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江上窪尊》是金代詞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先是讚美半山亭幽深清雅的景致,然後因見張芸叟窪尊石刻而追懷往昔,借酒述古;下片抒情,在遊覽半山亭古蹟後,詞人不由得感慨人生易老,時光易逝,流露出及時行樂和遁世隱居的想法。全詞運筆通脫疏快,巧妙化用典故,自成一格。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滿江紅
內鄉半山亭浮休居士張芸叟窪尊石刻在焉
江上窪尊,人道有、浮休遺蹟。尊俎地、江山如畫,百年岑寂。白鶴重來城郭在,山花山鳥渾相識。便與君、載酒半山亭,追疇昔。
人易老,時難得。歡未減,悲還及。身前與身後,杳無終極。一笑何須留故事,千年誰復知今日。拌醉來、橫臥隴頭雲,林間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半山亭:在內鄉縣(今屬河南)西北一百二十里,湯河半山間。張芸叟:即張舜民,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邠州(今陝西彬州)人。治平二年(1065)進士。元祐初,以司馬光召薦遷監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慷慨喜論事,嗜畫,題評精確。為文豪邁有理致,尤長於詩。窪尊:唐開元中,湖州別駕李适之登峴山,以山上有石竇如酒樽,可注斗酒,因建亭名曰窪尊。後遂以山石形狀窪陷,可作酒樽用者稱窪尊,或窊樽。唐元結《窊尊詩》:“巉巉小山石,數峰對窊亭。窊石堪為樽,狀類不可名。”此指半山亭張舜民所刻的窪尊。
⑷浮休:半山亭邊的一處名勝。其名取自《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尊俎(zǔ)地:《晏子春秋》卷五:“晉平公使范昭觀齊國政,景公觴之,范昭起曰:‘願得君之樽為壽。’公令左右酌樽以獻。晏子命撤去之。范昭不悅而起舞,顧太師曰:‘為我奏成周之樂。’太史曰:‘盲臣不習也。’范昭歸,謂平公曰:‘齊未可並,吾欲試其君,晏子知之;吾欲犯其樂,太師知之。’於是輟伐齊謀。孔子聞之曰:‘善哉,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為酒器,俎為載肉之具。此指宴飲的地方。江山如畫:語出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⑹岑寂:冷清,寂寞。
⑼疇昔:往日,從前。
⑽杳(yǎo)無終極:遙遠得沒有盡頭。
⑾拌: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五:“判,割捨之辭;亦甘願之辭。自宋以後多用𢬵字或拚字,而唐人則多用判字。……然其本字實作拌。”隴頭云:語出南唐馮延巳《酒泉子·庭樹霜凋》:“隴頭雲,桃源路,兩魂消。”隴頭,田邊地頭或田野之上。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內鄉縣的半山亭,在這裡有浮休居士張芸叟所刻的窪尊
淅江上的窪尊石刻,人們都說有浮休遺蹟。曾經的宴飲之地、如畫的江山,冷清了百餘年。白鶴歸來城郭依舊,山花山鳥還相識。於是和你一起在半山亭飲酒,追憶往昔。
人生易老,時光難得。歡樂不減,悲傷卻來。身前和身後,遙遠得沒有盡頭。一笑就好,何必留下什麼舊事,千年後誰還會知道今天?甘願醉後橫臥隴頭雲下、林間石上。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起筆先介紹半山亭所在,以敘事開頭。尊俎在古代指盛酒肉的器皿,常用來作為宴席的代稱。因有張芸叟窪尊石刻,且前人往往來此宴飲,所以這個地方就被元好問稱為“尊俎地”了。懷古常常在抒情,臨古蹟,思渺遠。蘇軾那時臨赤壁,感慨“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至遭際不平,國運己運都很偃蹇的元好問,就是“江山如畫,百年岑寂”了,感覺上的內鄉是沉寂的,不論內環境還是外環境,都顯得冷清、寂寞。“白鶴重來”用的是丁令威的典故,“山花山鳥”不是人民,所以變遷不大,自然環境還是原來的環境,只有人和民族的命運有所改變而已。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有“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共友於”,辛棄疾《鷓鴣天·博山寺作》也有“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之句,元好問善於化用前人詩意。“山花山鳥渾相識”便是自然景物幾乎和人全都熟悉一樣。這樣的詩意,這樣的時候,最適合與朋友在一起追憶往事了。有酒相伴,時間很容易在過去和今天之間穿梭。假若浮休居士化鶴重來,一定也會感慨這些似曾相識的山花山鳥了。且來載酒相談往事,醉里共話千秋。
上片因看到張芸叟窪尊石刻而追懷往昔,借酒述古;下片抒情,感慨時光易逝,歡樂難駐。人生當有酒便醉,不須刻意認真對待。先用兩個對照,一個是人,人總是容易衰老的,這是人們過了中年都會有的感覺,時光飛逝卻老大無成,不由得感嘆歲月不饒人。另外一個就是時間,人和時間賽跑總也跑不過時間,年輕的時光、有理想和自信的時光匆匆而去了,有所作為的時代又不知在哪裡,作者對此頗有感觸。接著又是一個對照。歡欣對悲涼,悲歡離合是無常的,儘管歡樂未減多少,悲哀的情緒卻又來到了。詞人想到了很遠又很近的一個人生命題。身前身後,縱橫千年的話,這和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意思是相同的。人類在地球上的延續,本來就是“杳無終極”的事情,對於人生意義的追尋,就隱藏在詞人的笑談中。“一笑何須留故事,千年誰復知今日”也是詞人對於生命與歷史的感悟,一種人生的大的悲哀充斥其間,讀來感覺很淒涼。詞人最後發出“拌醉來、橫臥隴頭雲,林間石”的聲音,在那個政權不穩,人心不寧的時代,許多文人都寧願醉臥隴頭,實現自己依約林泉的夙願。
此詞是詞人在登臨半山亭後,借詠浮休居士張芸叟遺蹟抒懷。江山依舊,風景依舊,而物是人非,“浮休遺蹟”早已為人遺忘、冷落,倘若浮休居士化鶴重來,不知對現實作何感想?詞人藉此抒發了自己深沉的人生感慨。接著筆勢盪開,談到人生易老,時光難再,悲歡無常,其間不覺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悵惘。全篇運筆通脫疏快,自成一格。可惜調子太衰敗了,有消極厭世的頹廢情緒在裡面,這是不可取的。
名家點評
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樹林《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元好問》:詞人登上半山亭,留連山水,追懷疇昔,抒發了人生易老,世事難料,應及時行樂的思想。
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牛貴琥《金代文學編年史》:元好問也很快投入游賞內鄉山水之樂趣中了。山區小縣遠離政治中心,也提供了這個條件。菊潭、淅江、半山亭、北山的夏館秋林都是他經常去的地方。……《滿江紅·內鄉半山亭浮休居士張芸叟窪尊石刻在焉》中言“一笑何須留故事,千年誰復知今日。拌醉來、橫臥隴頭雲,林間石”。……他已經把內鄉看成是實現歸隱理想的最合適的地方,也難怪第二年即移居於菊水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