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涕環境暴露

滴滴涕(DDT)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較長,可被植物吸收,動物和人通過食用這些植物而在體內積累。DDT屬神經毒性,急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為神經系統,致毒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暴露途徑,生物效應,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體內及體外效應,人體效應,診斷和治療,診斷,治療,急救措施,人體健康防治措施,人體防護,預防措施,健康監測,泄漏應急處理,滅火方法,

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

DDT的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土壤中的DDT大部分存在於地表層2.5cm深處,它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長達2~4年,消失95%需要10年的時間。長期使用DDT會造成土壤、水質和大氣的嚴重污染。在未施撒DDT的土壤中發現的DDT濃度為0.10~0.90mg/kg,只比施撒DDT10a或10a以上的耕地土壤中的濃度(0.75~2.03mg/kg)稍低。在農業區和邊遠的非農業區內,雨水中DDT的濃度往往都在同一數量級內(1.8×10-5~6.6×10-5mg/L)。這表明該種化合物在空氣中的分布是相當均勻的。地表水中DDT的濃度與雨水和土壤中DDT含量水平有關。
土壤的DDT可被植物吸收,動物和人通過食用這些植物而在體內積累。DDT是疏水親脂性物質,它可以在有機體脂肪組織內蓄積,並通過食物鏈逐級累積。在高級消費者包括人類體內達到較高濃度,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據大多數報告,不同國家的普通人群血中總DDT含量範圍為0.01~0.07mg/L,最高平均值為0.136mg/L。人乳中DDT含量通常為0.01~0.10mg/L。如將DDT的含量與其代謝物(特別是DDE)的含量相加,大約比上述含量高1倍。DDA在普通人群尿中平均含量為0.014mg/L左右。一般情況下職業接觸使DDT和總DDT在脂肪中的平均蓄積濃度分別達到50~175mg/kg與100~300mg/kg。
人體中DDT的含量隨著其食物來源、工作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暴露途徑

食用被污染的魚和貝類
魚和貝類能吸收水中的DDT,對DDT有很強的富集作用。例如牡蠣能將體內的DDT含量提高到周圍海水水體中含量的7萬倍,人食用被污染的牡蠣後可以造成DDT的暴露。
食用在污染土壤上生產的穀物和蔬菜
灑藥時DDT也易滲入蔬菜、水果的蠟質層中,使食品受到污染。

生物效應

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

吸收/分布/排泄
DDT進入人體後,隨血液分布至全身,極易在人體和動物體的脂肪中蓄積。人體各器官內DDT的殘留量與該器官的脂肪含量呈正相關。DDT代謝分解後主要經腎臟排出,少量經糞、乳汁和呼吸道排出,而且能經胎盤傳給胎兒。
代謝及其產物
DDT在人體內的降解可脫去氯化氫生成DDE。在人體內DDT轉化成DDE相對較為緩慢,3年間轉化成DDE的DDT還不到20%。DDE從體內排放尤為緩慢,生物半減期約需8年。
在生物系統中DDT也可被還原脫氯而生成DDD,DDD不如DDT或DDE穩定,而且是動物體內和環境中降解途徑的第一步。DDD脫去氯化氫,生成DDMU[2,2-雙-(對氯苯基)-1-氯乙烯],再還原成DDMS[2,2-雙-(對氯苯基)-1-氯乙烷],再脫去氯化氫而生成DDNU(2,2-雙-(對氯苯基)-乙烷),最終氧化成為DDA。

體內及體外效應

急性毒性
嬰兒經口的最低致死劑量為150mg/kg,1次;大鼠經口半數致死劑量(LD50):113mg/kg;小鼠經口半數致死劑量(LD50):135mg/kg;大鼠經皮:2500mg/kg;兔經皮:300mg/kg;兩棲動物經皮下:35mg/kg。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狗經口,41~80mg/(kg·d),39~49個月內,全部死亡。狗經口,21~40mg/(kg·d),39~49個月內,25%死亡。猴經口,41~80mg/(kg·d),70d內,全部死亡。
致癌性
小鼠經口,11~20mg/(kg·d),2a,肝腫瘤危險性提高4.4倍。小鼠經口,0.16~0.31mg/(kg·d),2代,雄性肝腫瘤危險性增加2倍,雌性中未變。用DDT、DDE和DDD在小鼠中(在大鼠中也有可能)誘發出了肝腫瘤,但是關於這些腫瘤的意義尚存在著不同意見。根據目前現有的資料,還沒有證據確證DDT對人類有致癌作用。
致畸性
在DDT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對小鼠、大鼠和狗的研究未顯示有任何致畸作用。
致突變性
現已有充分的證據證明,DDT在不經代謝啟動的細菌系統中沒有致突變作用,從哺乳動物實驗系統(體內和體外)所得的證據尚無肯定的結論。對於DDT對人類的致突變性的意義亦尚不明確。

人體效應

毒性作用:(1)是一種可能的致癌物質;(2)損傷人類的肝臟;(3)短時間損傷人類的神經系統;(4)降低人類的生育能力;(5)損傷生殖系統。
DDT屬神經毒性,急性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為神經系統,致毒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神經系統的主要受損部位為大腦運動中樞和小腦,其興奮性增高,導致震顫和驚厥。除此之外,肝、腎、心受損害而致營養不良性病變,發生混濁腫脹和壞死,從而出現功能改變;它還能提高心肌書-受體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導致心動過速和心律失常,個別患者因此而引發室顫;DDT是肝微粒體酶的誘導物,可使許多藥物、毒物和內分泌的降解代謝加速;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局部刺激作用。
輕度中毒可出現頭痛、頭暈、無力、出汗、失眠、噁心、嘔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動震顫等症狀。重度中毒常伴發高燒、多汗、嘔吐、腹瀉;神經系統興奮,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強直性抽搐,並有癲癇樣抽搐、驚厥發作;出現呼吸障礙、呼吸困難、紫紺、有時有肺水腫,甚至呼吸衰竭;對肝腎臟器損害,使肝腫大,肝功能改變;少尿、無尿、尿中有蛋白、紅細胞等;對皮膚刺激可發生紅腫、燒灼感、瘙癢,還可有皮炎發生,如濺入眼內,可使人暫性失明。

診斷和治療

診斷

(1)早期症狀為面部、口唇、舌麻木感,及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痛。
(2)神經系統:頭痛、頭暈、易激動、多汗、四肢麻木、視物模糊、震顫,嚴重者發生癲癇樣抽搐、驚厥和昏迷。
(3)少數患者出現心、肝、腎損害。
(4)吸入中毒者,有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狀,咳嗽及呼吸困難。
(5)皮膚黏膜刺激表現:眼部污染者表現畏光、流淚、疼痛等結膜炎症狀。皮膚受污染者,引起皮膚紅腫、燒灼感,甚至出現水皰。

治療

無特效解毒劑,主要為對症處理。忌用腎上腺素。慢性肝炎遷延較久及神經衰弱症狀突出者,應脫離接觸。

急救措施

(1)吸入接觸:呼吸新鮮空氣,休息;
(2)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服,沖洗,然後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膚;
(3)眼睛接觸:先用大量水沖洗幾分鐘,然後就醫;
(4)食入:漱口後酌情處理。

人體健康防治措施

人體防護

(1)呼吸系統防護:加強局部排氣通風或呼吸防護。
(2)防護服,手套:戴防護手套,穿相應的防護服。
(3)眼睛防護:安全護目鏡,如為粉末,眼睛防護結合呼吸防護。
(4)其他防護:工作時不得進食,飲水或吸菸。進食前洗手。

預防措施

嚴禁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健康監測

根據接觸程度,建議定期進行醫療檢查。不要將工作服帶回家中。

泄漏應急處理

將泄漏物清掃進可密閉非金屬容器中。潤濕防止揚塵。小心收集殘餘物,然後轉移到安全場所。

滅火方法

使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乾粉滅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