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背景
2004年5月前已有的紡織機械
織布機的多臂機構的拉刀臂軸上所使用的
軸承為普通的
滾子軸承,其結構如圖3所示,它由內、外圈2、1和設在內、外圈2、1之間的帶保持架6的滾針4(即保持架組件)以及加設在保持架組件兩端面的擋圈3組成,在內圈2上還開設有注油孔5。此種結構的滾子軸承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下列缺陷:首先,由於兩端面的擋圈3與內圈2是完全分離的,在安裝到多臂機構的拉刀臂軸上時,擋圈3與安裝軸之間存在著間隙,當軸承工作時,內圈2是不旋轉的,而擋圈3受保持架組件和外圈1的帶動,繞安裝軸旋轉,因此存在著結構不緊湊、擋圈3容易脫落、使用安全性差的問題;其次,在採用保持架組件後,由於擋圈3與保持架6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使得保持架組件在工作時的作軸向竄動餘地較大,致使攜滾針4的保持架6出現朝滾道的一側偏移的情形,由此而引起軸承承載中心偏移,影響軸承工作的可靠性,並最終影響到軸承的使用壽命;再者,由於滾針4在保持架6上彼此之間作間隔設定,且滾針4的長度小於滾道的寬度,使相鄰滾針4之間的滾道區域及滾道的兩側處於閒置狀態,在工作時承載區並非充滿整個滾道,因而使滾子軸承的承載能力相應降低;又,原有軸承的內圈2之中心軸孔在兩端面處沒有合適的過渡圓角,給軸承的使用安裝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滾子軸承》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擋圈不易脫落、使用安全性好的、軸承承載中心不會發生偏移、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壽命長的、承載力大的滾子軸承。
該發明的另一個任務是要提供一種使用安裝方便的滾子軸承。
技術方案
《滾子軸承》由內、外圈2、1和設在內、外圈2、1之間的滾針4以及一對擋圈3組成,其特點是:所述外圈1的內圓周面中間供滾針4滾動的滾道11的兩側分別凹設有擋圈槽10;所述滾針4彼此相貼靠地裝滿於外圈1的滾道11與內圈2的外圓周之間;所述內圈2的兩端向外延設有定位圈6,一對擋圈3分別位於所述的擋圈槽10內,且與所述的定位圈6固定。
該發明的另一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其是在所述內圈2的中心軸孔7的兩側端部分別制有倒角13。
該發明所述的滾針4的長度與滾道11的寬度相一致。
該發明在所述的定位圈6上制有擋圈平台12,與此相對應地在一對擋圈3中間的擋圈孔9內制有用於與擋圈平台12相配合的擋圈凸口8。
改善效果
《滾子軸承》具有下列優點:首先,由於省去了保持架,使滾針裝滿於整個滾道之間,且滾針的長度與滾道的寬度相符,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其承載力能提高三倍,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由於滾針的兩端面與滾針兩邊的擋圈之間的間距微乎其微,提高了擋圈對滾針的引導能力,這樣可限制滾針的軸向竄動,使軸承運行更平穩;其次,由於擋圈固設於內圈的定位圈上,在工作時不會跟隨外圈的旋轉而轉動,因此使用更安全、結構更緊湊;另外,由於將擋圈裝配於內圈上後,在不改變軸承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內圈的寬度加寬了,從而可提高內圈的強度;又,在內圈的中心軸孔兩側端部制有倒角後,方便了軸承的使用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滾子軸承》的一實施例立體結構圖。
圖2為圖1的平面結構剖視圖。
圖3為該發明的原有技術結構圖。
權利要求
1、《滾子軸承》由內、外圈(2)、(1)和設在內、外圈(2)、(1)之間的滾針(4)以及一對擋圈(3)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圈(1)的內圓周面中間供滾針(4)滾動的滾道(11)的兩側分別凹設有擋圈槽(10);所述滾針(4)彼此相貼靠地裝滿於外圈(1)的滾道(11)與內圈(2)的外圓周之間;所述內圈(2)的兩端向外延設有定位圈(6),一對擋圈(3)分別位於所述的擋圈槽(10)內,且與所述的定位圈(6)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內圈(2)的中心軸孔(7)的兩側端部分別制有倒角(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針(4)的長度與滾道(11)的寬度相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軸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定位圈(6)上制有擋圈平台(12),與此相對應地在一對擋圈(3)中間的擋圈孔(9)內制有用於與擋圈平台(12)相配合的擋圈凸口(8)。
實施方式
見圖1並結合圖2對《滾子軸承》作進一步的說明。該發明的外圈1的內圓周面中間形成有供滾針4滾動的滾道11,滾道11的兩側向內凹陷或稱進而擴設而形成為擋圈槽10。該發明的內圈2的兩端略窄縮地向外延伸而形成有定位圈6,定位圈6的外徑小於內圈2的外徑,且在定位圈6上制有一對擋圈平台12;內圈2的中間為供其安裝到多臂機構的拉刀臂軸上的中心軸孔7,在中心軸孔7的兩側端部分別制有過渡圓角為倒角13,倒角13的作用是為了方便裝配;同時,為了對滾道工作區添加潤滑油,在內圈2上還開設有通孔為注油孔5,注油孔5一般有三個,均布於內圈2上。該發明的滾針4的長度與滾道11的寬度相一致,滾針4裝滿於外圈1的滾道11與內圈2的外圓周之間。該發明的一對擋圈3的中間為擋圈孔9,擋圈孔9上制有與擋圈平台12數量相同、位置相對應的擋圈凸口8,藉由擋圈凸口8與擋圈平台12之間的彼此嵌配而實現使擋圈3與定位圈6相固定,並恰好使一對擋圈3位於外圈1的擋圈槽10內。該發明的擋圈3與內圈2的固定方式並不是唯一的,它還可以是在內圈2的兩側分別開設擋圈槽,擋圈3通過中間的擋圈孔9套固在內圈2兩側的擋圈槽內等。
《滾子軸承》在安裝時,只要通過其中間的中心軸孔7裝配於拉刀臂軸上即可。當軸承工作時,內圈2是固定不動的,滾針4、外圈1是旋轉的,而一對擋圈3由於被限制於內圈2上,因此是不轉動的。
榮譽表彰
2007年,《滾子軸承》專利獲得第五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