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滕王閣圖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創作年代:元代
- 規格 :154x96公分
歷史傳承,藝術賞析,
歷史傳承
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第一冊,377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254頁;故宮書畫圖錄,第五冊,161-162頁。
藝術賞析
公元848年(唐代大中二年)重建的滕王閣為觀景性的建築,高台之下江坡浩渺,漁舟往來,高低錯落的樓閣亭台,殿內文士雅集,頗有園林趣味。主殿重檐歇山二層樓閣,當心間外加建抱廈,腰檐平坐和卍字欄桿。主殿山面朝前繪有搏風版及垂魚、惹草。鴟尾、脊獸等構件皆簡化,鴟尾極小僅以簡筆暗示,斗栱、昂繪法亦較為簡化。此圖自台基地面立柱,柱上安平坐,上面再立柱建殿屋,成組建築中的樓閣建於略高於台基的平坐上,實質上是在建築物下加建了一個鋪作結構做成的基座,它比直接在地面立柱要堅強穩定。台基有明顯收分,台基面磚飾有卍字文,地磚鋪面亦較裝飾講究。此圖與美國佛利爾博物館所藏元代夏永「滕王閣圖」幾乎相同,採用冊頁形式,取景重心偏置於畫幅邊角,以墨筆白描法表現著名樓閣,又有畫家以蠅頭小楷書寫的唐王勃《滕王閣序》在畫幅之上。
元代文人畫以詩畫合一的創作形式及宮廷畫家佛經插圖繪畫一圖一文的編排方式,似乎也影響到屋木這一畫科。此圖斗栱、窗欞、欄桿等已簡化為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幾乎接近印刷者。這可能是畫家師徒相傳,重視摹仿稿本,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
重檐廡殿頂,主殿當心間外加建抱廈。自高台地面立柱,柱上安鋪作的平坐形式,上面再立柱建殿屋。成組樓閣建於略高於台基的平座上,實質上是在建築物下加建了一個鋪作結構做成的基座,它比直接在地面立柱要堅強穩定。取景重心偏置畫幅一角,以墨筆白描法表現著名樓閣,又以蠅頭小楷書寫與建築有關文章於畫幅之上。此圖斗栱、窗欞、欄桿已簡化為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可能是畫家摹仿稿本,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