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贈曹光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該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六月。上片,作者從時光的易逝來看官場遊戲生活,與曹九章相互安慰。下片,從自身的官場沉浮、世事變遷的體驗來談看穿人生。全詞名為贈詞實是慰語,反映了官場生活原本是一場遊戲,從而體現出蘇軾淡然恬靜的人生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漁家傲·贈曹光州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漁家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字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漁家傲·贈曹光州⑴
些小⑵白須何用染。幾人得見星星點⑶。作郡⑷浮光雖似箭。君莫厭⑸。也應勝我三年貶⑹。
我欲自嗟還不敢⑺。向來三郡寧非忝⑻。婚嫁事稀年冉冉⑼。知有漸⑽。千鈞重擔從頭減⑾。
我欲自嗟還不敢⑺。向來三郡寧非忝⑻。婚嫁事稀年冉冉⑼。知有漸⑽。千鈞重擔從頭減⑾。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⑴漁家傲:詞牌名。曹光州:名九章,字演甫。其子曹煥系蘇轍之婿。曹光州時為光州(今河南光山、滿川)太守,與蘇軾書信往來密切。
⑵些小:細小。
⑶幾人:很多人。星星點:言鬢髮花白。
⑷作郡:任知州事。
⑸厭:厭煩。
⑹勝我:比我強。
⑺不敢:不敢行動,沒有時機。
⑻三郡:蘇軾知密州、徐州、湖州後貶黃州。寧:安寧。非忝:不慚愧,意即還順心。
⑼冉冉:慢慢的樣子。
⑽有漸:有慢慢衰老時刻。
⑾千鈞:古代30斤為一鈞。這裡言其極重負擔。從頭減:從根本上消失。卸掉:實指死亡。
白話譯文
細小白須用不著染黑,多少人都見是鬢髮花白。作知州事時光如箭地過去了,你莫埋怨,應當說比我三年貶居生活強。
我自嘆還沒有時機回朝,想起來官於三州無非是不稱職。男婚女嫁風俗事看得少了,意識到自己年歲慢慢衰老了。我知有此時刻,極重的負擔從思想上卸掉。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作者從時光的易逝來看官場遊戲生活,與曹九章相互安慰。這是一種感覺性的審美心理。感覺是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列寧說:“不通過感覺,我們就不能知道實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運動的任何形式。”從須鬢慢慢斑白感覺時光的流逝,暗嘆自己老了;從“白須”上聯想到曹光州官涯生活如“箭”飛過。這是自然規律。曹九章須埋怨,蘇軾已過了三年貶居生活,比你差多了。“君莫厭”三字隱含著曹光州的滿腹牢騷,“勝我三年貶”五字,表白了作者的坦然胸襟。彼此彼此,如此而已。
下片,從蘇軾自身的官場沉浮、世事變遷的體驗來談看穿人生。“我欲自磋還不敢,向來三郡寧非忝,蘇軾自嘆回朝無望,回首三州知官事又不順心如意,難免內心鬱鬱不平。最後三句,再看婚嫁世事與年歲漸衰,得知人生“千鈞重擔”也無意義地“從頭減”了。從“自磋”、“非忝”、“冉冉”、“從頭減”,這一認識過程的矛盾、變化,去領略人生的真諦,蘇軾還以全身心去體驗痛苦,感悟生命,抗爭苦難,昂揚悲劇精神。
全詞名為贈詞實是慰語。從中可以看出兩人遭際相似,個性相近,相互慰藉,忘卻前非。詞從“白須”、“浮光”、“婚嫁”等的具體人事側面,反映了官場生活原本是一場遊戲,從而隱示蘇軾淡然恬靜的人生觀。不過,現實中存在的悲劇,經常迫使蘇軾採取嚴肅的倫理態度和實踐行動。這就是蘇軾被貶黃州後不去為僧、不去投江的原因。
名家點評
中國蘇軾研究會及李清照、辛棄疾學會歷屆理事薛瑞生《蘇軾詞編年箋證》:這裡有牢騷,有不平,也有樂觀;卻無頹唐,無消沉,亦無憤激。似乎蘇軾能將政治蔭翳化為雲霞,卻又於雲霞上投之以霧靄,使人既振奮又沉悶,全然是蘇軾式的對烏台詩案的迴響與反撥。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