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清明節

滿族清明節亦稱“墓祭”,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五日舉行(有的地區則在四月上旬)。流行於東北的滿族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族清明節
  • 別名:墓祭
  • 地位滿族傳統祭祀節日
  • 舉行時間:每年農曆三月五日
簡介,節日起源,

簡介

節日那天,各戶人家乘坐大車到墓地,由長者在新墳上插“佛陀”,舊墳插柳枝,意為稟告祖宗,本家族人丁興旺,後繼有人。然後將酒捋地,全家人在墳前叩著行拜,以示子孫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靈保佑本家族平安。

節日起源

滿族清明節插佛陀習俗的來源,說法不一。因為佛陀是用一根荊條或柳條插上一個玉米骨子而成,其上披掛數層剪成穗子或錢狀的五色彩紙。因此有說它象徵佛陀媽媽營救汗王(努爾哈赤),被李總兵殺害時披頭散髮的樣子,表示人們祭祖時不忘她舍己救汗王的恩德。玉米骨子上疊落的五色彩紙穗子象徵佛陀媽媽的頭髮。另有一說是,人們為了祈求祖宗神靈保佑發財,歲歲順利。佛陀上疊落的錢狀五色彩紙,意為財源,俗稱“搖錢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