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中學

常德市第五中學的前身是為紀念共和先驅宋教仁(字漁父)先生而命名的"漁父中學"。創辦於1937年,迄今已7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父中學
  • 校訓:誠、勇、勤、毅
  • 創辦時間:1937年
  •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
  • 類別:公立中學
簡介,現在,漁父塑像,過去,

簡介

1937年-1957年。
1937年由桃源人龍湛岑為首(1889-1969),魏墨齡等人共同創辦,為紀念宋教仁先生而命名。解放後由常德縣人民政府接管,後更名為常德市第五中學

現在

我們認為,一所學校的品質是由學校的文化決定的。因此,我們始終將學校文化建設落實到辦學理念之中,用“使師生成為終身發展的人,即:促進人的發展,培養發展的人”的理念來辦品牌學校,以“誠、勇、勤、毅”校訓為育人主線,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為辦學追求,以“求真、求實、求和、求新”的校風為辦學導向,辦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學校。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學校文化具有能夠整合、積聚、倍增其他物質資源、精神、知識以及人力資源的作用,即具有重要的"資本"作用,學校文化作為社會資本具有不可轉移性。學校文化的核心乃是學校全體員工在長期工作生活之中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和認同感。我校教師對“改做職業為做事業”、“在教書育人的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和“團隊共享價值成果”的三大核心價值觀達成了高度共識,並以之引導全校師生共建精神幸福校園。
“傳承漁父精神”毫無疑問是五中人的歷史使命。我們研究的“漁父精神”既是對宋教仁(字漁父)民主、共和思想的研究,也是對宋教仁教育思想對漁父中學的影響,包括漁父中學至創辦以來代代傳承的“敢為人先、為民謀權、不屈不饒、赤心報國”寶貴精神的研究。
時代的發展為“漁父精神”賦予了嶄新的內涵。我們從古聖先賢和當今大師的經典中獲得了啟示,探尋到一條從宋教仁到龍湛岑直至今日五中人不斷追尋的理想邏輯鏈——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並以此作為新時代五中“和美文化”的理論基礎。 (“和而不同”語出《論語·子路》。“和而不同”即承認差異,包容差異,尊重差異,在豐富多彩中達成目標的和諧一致。“美美與共”原出自我國當代人文學家、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三美一同”的社會理想,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為了契合我校作為基礎教育學校當前的育人目標,將“和而不同”換下了“天下大同”,把現實目標和人類願景進行了長遠對接,更能幫助師生找準自己的坐標。)

漁父塑像

10月21日清晨,旭日東升,霞光萬道,常德市五中映照在神聖而美好的氣氛中。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在全校師生熱烈的掌聲中步入“漁父廣場”,共同等待那個莊嚴時刻的到來。
七點三十八分,學校黨總支書記廖建明同志宣布常德市五中“漁父”塑像落成暨“宋教仁常德研究會常德市第五中學(原漁父中學)分會”授牌典禮開始,何曉明校長做了激情演講,簡述了“漁父中學”的緣起和“漁父”塑像的立意,表達了全校師生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宋教仁先生深切緬懷和無限敬仰之情。

過去

當年,漁父中學為了躲避日寇的狂轟濫炸,臨時搬遷到了龍湛岑校長的好朋友,雙溪口紳士魏墨齡先生的宅院裡。魏氏家族在當地是很有勢力的詩禮名門,且樂善好施,熱心教育。他們出房出地、出錢出力,全力資助漁父中學延續慧命。
在“魏家大屋”寬大的前坪,我們首先看到校門口,有石賞凳墊底的一人抱的粗大木柱上掛著一副木質校牌,上書“中華民國教育部備案湖南省教育廳立案——湖南私立漁父中學”宋體雕刻大字,旁邊貼著一張公告:教育重地,不許駐軍。加蓋大紅四方公章。校門內側有一間門房,兼傳達和文房四寶販賣部。教務處、總務處、校長辦公室……再往前,就是竹木結構的人字屋頂簡易教室和師生宿舍。
當時生活條件很艱苦。學校只收男生,全體寄宿。不是上下鋪,是毛竹為柱、為板的連鋪,三四百人同住在一長間大棚子樣的屋裡,中間隔有小房,是老師住的,兼管寢室紀律。其實,同學很聽話,一點都不淘力。大家都穿的土布衣,百納鞋,點的桐油燈,下了晚自習鼻孔都被油灰染得黑黑的。飯食很簡單,八人一桌,三菜一湯,蘿蔔白菜南瓜鹹菜湯,能吃上豆腐就算開葷了。夏天洗澡就在校門前的溪水裡,冬天就在學校簡易的澡堂。大家都用木澡盆,消毒不好,幾乎全部得了疥瘡。皮膚底下的小蟲子肉眼都看得見,用針挑出來,放它在指甲上可以欣賞它跳舞。
漁父中學的老校歌,是語文老師作詞,音樂老師作曲的。(新校歌是滿大啟老師填詞。)語文老師李盤根先生是滿清的秀才,學富五車,古詩文功底極其深厚,對學生很慈愛,作文教學方法獨樹一幟;音樂老師李廷健先生和著名音樂家賀綠汀是同班同學,他的才藝是不可多見的啊!教務主任許斌夫老師教化學,物理老師是慈利溪口顯赫的李家大屋的公子,都是飽學之士。龍校長能聘到他們,那是因為他自身人品學識的魅力!他和他的胞妹親自執教英語,他們都是留學英倫的呢!
還有校董魏墨齡先生,那也是堪為人師的。他雖富甲一方,但從不擺闊,甚至抽菸都是最普通的。他外表白皙英俊,架一副金絲眼鏡,經常戴著禮帽,態度和藹親切,為人極其低調,交際很廣,政界軍界朋友眾多,上峰幾番聘他出山任職均被婉拒。和周圍的農民關係很好,周濟布施,遍結善緣。以致於土改時他都沒有挨整。
正因為師資力量強,“漁父中學”在社會上聲望很高的!當然,宋教仁先生的威望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漁父中學”聲名遠播,慈利、永順、大庸等地學子都不辭遠途前來求學。學習風氣很好,方圓大半里地無有人家,幽靜無擾,就像世外桃源啊!
各界知名人士對“漁父中學”辦學的艱難是很關注的,曾代表大眾多次進諫國民政府將“漁父中學”升為國辦。1942年春天,有一位軍官帶著衛兵騎馬來到學校拜訪龍校長,知道了學校的經濟緊張,當即表態上書省府予以援助,並建議龍校長讓學生會主席致電中華民國政府主席林森,表達民眾意願,要求改“漁父”為國辦。林森主席親自回電:“學校事當為盡力!”此電文貼在學校公告欄中,全校皆見,很是振奮人心。可惜因為眾所周之的原因,事情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龍湛岑校長最重視強身健體,因為我們的校訓是“明恥教戰”,學校的培養目標是為抗日前線輸送有文化的戰士。“文人委實無聊,忍看倭寇相逼。人家扛槍殺敵,我卻只會執筆!”龍校長苦於自己報國無門,便將一腔熱情傾注到學生身上。學校聘來了黃埔軍校的教官搞軍訓,不僅教學生刺殺要領,還教衛生救護知識。學校每期都要組織全校師生遠足行軍。公路全都挖斷了,為了阻攔日本人。我們背起背包,手持木棍,探過蝙蝠成群的高靈洞,到過荒涼破敗的桃花源。一路上,我們背誦著文天祥、岳武穆慷慨的詩篇,高唱著抗日的戰歌,都恨不得馬上衝到戰場上去!
當時漁父中學的操場比現在五中的操場還要大,田徑為主,籃排球場都有。每期都開運動會,龍校長沿途鼓勵運動員,高喊加油!優勝者能得到龍校長的書法手跡。這可是國寶級的珍品啊,如果能保留到今天可是無價之寶了!可惜歷經戰亂與人禍,龍校長的墨寶真跡已經很難找到了。其他的遊戲娛樂活動也不少,比如下棋、歌舞之類,但沒有人拿它當消遣,都是用來激勵鬥志的。
“漁父中學”在抗戰勝利後就遷回常德市大西門外原址,當時校門是朝向大堤的,主體建築就是一幢二層筒子大樓,是桃源旅常同鄉會館所在地,磚木結構,正門上方是龍湛岑先生手書的“漁父中學”四個大字。樓下是教室和辦公室,樓上是寢室。筒子樓後面是一間廢棄了的兵工廠車間,曾做過駐軍的馬棚。我們把這裡改建成了禮堂兼食堂的格局,還搭建了幾間簡易的竹木教室。除此之外,四周就是大水坑和亂葬崗,簡直是一片荒蕪。
當時的常德,作為湘西北的門戶重鎮,又處在內戰的大後方,成了國共兩黨都無暇顧及的空白區。一時豪強匯聚,魚龍混雜,顯現出一派病態的繁榮景象。有錢有勢的爭相辦學,各類學校有如雨後春筍。而“漁父中學”在社會上則名氣不佳,原因是龍湛岑先生一貫堅持“不黨不派”的原則,堅決拒絕國民黨“三青團”等組織染指學校,對所謂達官貴人,不屑一顧,以致經濟上極為困頓,生源也就大不如前了。
在那段最艱苦的日子裡,龍湛岑校長、魏墨齡先生那真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與老師們共克時艱,嚴把教學質量關,堅持“寬進嚴出”的方針,終於把“漁父中學”帶出了困境,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大好日子。正是這種潔身自好的骨氣,讓龍先生在解放後得到了共產黨的高度禮遇;而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角色好多都走到了人民的反面,被政府鎮壓了。
解放後,漁父中學變化很大。首先是人變。以前是收不到學生,現在是裝不下。共產黨興起勸學運動,學校最小的學生十多歲,最大的二十多歲。教室里放的是長長的條桌條凳,都擠得滿滿的。教師也多了。龍校長因老病退隱了,新任的周治綬校長人脈廣,加上政府大辦教育的力度強,師資隊伍很快壯大起來。
其次是地變。當時的學生年齡大的不少,他們和老師一起,為學校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每天文化學習結束後,大家就搞勞動:填水坑、平墳地、割荒草、建操坪、修馬路……真是熱火朝天!沒有工錢,沒有工作餐,大家就像是在為自己家裡做事一樣。
其三是精神面貌變。那時已經是男女同校了,少數男生寄宿,大部分走讀。學校已經有了黨團組織,成立了宣傳隊,經常到大街小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唱歌跳舞演講朗誦打腰鼓演小劇都有。“漁父中學”的宣傳隊名聲響噹噹的!
1956年8月,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漁父中學”,改私立為公立,並定名為“常德市第五中學”。至此,創業先輩的宏願終於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