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滇南艾
- 學名:Artemisia austro-yunnanensi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屬: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組:艾組 Sect. Artemisia
- 種:滇南艾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印度,緬,泰國,越南
- 系:真艾系 Ser. Umbros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命名來源,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半灌木狀草本。
根:主根明顯,側根多,垂直或斜向下;根狀莖粗大,直徑0.5-1.5厘米。
莖:莖高150-200厘米或更高,下部半木質化,縱棱明顯;分枝多而長,長20-40厘米;莖、枝初時密被灰黃色或灰白色短柔毛,後漸稀疏,棕褐色或淡紫褐色。
葉:葉厚紙質,上面深綠色,密被短柔毛與白色腺點,背面密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微呈蛛絲狀的短柔毛,背脈凸起;莖下部葉卵形,長7-12厘米,寬5-6厘米,羽狀深裂或淺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尖並有硬尖頭,邊全緣或偶有1-2枚淺裂齒,基部漸狹,葉柄長0.5-1厘米,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中部葉3深裂或淺裂,稀5深裂,中央裂片最長,橢圓形,長6-10厘米,寬1.5-3厘米,兩側裂片略小,長1.5-2.5厘米,寬0.5-0.8厘米,先端漸尖,有短尖頭,全緣,基部漸狹成短柄,葉柄長0.4-1厘米,基部有一對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中央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葉為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花:頭狀花序多數,長圓形或寬卵圓形,直徑1.5-2.5(-3)毫米,無梗或具短梗,下垂,基部有細小狹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或為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在分枝上排成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具多級分枝、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略短小,外層、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微被稀疏短柔毛或無毛,中肋綠色,邊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半膜質,背面近無毛;雌花5-7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或無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2-16朵,花冠管狀,檐部紫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瘦果小,長圓形。
花果期:9-12月或至翌年3月。
生長環境
常見生長於海拔800-2 300米附近的稀樹草原、草地、山坡、谷地、林緣、灌叢等處。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中南部及西南部;印度(北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及越南(北部)也有。
模式標本采自緬甸北部眉苗(Maymio)高原。
命名來源
命名來源:(植物研究)[Bull.Eot.Res. 4(2): 20. 1984]
【中國植物志】:76(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