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輪唱曲

亦稱追唱曲或輪唱曲(round)。為3個或更多聲部演唱而設計的無終止卡農(canon) (canon),17和18世紀在英國特別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滑稽輪唱曲
  • 別名:追唱曲
  • 時間:14世紀
  • 地區:法國
它像所有的輪唱曲一樣,可以無終止地反覆演唱,所有聲部都以同樣的音高開始唱同一旋律,只是相隔不同時間進入。這一名稱可能源自14世紀法國的一種卡農形式卡恰(caccia),亦可能暗指各個歌手在輪流「追截」曲調。其歌詞往往幽默、粗陋或下流;有時某一聲部的旋律中途暫停,由另一聲部中的幾個音和歌詞填入,造成雙關含意或改變原意。
從文學的記載可知,滑稽輪唱曲的形式是16世紀盛行的一種社交活動,雖然第一本滑稽輪唱曲集──雷文斯克羅夫特(Thomas Ravenscroft)極為成功的《潘美麗亞》(Pammelia) ──直到1609年才出版。他的另兩本曲集《狄特羅美麗亞》(Deuteromelia, 1609;包括「三隻瞎老鼠」〔Three Blind Mice〕一曲)和《梅利斯馬塔》(Melismata, 1611)中也有收滑稽輪唱曲。此類曲集可能以希爾頓(John Hilton)的《追唱追唱》(Catch That Catch Can, 1652)最為著名。
1660年英國王政復辟後,一些最優秀的作曲家不遺餘力的把這種曲式處理得妙不可言而又猥褻色情,於是滑稽輪唱曲達到鼎盛時期。菩賽爾(Henry Purcell)在第一點上可說是超群絕倫,在第二點上亦是高手。
18世紀,滑稽輪唱俱樂部紛紛成立(如1761年成立的貴族和紳士輪唱俱樂部),歌詞變得更高雅,而音樂卻平淡無味,但依然保持不衰之勢。王政復辟後期的滑稽輪唱曲集大多經過刪改,但到1950年代以後,偶爾也有未經刪改的版本問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