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二夾弦

滑縣二夾弦

據《滑縣縣誌》、《滑縣戲曲志》等史書記載,二夾弦的誕生和山東鄆城的一位秀才有關。

史料記載,歷史沿革,

史料記載

相傳在明末清初年間,鄆城王樓有一位秀才飽讀經書,會考卻屢次名落孫山,一家人全靠妻子紡花織布餬口度日。這名秀才每每看到妻子日夜辛苦, 不免埋怨自己一個大男人卻不能讓一家人安居樂業。一次, 他聽到紡花車的吱吱聲,不由得隨著紡車的節奏輕輕哼了起來,久而久之,小兩口在紡織的時候養成了哼唱的習慣,音調也相對固定下來。隨後,秀才便約好友自製了幾件樂器並自編劇目,遇農閒或旱澇之年便外出演唱謀生。天長日久,他的這些小調竟然在山東各地廣泛流傳,頗受民眾的喜愛,還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花鼓丁香”。

歷史沿革

據有關文獻記載,公元1897 年,安陽市滑縣萬古鎮樵邱村青年俎興太師從逃難至此的山東花鼓丁香藝人馬振海、吳保德等人,將花鼓丁香首次引進滑縣,並在原有曲調的基礎上吸收當地其他劇種之長,創新出獨特的板式和曲牌,並自製多種演奏樂器,最終使花鼓丁香衍變成一個新的劇種。
1899 年三月初三,“二夾弦”正式亮相於樵邱古廟會,且大獲成功,從那時起,二夾弦開始廣泛流傳於滑縣。其後,這一新興劇種在河南、山東得到迅速發展。二夾弦經師徒口口相傳,至今已有八代。它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它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眾家之長,形成了二夾弦獨有的魅力。比如二夾弦的主伴奏樂器——四股弦就極為特殊,它形如二胡弦筒卻又明顯偏小,弦桿上有4 根弦軸連線4根琴弦,弦弓上的兩股馬尾分別夾在兩根弦之中,故稱“二夾弦”。因為二夾弦發出的是雙音複合,不僅比二胡單音器樂發音顯得響亮,音色也更加柔美細膩,演奏的效果也更加複雜婉轉,加上獨特的唱腔,可以產生神奇的渲染和抒情效果。
二夾弦的腔調結構一般採用板腔體,有自己獨創的30 余個曲牌,從而形成了一個豐富的唱腔音樂體系。同時,其唱腔並不拘泥於一式,它總是以劇情來引導唱腔,又以唱腔來配合劇情,讓觀眾充分領略其獨特的魅力。百餘年來,藝人們為二夾弦留下了200 多部劇目,最著名的當屬《梁山伯與祝英台》、《劉秀訪將》、《雷寶童投親》、《站花牆》、《花園對詩》等。
2008 年6 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