漁池面積2835畝,鮮魚產量1965噸。其中捕撈天然魚類產量259噸,養殖產量1706噸。

工業發展

新中國建立前,漁薪鎮只有傳統的手工作坊,主要從事產品簡單加工,如榨油、紡紗織布、副食品加工等。新中國建立後,集體工業迅速發展。1980年,全鎮工業(社辦企業)發展到156家,從業2117人,營業收入4885萬元。1989年,全鎮集體,個體工業企業發展列189家,從業3960人,年營業收入5822萬元,在天門全鄉鎮中名列前四名。進入90年代,本鎮民營企業和個體作坊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全鎮有民營企業和個體作坊近千家,從業4835人,年營業收入11347萬元。上交國家稅金100餘萬元。主要生產各類水泵、醬製品、棉紗、建築預製件,木製家具等。泵業有限公司是本鎮一家骨幹企業,是湖北省鍋爐給水泵定點生產廠家之一,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年生產能力一萬台。主要生產鍋爐給水泵、化工泵、清水泵、熱水泵、熱油泵、氟朔泵七大類共238個規格的產品。1983年以來,該廠與有關科研單位聯合,先後完成了國家多種水泵改進的研製任務。
漁薪鎮漁薪鎮

商業發展

漁薪河集鎮商貿經濟空前繁盛。早在清末民國初年,漁薪河商貿業較為繁榮。日軍入侵本鎮後、市場蕭條。日軍投降後,有所恢復。新中國建立後,商貿業日益發展。但經營渠道單一、商業網點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商品生產的發展。進入90年代後,本鎮商貿業進入空前繁榮時期。2003年,全鎮有各類商業網點535個,從業人員1456人。主要經營布匹、百貨、副食品、五金、各類紡織品、日用雜品、農業生產資料、糧食、食用油飼料建築材料等,年商品批發零售總額1.5億元。漁薪河集鎮建有集市貿易、糧油、建材、小商品、牲畜五大市場,建築總面積3.4平方米。集市貿易輻射周邊十多個鄉鎮,年市場成交額8000餘萬元。漁薪集貿市場是一個集農產品和副食品為一體的批零兼營的封閉式市場,總面積7000平方米,旺季日入市量約一萬人次。與集貿市場連線的武聖小商品市場,為二層鋼筋水泥結構的商居樓,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內設經營攤位260個。場內各種小商品琳琅滿目,品種豐富。同時,鎮內還設有144家餐飲店。其中酒店30家,早點114家,共有從業人員420人,年營業收入2000多萬元。

旅遊景點

位於境西6.2公里處的青山,為大洪山余脈,海拔92.5米,由青雲山、紫山、寺山、豬尾山四山組成。相傳唐朝時,這裡寺廟林立,規模宏偉。青山古寺在抗日戰爭時折毀。1993年,重建青山觀,香火再起。走近青山,山上的松,山下的桔,滿目蒼勁綠翠,四季飄香,山腳下河湖三面環繞,魚鴨滿塘,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木魚山頂,水電站閃亮豬尾山南,養豬場排列半山坡,千畝稻田、綠遍北麓。每逢春季,來這裡觀光旅遊的人絡繹不絕。

基礎設施

漁薪鎮水陸交通便利,電力、郵政、電信業高速發展。省道荷沙公路與縣河貫通全境,佛蔣公路連線南北,村村通渣油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鎮區設交通管理站,長途客運站各1個。2003年,每天途徑漁薪的長途客運班車100多班次,短途“面的”、“三輪車”80餘輛,日客運量5500人次,年客運量約30餘萬人次。有機動運輸車輛400輛,年運貨量1800萬噸。鎮區設郵政支局1個,電信支局1個,聯通和移動機站(門市)1個,從程控交換,光纖傳輸到多媒體通信,寬頻接入等得到廣泛套用,建成BP機、大哥大中轉站,開通英特網,建有移動發射塔、IP電話,無線尋呼,133CDMA網路。2003年全鎮程控電話用戶5502戶,行動電話用戶14120戶。鎮區建有總面積容量8200KVA供電站,年供電量為1000萬KVN,基本滿足全鎮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漁薪鎮漁薪鎮

城鎮建設

漁薪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境內共有漁薪河、灰埠頭、楊家場、天門街、鄭家灘5個小集鎮。漁薪河在民國時期為天(門)西古鎮,位於天門河南北兩岸,街道為寬6米,總長780米的石板路。新中國建立後,集鎮區範圍逐漸擴大。1980年,集鎮面積1.21平方公里。設商業網點100家,工廠學校、機關等單位60餘家,居民749戶,人口12300人。1983年,將主街道北移至人民大道,並逐步實施路面硬化和“亮、綠、美”工程,大規模地進行城鎮建設。到2003年,新型集鎮區面積擴大到5.73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商業、工業、文化中心區域面積3.9平方公里,共興建人民大道、大橋路、武聖一路、武聖二路、武聖三路、解放大道6條主街,全長5765米,街面水泥路面寬20~32米。改建和新建小區道路12條,長12835米。建下水道11條,長3705米。集鎮呈“卅”字型發展,街道縱橫交錯、車水馬龍。

傑出人才

漁薪鎮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後繼有人。清末進士沈澤出,民國初年曾任總統府銓舒部參事。著名電影劇作家李洪辛,從1938年至1982年,先後創作《保衛盧溝橋》、《南昌起義》等電影文學劇本幾十部,其中大多數劇本均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吳禮義,是中國80年代被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導師。開國將領陳華堂,“西海平寇、淮海建功、赴湯蹈火,所向披靡”,17年的戌馬生涯5次負傷,9次受獎,榮膺“常勝師長”盛名。1958~2003年間,漁薪籍在外工作人員超過2000人。其中擔任黨政軍縣團(團)級以口領導幹部107人,具有中高職稱的科技人員、學者、教育家、藝術家500多人,獲碩士學位的228人,獲博士學位的63人,在國外留學生和在國外工作的35人,當代知名編輯有原《湖北日報》社主任編輯程平,《解放軍報》副主編吳順祥,高科技人員有河南省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董孝元,河南省駐馬店畜牧獸醫總站高級畜牧師李洪文,西安飛機制設計研究所所長,國家工程院院士李鴻毅,中國電子工業部第54研究所原副總工程師楊運鴻。著名教授有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教授、微分專家魏軍成。在國外的有知名澳籍華人邊曉等。
漁薪鎮漁薪鎮

教育文藝

新中國建立後,教育事業發展很快。2003年,鎮內辦有各類學校31所。其中普通高級中學1所,普通初級中學4所,國小18所,幼稚園(學齡前教育班)8所。1951~2003年,全鎮累計國小畢業生62435人,國中畢業生28944人,高中畢業生18948人,考入全國各大中專院校11782人。新中國建立前,鎮內只有私人經營的幾家茶館,間或請人評書、演唱皮影和花鼓,民間的採蓮船玩龍燈獅子活動偶爾在春節出現。
漁薪鎮漁薪鎮

衛生

新中國建立前,本地缺醫少藥,天花霍亂瘧疾血吸蟲等急性傳染病時有發生,瘟疫多次流行,人民痛苦不堪。新中國建立後,鎮內先後建起了醫療診所、中心醫院、血防醫院、村衛生室,引進各種先進醫療設備,大力培訓各級醫護人員,廣泛開展民眾性的疾病防治,婦女、兒童保健工作不斷加強。天花已經絕跡,霍亂、頭癬、梅毒、血吸蟲等疾病基本消滅。麻疹流腦乙腦傷寒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計畫生育工作的開展,降低了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提高了人口的素質。全民健康活動的開展,增強了人民的體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