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印是一種刻圖案、或刻有圖案和文字、亦或只刻有文字的、圓筒式或圓柱式的印章。中國史學界根據英文的Cylinder seal翻譯為圓筒印章,後來又有人稱其為圓柱印章。
比滾印產生較早得到印章是平印,大約產生於公元前7千紀。滾印出現於公元前5千紀。在陪伴楔形文字走過幾千年的光輝歷程後,隨著楔形文字的消亡和楔形文字文明的失落,最終於公元前4世紀退出了歷史舞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滾印
- 外文名:Cylinder seal
- 其他名稱:圓柱印章/圓筒印章/滾筒印章
滾印的分類,滾印的材料,印章的用途,平印和滾印,滾印的圖案,文字與印章,印章的價值,印章的使用,印章的“消亡”,印章的發掘與收藏,
滾印的分類
需要注意的是圓筒與圓柱之間的區別。但從字面意思講,“圓筒印章”應該是空心的“筒”,“圓柱印章”則應該是實心的“柱”。事實上,的確有兩種:空心的圓筒印章和實心的圓柱印章。
通過考古學者的發掘研究證實,實心和空心兩種印章,代表了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發展階段。實心的圓柱印章在先,空心的圓筒印章在後。空心的圓筒印章是人們為了攜帶方便把實心的圓柱的中心上下(縱向)鑽空而形成的。一般情況下,圓筒印章是圓柱印章的次生形式,年代上晚於圓柱印章。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圓筒印章都晚於圓柱印章,因為在任何時代總有圓柱和圓筒印章兩種。
滾印多為石制,也有其他材料製作而成的。如象牙、牛骨、金屬、玻璃、陶泥等。印章上的圖案或文字多為凹雕(recessed,intaglio),印跡可以自然呈浮雕模式。浮雕的情況也有,但並不常見。
滾印的材料
兩河流域南部是沖積平原,除有一些石灰石地層外,沒有其他石頭可用於建築,更沒有適合刻印的石頭。所以刻印的石料全憑他處所來。
兩河流域北部情況不同,摩蘇爾和薩馬臘附近的沿河地區礫岩豐富,一直為人所開採。中亞述時期和加喜特(Kassite)時期的印章多用礫石刻制。北部地區雖然石頭較多,但種類又很有限。高拉(Tepe Gaura)發掘證明,公元前5000年代末,兩河流域北部居民已經養成收藏四方各種奇石的習慣。
阿卡德時期的滾印非常有特色,體積較大,工藝精美,質料多樣。從較軟的綠岩到較大的海洋貝殼核,從較堅硬的碧玉(jasper)到水晶(rock-crystal),從蛇紋岩(serpentine)到帶有白斑的黑色閃長岩(black-and-white specklde diorite),形形色色。但在阿卡德時期後,蛇紋岩絕跡,取而代之的是綠泥岩(chlorite),直到公元前1000年後新亞述時期才又出現。
到公元前 8 世紀,兩河流域南北的印章質料都發生了變化,石英(quartz)大獲青睞,主要是其中的藍色玉髓(blue chalcedony)和橙紅色光玉髓(orangey-red comelians)兩種。有的滾印使用稀有的綠石榴石雕刻而成。這種石料或是來自克什米爾或烏拉爾河(Ural)流域。這說明,兩河流域直接或間接地與這些地區有貿易往來。到薩珊波斯時期印章的主要材料又發生變化,變成了紫紅色石榴石(purplish-red garnets)。
雖然比較堅硬的石料早就被用於刻印, 但數量畢竟不多,公元前 1000 年以後,比較堅硬的石料才被大批用於刻印, 這大概與刻石技術的提高有關。
印章的用途
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印章,主要用途分為實用型和非實用型。
實用型印章主要被用來表示某物的可靠性、所屬性,表明某人參加了一項合法交易或被用來防止盜竊行為。
非實用型印章又被西方學者稱為“奉獻印章”,被用來表達心中的一種願望,比如希望自己成為某國王的寵兒等。
平印和滾印
平印大約產生於公元前7千紀,是最早的印章,即平面印章(stamp seals)。平印的印面較小,圖案較為簡單,每印一次只能產生一個圖案。
滾印大約產生於公元前5千紀,滾印的印面較大,有更大的空間來展示複雜的圖案。“蓋”印的方法為滾動,所以滾印的印跡一般都是完全重複或部分重複的圖案,重複部分往往形成對稱,十分美觀。
滾印印出來的連貫、對稱的浮雕式圖案,表現力遠超印章上的凹雕圖案(即印紋)。
在兩河流域南部,滾印出現的時間晚於平印,但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連續性,換言之,滾印不是平印的必然發展結果,兩者之間無必然傳承關係。因此,早有學者認為滾印的出現是蘇美爾人來到兩河流域的重要標誌。但滾印並未完全排斥平印,即使在已經產生文字的地區,滾印也沒有完全取代平印,有時兩者甚至合為一體:既是平印又是滾印,即平滾印(stamp-cylinder seal)。
滾印的圖案
滾印圖案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戰俘、動物、想像/傳說怪獸、國王的軍事/外交活動、王室的宮廷生活和各種宗教題材 (包括“ 引見“ 、授職、奠基、 祭奠、 遊行等一切與神 和神的 象徵物有關的活動),其中宗教題材最為常見。
不過,最早的宗教題材並不直接表現神的形象,而只用神的象徵物來代表神,直到蘇美爾早王朝後期才出現戴角冠的神的形象,在這之前似乎存在一種神不可以塑造的宗教忌諱。
文字與印章
在文字發明前,印章(主要是平印)在一定範圍內起到文字的作用。例如表示所有者的作用)。
文字的產生並未使印章消亡,文字並未排斥印章,這說明印章和文字既不是一個東西的不同發展階段的標誌物(曾有學者認為印章是楔形文字的前身),也不是兩個相互排斥的對立物。文字產生後,印章繼續存在與發展,兩者還逐漸融為一體,出現了既有圖案又有文字的印章,使滾印富有信息價值和審美價值。在滾印上雕刻圖案是為了美觀,加之文字是為了準確表達信息。只有文字,沒有圖案的滾印也有,只是非常少見。
印章的價值
對所有者而言,滾印不僅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也是其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標誌。滾印的製作年代和出土文化層之間常存在時間差,有的相差幾百年,說明滾印是傳家寶。有的國王甚至用滾印作為玉璽,顯示其統治的合法性。
對研究者而言,印章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從地理分布中,可以窺見不同時期、地區的貿易交往情況;從印章上的圖案中,可以看到鮮活的生活畫面、虛構的神話情形以及各種人或者神的形象,從而使研究者獲得多方面的信息,例如某時期的流行服飾及其發展變化、建築風格的發展變化、有關宗教思想方面的信息;從印章 的質地和工藝中,我們也可發現雕刻技術本身的發展變化。
印章的使用
古代西亞的印章不使用印泥,因為它們印的對象是可塑性強的軟陶泥印出來的圖案 (印跡 )就自然成為浮雕或凹雕, 不加任何顏料圖像已非常淸晰。
由於迄今沒有發現最早的平印的印跡,所以有學者認為最早的平印不是用來印陶泥的,而是用於印其他材料。不過這尚為一種推測。
據迄今為止發現的印跡情況看,被印的東西大致有四種:
1)陶土球(bulla/bullae)
來自拉丁語,意為“圓的東西”。這種被“蓋”了印的陶土球用途十分廣泛,可以被用來封住繩結,以防扎捆的東西被無關的人解開;還常被用來封住裝了東西的袋子、箱子、藤條筐、罐子等,以防止他人隨便開啟;也被用來當作今日的“封條”用來封門,把它掛在門閂上。至於其法律效果、權威性和震懾性,至今不可考究。
2)陶器
3)泥板
文字產生後,在泥板文書上印上滾印的圖案的情況十分常見。“蓋”了印的泥板通常被人用火燒過,所以這類泥板中至今很多都保存完整。
4)泥板盒(clay envelopes)
意為裝泥板書信的信封。“蓋”了印的泥板盒和陶土球都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封條”的意味,它們一旦被拆封,就立刻成了碎片或碎塊,所以考古學者發現的“蓋”有印章的陶土球和泥板盒幾乎沒有完整的。
印章的“消亡”
比滾印產生較早得到印章是平印,大約產生於公元前7千紀。滾印出現於公元前5千紀。在陪伴楔形文字走過幾千年的光輝歷程後,隨著楔形文字的消亡和楔形文字文明的失落,最終於公元前4世紀退出了歷史舞台。
但事實上印章的生命並沒有終斷,而是隨著不同的形式延續至今日。不過就其形式和內容而言,此處所說的滾印、平印,已經於公元前4世紀不復存在。它們在歷史舞台上徹底消失。
印章的發掘與收藏
第一個發現埋藏在地下的滾印或平印的人是誰?這個問題已經無證可考。有可能是居住在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但具體是誰?今天我們已經無從知曉。
據說,首先把兩河流域印章帶到歐洲的人是十字軍東征隊伍中的無名氏,該印章的發現地點是耶穌蒙難的各各地(Golgotha)。
首次提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印的書籍出版於17世紀末,而是首次在書籍中提到滾印則已經到了18世紀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