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灣風景區摩崖題刻

漁灣風景區摩崖題刻

漁灣風景區摩崖題刻位於連雲港市海州區雲台街道漁灣村,距市區約20公里,這裡以瀑布、峭壁、怪石疊化而成,自然景觀十分優美。因其自然純淨,淳樸險峻而被遊人稱譽為“江蘇的張家界”。兩百多年前,漁灣只是雲台山脈延伸到大海中的一個島,曾為古代漁民繫舟之所。後來海水東退,山下逐漸變為良田。這裡山僻人稀,自然環境很少遭到破壞,民風淳樸,具有濃郁的田園風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灣風景區摩崖題刻
  • 所屬年代:清代
文物歷史
漁灣澗溝的斷崖下有三個龍潭,分別為老龍潭、二龍潭、三龍潭,澗水至此宣洩而下,撞入龍潭,形成壯觀的三層瀑布,在明代顧乾編撰的《雲台山志》中,將其形容為“潭水噴薄殷殷,若雷鳴聲”,從而將此景命名為“雲台山三十六景”之“三潭汲浪”。然而,此處壯觀的風景,卻在古代因道路陡險而少人探及。 明末新安人(今安徽歙縣)方景濂見此幽僻景美,遂重金購地建房,他剪除榛莽,栽植花木,裝點泉石,建有“月到山房”、“學稼軒”、“十梅書屋”諸勝。一個漁村從而變成文人的別墅,名曰“漁灣山莊”,又稱“月到山莊”。清順治十八年裁海,莽莽百里雲台棄為界外,方氏別墅隨之荒圮。康熙十六年復海,漁灣又歸南城武氏所有,隨著海岸線東移,雲台與大陸相連,武氏的“漁灣山莊”遂變成具有鄉土氣息的山野農莊。八十年代末,連雲港市旅遊事業迅猛發展,漁灣人全村動員,自籌資金,男女老少齊上陣,硬是用錘鏨鑿出了今天的4A級風景區。漁灣以水聞名,它是夏日人們嬉水的樂園,但也不缺文化氣息,清代翰林學士姚士璋書“飛雪”二字勒與龍潭崖壁,即為漁灣增色增輝。另有“曲水”、“花鏡石”兩處題刻,儘管作者生平不詳,但題字所表達出的意境,具有不平凡的文化品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