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血蘋果,指的是滲出“血滴”的蘋果。形成原因是蘋果受熱後,果皮本身的色素和淺表的水分、糖分可能會通過果皮上的氣孔滲出,形成所謂的“血滴”,糖份滲出表皮後形成黏著的手感。
2014年12月3日,山東市民吳女士反映用熱水洗完紅撲撲的蘋果,用熱水燙洗過後,居然滲出了點點滴滴的紅色液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滲血蘋果
- 形成原因:蘋果受熱果皮色素和淺表水分滲出
- 發現時間:2014年12月3日
- 發現地點:山東
事發背景,科學解釋,實驗過程,鑑別方法,挑選方法,
事發背景
2014年12月3日中午,山東濟南市民吳女士和同事從單位食堂買了一些紅富士蘋果放在辦公室。用熱水燙洗過後,居然滲出了點點滴滴的紅色液體。
蘋果居然會出血。吳女士和同事又把剩餘的幾個蘋果全丟到熱水裡洗了一番。10多分鐘後,這幾個蘋果都冒出了一些紅色的水珠。吳女士拿來小刀,輕輕削去一片果皮,看到裡面的果肉都還是好的。吳女士懷疑這些蘋果是染了色,可能對人體有害,紅撲撲的蘋果表皮上,分布著細密的紅色珠狀液體顆粒。伸手擦拭,手感黏黏的。
2014年12月5日,市民吳女士反映用熱水洗蘋果後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她懷疑蘋果被人為染色了。
科學解釋
蘋果的糖和水分外滲形成“血滴”
溫州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科學家表示,根據滲血蘋果的表皮外觀可以基本確認這些蘋果沒有打過蠟,“流血”情況也和染色無關。當蘋果受熱後,果皮本身的色素和淺表的水分、糖分可能會通過果皮上的氣孔滲出,形成所謂的“血滴”,黏黏的手感可能是糖分引起的。眼下即將進入蘋果上市銷售的旺季,除了個別違規使用工業蠟的情況,市面上的蘋果一般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實驗過程
2014年12月5日,齊魯晚報記者在水果市場分別選購了多種蘋果,嘗試還原蘋果“出血”的過程。
實驗材料:
冰糖心紅富士、黃金帥和蛇果三種蘋果各2隻;盛有開水的容器。
實驗過程:
三種蘋果各選1隻,作為實驗組,放在盛有開水的容器中進行清洗。大約20秒後取出,擦乾蘋果表面水滴後靜置。其餘未經開水燙洗的3隻蘋果作為對照組。
實驗結果:
靜置15分鐘後,觀察兩組蘋果,被開水燙過的3隻蘋果在外觀上較未燙洗的對照組略深,但表皮沒有出現“出血”情況。
實驗結束幾個小時後,記者再次觀察兩組蘋果。發現:對照組無變化,實驗組中的蛇果和黃金帥無變化,實驗組中的紅富士蘋果底部滲出了少許細密的珠狀液體,色澤呈淡粉色。
實驗初步結論:
試驗中滲出液體顆粒的品種同吳女士的蘋果種類一致,蘋果“出血”情況可能和品種有關。
其餘兩種蘋果沒有“出血”,原因是否和打蠟有關,科學家表示,打蠟並不會造成果皮氣孔堵塞,實驗中部分蘋果沒有“出血”,這和蘋果的品種、含糖量及水溫等條件有關。
鑑別方法
買蘋果選醜的,吃蘋果先削皮
科學家表示,在蘋果、橙子等水果表皮上打蠟,在國內外都是保持水果新鮮、外觀美觀的常規做法。蘋果果皮上的蠟主要可以分3種,首先是蘋果自帶的果蠟,其次是人工的食用蠟,此外是一些不法商販使用的工業蠟。除了工業蠟外,其他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工業蠟成本低,含有重金屬,在人體內累積後危害很大。
有些市民認為表皮能刮出蠟的蘋果就不健康,其實這是混淆了工業蠟和食用蠟,食用蠟不會影響健康。此外,有些品種的蘋果,其本身的果蠟含量就很高,可以被刮出來。
工業蠟和食用蠟需要通過鑑定區分,普通消費者無法分辨,雖然相關部門嚴厲打擊水果使用工業蠟,但仍然有不少不法商販鋌而走險,市民如果擔心吃到有工業蠟的蘋果,可削掉蘋果皮再吃。
挑選方法
科學家表示,擔心蘋果被塗上工業蠟而採取用熱水清洗的辦法效果並不好,最好的辦法是削皮吃。打過蠟的蘋果顏色均勻、鮮艷,如果不在乎外觀,市民在買蘋果時,不妨選那些形狀比較怪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