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

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

《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是2010年7月1日首都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恩·埃里克森。

基本介紹

  • 書名: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
  • 作者:喬恩·埃里克森
  • 譯者:董鋒//羊倩儀
  • 類別:天文學地球科學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地球科學
  • 出版社:首都師大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07-01
  • 開本:16
簡介,內容提要,目錄,導語,前言,後記,

簡介

書名:《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科普經典譯叢)
作者:(美)喬恩·埃里克森|譯者:董鋒//羊倩儀
出版社:首都師大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07-01 第1版 2010-07-01 第1次印刷
開 本:16開
頁 數:240頁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是向年輕讀者和相應的成年人介紹這個引人入勝的地質學領域。本文涵蓋了以下主題:陸地的形成、地形的演化、山脈的形成、火山作用、河流作用、海岸帶演化,沙漠地形的演化、北極地質、冰川塑造的地貌以及各種地質力量產生的獨特地形——如蘑菇石、拱形地貌、天然橋、落水洞和一些奇怪的火山。
這些主題有助於我們對地質學這樣一個重要領域有個基本的理解。讀者將會喜歡這些清晰易懂的文字以及很好地解釋文字的生動圖片、照片和有用的圖表。我們還提供了一個完善的術語表來定義較難的術語。學生和地質學愛好者們將會獲取發掘周圍精彩世界的必要工具。

目錄

簡表
致謝
序言
簡介
1 大陸的產生
陸殼的形成
大陸地殼/大陸地盾/穩定克拉通
外來地體/大陸裂谷
2 構造作用
地球外形的形成
全球構造/地球的建設者——火山/地球的毀滅者——地震
地殼運動/侵蝕作用/沉積作用
3 山脈
地殼抬升形成的地貌
歷史上著名的山脈/高山的形成/褶皺山脈
結晶山脈/斷塊山脈
4 火山地貌
火山作用形成的地貌
太平洋火山帶/火山構造/世界上的熱點
破火山口/火山口湖/氣孔和間歇泉
5 河流作用
流水形成的地貌
江河流域/河流沉積/水系/峽谷和河谷
洪泛平原/洪水的危害
6 海岸地貌
波浪作用產生的地貌
海岸沉積/海崖侵蝕/海灘侵蝕/波浪運動
海岸下陷/沿海洪水/堡礁
7 沙漠地貌
風沙造就的地貌
乾旱地區/沙漠地理/沙漠化/沙塵暴
風蝕/沙丘/黃土沉積
8 北極地質
北極環境塑造的地貌
北極苔原/永久凍土/龜裂地面
格陵蘭島和冰島/南極/冰流
9 冰川地貌
冰川塑造的地貌
冰川侵蝕/冰蝕谷/冰斗刃脊/冰川湖和鍋穴
冰川漂礫/冰磧岩和冰磧土/鼓丘和蛇形丘/冰礫阜和紋泥
10 獨特的地貌
不同尋常的地質活動形成的地貌
蘑菇石/飛來石/柱狀節理/拱形結構和天然橋樑
喀斯特地形/河床系統/最奇怪的火山
結語
專業術語
譯後記

導語

作為一本科普圖書,喬恩·埃里克森(Jon Erickson)的《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Making of the Earth)通過清晰明了的邏輯關係,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在書中配備了大量的圖片,便於讀者的閱讀和理解。一方面,普通的地質愛好者可以很輕鬆地閱讀本書,了解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科學框架,從而對地質學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不同於國內地質學圖書語言的生僻、晦澀,該書流暢的行文、簡潔的語言,可以讓讀者從一開始就產生閱讀的衝動。

前言

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最特別的一個。事實上,“地球”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個不恰當的說法.因為地球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水組成的。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地球表面被水覆蓋,另外有百分之十的陸地被冰川覆蓋著。地球上的水循環極大地影響著地球的表面特徵。喬恩·埃里克森(Jon Erickson)寫的《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就是要深入地探討這些地質現象的重要性。
本書重點介紹有關地表外貌的地形學和相關的地質過程。這10章中的每一章將闡述一個基本的主題,這些主題對於理解組成地球的每一部分都很關鍵。第1、2、3、4章主要討論那些改造著陸地和海洋結構的地球內部力量。這些力量非常強大,它們形成了主要的地表構造。我們尤其需要注意一些全球性的構造活動,它們徹底地顛覆了地球的構造歷史以及形成的地質思維。本書的作者對山脈如何形成,火山和地震活動的力量,以及斷層、褶皺和地貌形成的相關過程發表了最新的看法。
第5、6、7、8、9章集中在地表動力作用上,比如河流,海洋,風和冰川。我們將重點關注這些過程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它們塑造的地形特徵。事實上,《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這本書按時間順序生動地描述了地球上永不停息的地質力量的相互作用。這段歷史是一段關於構造運動和火山壓力造成地下岩石變形和移動的劇烈地下運動的歷史。一旦這些地下岩石或者地質特徵出露地表之後,地表過程會不斷改造它們,把它們改變和塑造成各種各樣的地貌。第10章將描述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地貌結構,它們看起來比較怪異。第10章的這些結構提醒著我們地球上存在一系列美麗的地質特徵,這使得地球擁有一些不可磨滅的魅力和特點。
除文字之外的附屬檔案部分更增加了埃里克森先生的文字的魅力。為了更清晰地表達.書中的圖解——包括圖表和圖片——提供了生動的說明,這增強了文字描述。專業術語表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地質名詞.簡表也為讀者理解那些重要的地質特徵提供了數據參考。我認為這本書可讀性非常強,而且對於對地球地質奇觀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也是一個歷史和當前數據的參考書。
唐納德·科茨(Donald cDates)博士

後記

作為一本科普圖書,喬恩·埃里克森(Jon Erickson)的《滄海桑田——地球之形成》(Making of the Earth)通過清晰明了的邏輯關係,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在書中配備了大量的圖片,便於讀者的閱讀和理解。一方面,普通的地質愛好者可以很輕鬆地閱讀本書,了解地質學的基本概念、科學框架,從而對地質學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不同於國內地質學圖書語言的生僻、晦澀,該書流暢的行文、簡潔的語言,可以讓讀者從一開始就產生閱讀的衝動。
作為一名曾經的地質學學生,我非常高興看到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將該書引進到中國。本人很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看似高深莫測的地質學用一種更透明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近年來,在眾多的學科當中,地質學稍顯冷門,從事的人較少,究其原因,乃青少年對其興趣不夠。事實上地質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從地震到雪崩等自然災害的防治,從石油到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從礦藏的尋找到大型建築的地質評估,無不需要地質學。但是科普類圖書的缺乏,青少年興趣教育的薄弱,導致了地質人才的匱乏、地質學發展的滯緩。
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讓廣大讀者喜歡上地質學,尤其是青少年讀者。讓更多的人了解地質學,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生活著的地球的發展歷史和形成機制,當然也希望這些青少年讀者因為對地質學產生的濃厚興趣,有一天可以從事地質學的研究工作。
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儘量在秉承作者本意,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按照廣大讀者可接受的語言風格和習慣進行意譯。但由於本人的學識有限以及時間緊迫,該書的翻譯必有很多的不足,敬請廣大讀者諒解,也非常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本書的翻譯首先要感謝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楊林玉女士,在翻譯的過程中,楊林玉女士多次同我進行溝通,在語言、翻譯風格、工作安排等方面都給予了大量無私幫助。其次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還要感謝我的合作翻譯者(本人負責翻譯本書的1至5章)羊倩儀女士。最後還要感謝出版社的編輯校對,對本書的出版作出的大量貢獻。
董鋒
2009年4月23日於上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