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龍船節

漁村龍船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陽節,在我們漁村,稱為龍船節。龍舟競渡沒有專造的長長五彩龍舟,而是在眾多漁船中挑選比較合適的船隻配對而成,但也必須形象地粉刷一番。這樣,大港與大船,一丈左右的大橈,加上高強力,大拼搏,倒有一番看頭,令人流連忘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村龍船節
  • 時間:農曆五月初五日
節日內容
節前的籌備工作真忙,帶頭人挑選橈手,從各家各戶挑選壯漢,選中者則先發給一柄橈。劃頭橈的橈手,體型要雄健,發力強;劃尾橈的,歲數可以多點,也要有一定力頭加韌性,人家劃兩下橈,他因橈長,只能押一下,但要拍出水花,像滾龍尾之意。為了把好方向,船上採用雙舵,由有經驗老舵工擔當。鼓手也要選擇一名身體素質好的,鼓點要節拍均勻有力,以推動全船高速向前。
漁村龍船賽事,常是:外海對內海、大桁對小桁、村東對村西、青年對成年等形式。競賽開始,鼓、鑼、欽、海螺有節拍地敲打、吹奏,橈手齊聲劃著名。船兩旁各有一名手舞短橈,叫“騎風”的,他見哪個橈手用力慢了,他就把橈葉將那人的大腿“拍”一下,令其振作。他來回舞行,引人注目,龍船頭次賽事叫“獻紙”,不鬥勝負。正式開賽則從本村後田坪白鷂頭港治水尾港劃至蚶埕港外遙對豬母崖“伯爺公廟”,“祈求海水好”,接著放一串鞭炮,然後劃回來,捉對競賽。在這個節日裡天常下雨,人們稱為神水。全村男男女女,懷著節日喜樂之情,穿新衣,撐彩傘,都來到白鷂頭崖下觀熱鬧。有的幾個人合劃一隻小船下港遊蕩,有的竟湊成十把支小橈,興致勃勃地劃著名,增加熱鬧氛圍。孩子們更加活躍,光著身,又蹦又唱:“咚鏘鏘,咚鏘鏘,山伯讀書遇英台,兩人同窗三年久,劃呀咚鏘,咚鏘!”
指揮船載著兩支竿尾縛著樹青和紅布標誌旗,先至豬哥港外大港深處分開插牢,專等著勇者們前來擎標。當然,在競爭中有先有慢,但把標奪後插在船上,接著一場極其激烈的搶岸拼搏把競賽推向最高潮,船速驚人,站都站不住。船上還有兩個人使用吊桶在船尾提水,用力向兩邊橈手們的頭上潑去,有時一潑就是十幾米遠,以防橈手們流汗造成的缺水現象。“咚鏘,咚鏘……”據說,打破鼓與敲裂鑼、劃折橈的事,這是經常發生的,此時龍船宛如兩條飛滾向前的蛟龍,氣勢磅礴,特別壯觀,也最為激奮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