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東長城

滇東長城,指雲南東部高地上的古長城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匯慧/王梓同
  • 地理位置:雲南東部高地
  • 長度:150 km
滇東長城的分布,誰建築了滇東長城,長城還是長柵欄,

滇東長城的分布

從大體上看,雲南東部古代長城的跨度極大。途經馬龍、陸良宜良、石林、彌勒等縣,連綿長達150公里。其中的最堅固部分,是用高約3尺的白石壘成。雖然厚度也是非常可觀的2尺,但並非後人最熟悉的磚城結構。其它段落則更為隨意,既有完全的夯土建造,也包括部分土石混合構造。由於本地的紅土性質粘重,人工痕跡便容易在日積月累後消失。
滇東長城
雲南的壁壘往往修建於地勢險要處
雖然這些2-3米的壁壘並不算高,但許多部分都建立在70-80°斜角的山脊上。往往一面是直立牆體,另一面就與坡崖合二為一。守方完全可以借山勢做到易守難攻,而仰攻者在這些史詩巨牆面前也會相當難受。此外,沿線還有石哨所、烽火台、兵營、古堡、神廟、關卡、古道及水渠等各種配套建築,不免讓後世觀者覺得時空發生了錯亂。
馬龍縣是“長城”的一個起點。格里達村後山則有一處石堡,建築呈半圓形,有兩道護城河,城牆立面向西,城牆高約15米,牆體厚實,外砌石料、內添土、頂平鋪石頭,可供人行走。堡內寬200米,長350米,東面是懸崖,其下方寨子箐河水被引水工程高抬引入護城河,長年不斷,堪稱傑作。長城從馬龍縣曲宗格里達進入陸良縣之後,橫跨老尖山、牛頭山一帶。又經楊梅山至陸良縣與宜良縣交界處進入宜良縣吳桂莊山花地山,而後穿梭回到陸良縣境內並貫穿多個村寨山區。需要注意的是,陸良縣境內的配套建築比較多。
陸良的牛頭山石哨所、老空山石瞭望所和老尖山烽火台都由西向東分布,大致位於海拔2400左右的高度。三者都坐落於防禦、觀察、通信的絕佳地段,相互間還有古道相連。其中,牛頭山石哨所面向西南、背靠東北,有人工製成的門窗、頂蓋,其殘存壁壘高1.5米左右,長2.5米,寬1.1米,深1.6米。老空山石瞭望所可觀望另兩處據點,下面則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溶洞。老尖山烽火台位於山頂,面積約40平方米,檯面上還有一座3米高的石砌房,裡面有一尊女神像:女神像用紅沙石雕刻而成,頭飾貝幣,披肩鳳凰裝飾,腰圍圍裙,下著百褶裙,腿下有魚尾鰭,背披彝族傳說中的魚皮龍衣裝飾,胸部半裸,充滿女性崇拜的象徵,被稱為“彝族創世女神像”。
其中的楊梅山“長城”保存比較完好,底寬2-4米,頂寬1.5-2米,高度1.5米。下有一道道魚鱗片狀石掩體,大的掩體長約20米,小的掩體僅34米,分布錯落有致。按地段分疏密,相互間縱橫距離均等,明顯有著特殊的規劃布局。楊梅山山內還有一處疑似為兵營的石建築,其外徑寬3米、長7米,門殘高1.2米、寬1.1米。楊梅山主峰山體中部的地勢險要處,還聳立著一座長方形土石堡壘。其西面2米左右高的梯形壁壘下方為一望無底的天然溝壑,南面1.5-1.8米高的壁壘用清一色塊石壘築。西南角與西北角還各有一道壁壘。月牙山、李子溝的壁壘呈條狀石堆分散在不同的山坡上。這裡地勢險要、人跡罕至,當地還流傳著類似風雷暴雨之夜出現陰兵借道的詭異傳說。老母寨地區也有三處石房子,相對較大的一處寬達27米,長超過100米,可能是集體營房。
滇東長城
陸良縣古長城埂分布圖
石林縣的“長城”由小圭龍入,經過路星村、北小村、尾博邑、子詩代瑪等地的諸多山、洞、關隘,蜿蜒於喀斯特亂石山嶺中,而後轉入彌勒縣境。石林的天生關“長城”西面陡峭高聳,估計原高2-3米,而東面坡度平緩,附近有一觀音洞,洞內終年不斷水源,能屯兵屯糧。磨舍祖“長城”向北進入陸良地區,在一段東側大約1公里處有一溶洞可容納1000人,還有泉水清澈可作生活用水。洞內有多處人工痕跡,可能被用於儲存糧草與武器。洞口鑿有照明燈台,流入洞中的水流邊還有水力石磨盤,上面的石刻文字表明其歷經了元、明、清三代人的使用和修繕。此外,在石林的部分村寨,還有彝族祭司用“長城”與軍馬的模型舉行驅邪的“祭密枝”儀式。
彌勒縣的“長城”自石林縣接入後,一路向西延伸。其中,大麥地山頂哨所,造型比較獨特,是直徑30米的半月形石壘,並高出平台50公分。同在大麥地還有三處烽火台遺址全由石塊堆砌,底12平米、頂10平米、高3.5米,內部是空的,下面有引火裝置,與烽火台配套的,還有一處香爐式建築。
可邑村是著名彝族歌舞《阿細跳月》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彝族史詩《阿細的先基》流傳最廣的地方。這裡有“卓靠來補”山石哨所,由三間原高2丈多的石房組成,其南面是猴子箐無名山。在猴子箐,呈半弧形、圓形或原生石天然造型掩體交錯分布於“長城”之間,為守方提供了額外的防護。猴子箐無名山也有一處“長城”要塞關隘,其後方獨家寨金子洞坡還有古彝族岩畫,其長11米,寬2米,用赤鐵礦粉調合動物血脂調製、以手指繪於岩壁上,岩畫內容為“長城”下先民聚會舞蹈,旁邊還有十幾個古彝文,似乎是在歡慶或祈禱。
滇東長城
石林縣與彌勒縣的古長城埂分布圖

誰建築了滇東長城

雖然長城的實物板上釘釘,但具體的建造者卻沒有留下姓名。以至於不同學者都會到浩瀚史籍中搜尋再三,找出各自確信的靠譜解釋。
例如有人在《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中發現,新朝皇帝王莽曾派文齊來當地任太守,鎮壓反抗統治的西南夷勢力。其間,又有公孫述盤踞益州,逼得文齊用修障塞和固守拒險的方式加以應對。據此認為那就是滇東的長城的來源。但史書沒有詳細描述所修漢朝要塞的具體形狀,不排除只是在要地修築的關隘與堡壘。距離真正的長城恐怕還差的很遠。
後來的《元史-地理志》與《滇史》也紛紛記載,漢朝在派兵進入雲南後曾主持修築金城。但和障塞一樣屬於固定駐軍性質,這裡的金城其實範圍非常有限。當時的漢朝也沒有足夠人手對本地實施完全控制,自然沒可能修建長城式建築。
類似的理解偏差還有許多。諸如爨氏修長城、自杞國修長城此類傳說,應該是將其他的設施都見得風就是雨當作“長城”。
這些年代久遠的文字記錄與現實相去甚遠。但近在明代的地方志,卻精確地描述了“長城”的情況。李元陽的《萬曆雲南通志》稱,在當代石林縣內有一處“韃子城”。其自昆明的陸良、馬龍等地至彌勒、瀘西等地,綿延300餘里,由酋長們建築用來分別地界。這樣的記錄得到後世《讀史方輿紀要》《路南雜記》《石林文物志》等著作的確認與沿襲。但既被稱為“韃子城”,又具有種種彝族文化的特徵,似乎又給研究者帶來一個新的疑問:修築它的到底是元代的蒙古軍閥,還是古時的彝族酋長?
滇東長城
17世紀 由荷蘭人繪製的雲南省地圖

長城還是長柵欄

除了文字記錄的渺茫,另一個讓學者爭論不休的問題,就是延綿三百里的工事到底是“長城”還是“長柵欄”。有的學者認為這些工事並不高大,不過是些地埂、石埂與石堆,連豬、牛、羊等牲畜都阻攔不住。只是當地民眾用來劃分地界而進行的改造。而且自漢唐以來,滇東就沒有大規模的長期民族紛爭,顯然沒必要修築長城自保。
但謎題的解答最終還需依賴於實物考察。諸多調查報告表明,這些雲南長城的不同分段、不同設施,建設於不同年代,所用的工藝水平也各不相同。比如不同古堡中的陶片就分別被鑑定出來自漢晉、隋唐,壁壘的石塊堆砌方式卻源自先秦。而女神像則與石寨子的古滇國青銅器可能處於同一時期,石林的藏兵洞則應該是近世所開鑿。
所以,這些長城應該是在長達數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由不同的人群分別建設,最終累積成今人所見的樣子。漢人移民、蒙古統治者與西南夷酋長都可能都參與其中。不同族群的首領用它們來區分地界,雖然不存在大規模的長期民族紛爭,但烽火台、瞭望所與城堡依舊能為械鬥各方提供足夠支持。修築工事依山傍水自然是常識,滇東群山延綿,自然形成了斷斷續續300里的分布情況。加上年代久遠和缺乏文字記載,最後連修築它的族群也產生了記憶混亂。一方面用本土的民族語言命名之,同時又稱其為“韃子城”。
類似情況也在西南地區非常普遍。經歷改土歸流的當地的民眾,由火葬改為土葬。以至於子孫後代在開荒時,還會對不慎挖出祖宗的火葬罐十分驚奇。基於印象中只有蒙古族才會火葬,便認為這些遺蹟都是對方所留下的“韃子墳”。
總而言之,今人所見的滇東遺蹟,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長城”,也不能僅僅被視為“長柵欄”。它應該是漫長歷史長河中,不同年代修築防禦設施而不斷累積下來的一系列軍事建築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