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區志

滄浪區志

滄浪區位於蘇州城區南部,因境內有宋代名園滄浪亭而得名。1999年底轄區面積20.12平方公里。東起東環路,與蘇州工業園區接壤;南以仙人大港、里雙河至大運河與吳縣市、郊區相望;西自長船灣新開河、夏駕河、三香路至桐涇浜與金閶區毗鄰;北以相門塘、乾河與平江區、金閶區分界。區內外交通便利,東出機場路可直通上海虹橋、浦東機場;南經吳縣市經濟開發區可通往浙江各地。環城河自相門橋向南至覓渡橋折西,經吳門橋轉北至乾橋,其長度占總長一半以上。京杭大運河環繞境西南。蘇州汽車南站、輪船碼頭均設於境內,滄浪區為蘇州城區的南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浪區志
  • 位置:蘇州城區南部
  • 名字來源:境內有宋代名園滄浪亭而得名
  • 地位:滄浪區為蘇州城區的南大門
簡介,文教中心,政治中心,發展歷程,工業發祥地,未來展望,

簡介

1999年末,全區設雙塔、公園、府前、胥江、葑門、南門、吳門橋7個街道辦事處,159個居民委員會。據2000年11月1日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統計,滄浪區總人口為313516人。

文教中心

滄浪地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自古是蘇州的文教中心。
滄浪區的前身南區始建於民國38年(1949)9月1日,其境域隨古城蘇州度過了2500多個春秋。先輩們為滄浪區留下無數寶貴的文化遺產。僅存檔、胥二古門,均在區境內;尤其是盤門,為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雙城門。區境內現有文物保護單位3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4處。網師園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區內還有蘇州市控制保護古建築42處。
滄浪地區以“人文薈萃,風物清嘉”著稱,素為蘇州的文教區。自隋朝開科取士至清末廢科舉,區境內出過狀元12名,尤以唐代歸氏一門五狀元,清代彭氏祖孫會狀,錢棨連中三元,在姑蘇傳為美談。唐代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在蘇州任刺史之時,對區境風物多有吟詠。宋代名賢范仲淹在此創建“廟學合一”的蘇州學(明清時為蘇州府學),有“天下之有學自吳郡始”之說;蘇舜欽、梅堯臣、賀鑄、葉夢得等人的詩詞膾炙人口。明清時期,境內更是人才濟濟,成就斐然。文學家高啟、尤侗,書法家宋克、李應楨、吳寬,學者陳仁錫、彭定求、何焯、惠周惕、蔣元益、吳翌鳳、石韞玉、顧沅,醫學家薛雪,詩人王芑孫、袁學瀾,金石學家吳大澄等,莫不出生或曾寓居於此。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批註過的《水滸》、《西廂記》等“六才子書”,通俗文學家馮夢龍編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等小說,至今流傳不衰。《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與蘇州織造府的關係有許多傳聞。詩人沈德潛的“格調說”有較大影響。彈詞藝人王周士曾在此為乾隆御前彈唱。民國時,章太炎等學者在此講授國學。周瘦鵑、程小青的文學作品名聞遐邇。新中國建立以後,區境內文藝新人輩出。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陸文夫,80年代曾被聘為滄浪區區長助理的范小青,就是當代文學家的傑出代表。
蘇州最早的一張報紙《獨立報》,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創辦於盤門外青暘地;翌年,第一份期刊《勵學譯編》在言橋創刊。嗣後,各類報刊續有發展,社址大多在十梓街、公園路、三元坊一帶,成為當時大中學校師生聯繫社會的紐帶。蘇州解放後,報紙、廣播納入國家宣傳渠道。至1999年末,蘇州市區的4家報紙:《蘇州日報》、《姑蘇晚報》、《蘇州消費報》、《蘇州廣播電視報》;一家文化期刊:《蘇州雜誌》;以人民廣播電台為主體的3家廣播電台:人民台、有線台、經濟台;蘇州電視台和蘇州有線電視台;以及蘇州的2家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均設於滄浪區內。
滄浪地區的教育事業源遠流長。唐天寶年間,刺史李棲筠在州治之南始增學廬。北宋景祐二年(1035),時任蘇州知州的范仲淹以五代吳越錢氏南園舊地建立州學(後稱府學)。南宋起出現書院。元至正九年(1349)始辦社學。明代以後出現義學。清代盛行私塾、義塾。清末教會學校興起,在天賜莊一帶形成從國小(景海女子師範附屬國小)、中學(東吳大學附屬中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景海女子師範、博習醫院護士學校)到大學(東吳大學)的教育體系。光緒二十六年,官立中西學堂(後改名江蘇高等學堂)創辦於可園。嗣後,清政府書院、義塾改為中、國小堂和蒙養學堂。社會團體辦學、私人辦學也相繼興起。民國時期,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迅速增加,初等教育中出現實驗國小和中心國小。50年代以後,人民政府陸續接辦教會學校、私立學校,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調整學校布局,方便少年兒童就近入學,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尊師重教已成為時代新風尚。至1999年末,滄浪區境內共有國小24所,普通中學9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9所,高等學校4所,社會業餘學校5所,特殊學校及幼稚園3所;蘇州市唯一的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城區的3所省重點中學(省蘇州中學、市第一中學、市第十中學)以及省重點中專(新蘇師範)都在滄浪區境內。全區少年兒童入學率達100%。1995年4月,滄浪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區”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區”稱號。

政治中心

滄浪地區歷來官署、政府機關集中,是蘇州的政治中心。
早在春秋時代,吳王的宮室就在今滄浪區蘇州公園及體育場一帶,當時稱為“子城”。越滅吳後,越王勾踐兩次居吳,其宮室沿用原吳宮。楚滅越後,宮室傾圮。春申君封吳後,曾在子城築桃夏宮。秦滅楚,吳地建郡後,子城始終作為行政中心存在,歷經會稽郡、吳郡、吳州、蘇州、中吳府、中吳軍、平江軍、平江路等治所。元初置江淮行省,其衙署曾設在飲馬橋西。至元二十年(1283)於子城置浙西路提刑按察使司。元末,張士誠占蘇,以子城為王府。兵敗,縱火焚毀子城。後人稱其遺址為“王廢基”。明清時期,江蘇巡撫署、江蘇按察使署、蘇州織造署、蘇州府署、長洲縣署、元和縣署均在今滄浪區境內。民國時期,在今區境先後設立過蘇常道尹公署、蘇州市政府、吳縣政府、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及汪偽吳縣知事公署。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革命活動家肖楚女、惲代英、侯紹裘、劉重民等曾到蘇州進行革命宣傳,在蘇州公園、可園蘇州圖書館和蘇州工專、第一師範等學校作演講,傳播馬克思主義,並著手在蘇州建立中共黨組織。最早建立的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設在中共黨員侯紹裘、張聞天任教的蘇州樂益女中。以後,蘇州黨組織多次遭到破壞,又多次重建。至蘇州解放前夕,20餘年中,先後建立的中共蘇州縣委、中共蘇州中心縣委、中共江南工委蘇州小組、中共蘇州地區敵占區工作委員會、中共京滬路東中心縣委蘇州工委、中共上海局外縣工委蘇州工作委員會等地下黨組織的秘密聯絡點,均設於今滄浪區境內。還有中共江蘇第三監獄特別支部、中共茅山工委東吳大學支部、中共上海學委蘇州學生工作委員會也在今區境之內。中共蘇州地下黨組織成立後,領導人民民眾開展各種形式的革命鬥爭,其中發生在今滄浪區境內的有:民國14年(1925)聲援上海五卅運動,並修建紀念性的五卅路;民國16、18年兩次組織武裝暴動,均因計畫不周、失密而失敗;民國36年的時和煙廠工人罷工鬥爭、助學運動和蘇州工專反開除鬥爭;民國37年的教師索薪鬥爭、麵粉廠工人罷工鬥爭;民國37~38年,迎接蘇州解放的護廠、護校鬥爭,關押在司前街江蘇蘇州監獄吳縣分監的中共黨員團結難友開展的爭取改善生活待遇的絕食鬥爭。地下黨組織還在東吳大學、蘇州工專、蘇州中學等校青年學生中建立外圍組織,團結進步教師和學生,開展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
蘇州解放後,迅速建立人民政權,蘇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蘇州市人民政府均駐於區境內。接著,撤銷原有的鎮建制,設立區級政權;廢除保甲制度,建立民主自治的居民委員會。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政協市委員會均設於區內。“文化大革命”期間,黨政機關受到衝擊,當時建立的市革命委員會亦設於區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恢復市、區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區人代會建立常務委員會,區政協亦隨之成立;並恢復區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90年代以來,通過開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的鬥爭,社會秩序明顯好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全區呈現一派政通人和的氣象。
此外,中共蘇州地委和蘇州地區專員公署,中共吳縣縣委和吳縣人民政府,中共郊區區委和郊區人民政府,都曾長期駐於滄浪區內;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委、市婦聯均駐於區境內。
滄浪區境內的十全街50年代起即逐漸形成賓館區。南園賓館、南林飯店、蘇州飯店、姑蘇飯店先後建立於此。80年代後,又在竹輝路、新市路新建竹輝飯店和吳宮喜來登大酒店。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亦設於十全街蘇州飯店內。全市的重要外事活動都在滄浪區內進行。自1960年至1999年末,滄浪區內的賓館、飯店先後接待過109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國賓,大多是政府首腦。此外,中央領導來蘇休養時也住在南園賓館。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在蘇養病,周恩來總理曾專程到賓館探望。1969、1971年林彪也曾兩次在此“休養”。

發展歷程

滄浪地區的市政建設源遠流長。新中國建立以後面貌日新月異,昔日的南園田野和近郊鄉村已變為繁華的商市和安居的住宅樓群。
為防禦需要大片農田圍入城內,位於城南的大片農田歷來被稱為“南園”。滄浪區建區之初,南接田野農舍,北連古城腹部。自古以來,吳王宮室、州郡衙署、第宅園林集中於此。雖幾經滄桑,但基本格局未變。直至清代晚期,洋務運動興起,蘇州近代工業率先在區境城外崛起,帶動了馬路、碼頭等近代市政建設。中日甲午之戰以後,青暘地被日本占為租界,隨之又設各國通商場於其東,一些小型工廠、商店陸續開設,但由於遭到蘇州人民的強烈抵制,特別是滬寧鐵路由原定經城南租界改為從城北通過,致使租界雖開闢大馬路、二馬路等,而發展極為緩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州民族工業勃興,蘇州麵粉廠、鴻生火柴廠等在區境內創辦,使胥門外、盤門外、覓渡橋一帶成為蘇州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並帶動了城外西、南兩片市政建設的發展。蘇州第一條大馬路從火車站經閶門石路至區境內胥門、盤門,止於覓渡橋“洋關”,萬年橋、棗市街一帶成為僅次於閶門石路的城外第二鬧市區。
民國以來,區境內一些道路不斷拓寬修整,市政設施逐步配置,經濟隨之發展,電燈、電話、郵政、內河輪船次第開通。抗日戰爭爆發,民國26年(1937)11月19日蘇州淪陷,市政建設遭日軍破壞,穿越區境的蘇嘉鐵路亦被日軍拆除。至民國38年解放前夕,被歷年戰爭毀壞的盤門地區仍然廢墟一片,人稱“冷水盤門”。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致力於恢復和發展城區經濟,加快城市建設。1950年起,首先在三元坊以南的農田間延伸人民路,使之成為通衢大道。並拆開南面城牆,新建橫跨外城河的人民橋,成為蘇州城的南大門。又開闢南門商市,舉辦第三次蘇南城鄉物資交流大會,奠定了今日南門商業區的基礎,拉開了使南園田野轉化為現代市區的帷幕。1952年,在南門、胥門建造全市第一批工人住宅新村;1951年在胥門百花洲建造蘇州第一家自來水廠——胥江水廠。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長期未能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城市建設、發展生產與提高生活質量的關係,忽視了城市建設和生活設施配套以及環境保護。1958年“大躍進”時“大辦工廠”、“大煉鋼鐵”,不僅拆除了原來尚稱完整的大部分城牆及城門,卸磚挖泥壘砌“小高爐”,並占用了大量寺觀祠廟、古宅民居、園林建築,甚至圈用街巷,以期“變消費城市為生產城市”。1966年“文化大革命”,經濟、社會發展再度嚴重受挫,致使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積欠日多,舉步維艱。
80年代後,區境內市政建設突飛猛進,轄區不斷擴大,原來農舍點點、雞犬相聞的“南園”和環城近郊地區,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新市區。新辟了南園路、竹輝路、人民南路、南環路、桐涇南路、東環路、三香路、新市路;拓寬了幹路、十梓街、道前街、養育巷、帶城橋路、烏鵲橋路、東大街、鳳凰街等幹道;新建了橫跨外城河的竹輝橋、南園橋、新市橋和跨越京杭大運河的南環橋;20多條公交線路穿越區內;住宅建設、街坊改造、河道整治、環境綠化不斷推進,市容市貌煥然一新;電力、自來水、煤氣、電訊、有線電視等管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道路亮化工程進展迅速,至1999年末,全區幹道均已安裝250瓦高壓鈉燈。全區面貌大為改觀。城市建設的發展,促進了工商業的繁榮,滄浪區的經濟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1999年全區區屬單位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27378萬元,利潤總額3353萬元。

工業發祥地

滄浪地區的工商業起步較早,是蘇州近現代工業的發祥地。
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就有汪家諸房等冶坊在胥門外設爐鑄鍋。中日甲午戰爭後,蘇州闢為通商口岸,盤門外青暘地至葑門外覓渡橋一帶被劃為租界和通商場,並設定海關。日、英、美等國工商業者先後在此開設商店、興辦工廠。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新式民族工業蘇經絲廠和蘇綸紗廠先後在盤門外開業,為蘇州近代工業之肇始。清末至抗日戰爭爆發前,蘇州的繅絲、紡織、火柴、麵粉、電力等近代工業相繼興起,大多集中在今滄浪區境內。至民國38年(1949)蘇州解放前夕,區境內有工業企業及手工業作坊349家,涉及40個產銷行業,成為蘇州工業率先發展的地區。
新中國成立後,大中型企業實行公私合營或地方國營,手工業作坊按行業成立合作社。1956年以後,市、區、街道因地制宜創辦了一大批工業企業,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有的成為國營企業,有的成為市屬大集體企業,有的成為區屬企業。1958年“大躍進”以後,工業發展迅速,一批冶金、冶煉、機械、鑄造、電器等工廠,相繼在滄浪區內湧現。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經濟秩序被打亂,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工業經濟才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80年代以來,滄浪區內新創辦的工業企業層出不窮,工業產值節節攀升,生產門類不斷擴大。1994年全區區屬工業總產值達20518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但以後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制約,工業生產逐年陷入困境,大部分企業出現破產、兼併、出售、轉讓,一部分集體企業轉變經營體制。1998年駐區市屬大型企業地方國營蘇綸紡織廠也宣告破產,重新組建新蘇綸紡織有限公司。1999年全區區屬工業總產值為5151.8萬元。
滄浪地區的商業起始於春秋吳國。隋朝開通大運河以來,促進了蘇州商業的發展和市場的繁榮。明清時期蘇州商業發展更快,閶、胥兩門附近成為蘇城的商市中心,故有“金閶門,銀胥門”之稱。區境內商市主要集中在胥門棗市街、萬年橋大街及葑門橫街,其餘商業網點分散在鳳凰街、烏鵲橋、養育巷、道前街、天賜莊和盤門外等地。1951年9月,跨外城河的人民橋落成,南門(拆除城牆形成的豁口,並無城門)成為蘇州的南大門,商市漸趨繁榮,至今已成為僅次於觀前、石路的城區第三著名商業區。80年代以來,區屬商業經過几上幾下的體制調整,與街道商業、個體私營商業以及其他部門辦的商業同步發展,並先後形成了鳳凰街餐飲街、十全街工藝品街、烏鵲橋路電腦街等特色街市。國家級的南環蔬菜批發市場,胥門到新市橋周邊的糧食、水果、家禽等批發市場群,每天都是車船如流,人群如涌。全區市場繁榮,百業興旺,商業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未來展望

滄浪區是蘇州的教育、文化、旅遊中心區,在1997年市政府未遷往新址前還是蘇州的政治中心區,也是蘇州歷史最悠久、人文積澱極為豐富的一個城區。滄浪文化為滄浪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滄浪經濟又為滄浪文化增添了新的內涵,從而形成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齊頭並進的新局面。如今,全區人民正在中共滄浪區委、滄浪區人民政府的帶領下,奮力拚搏,紮實苦幹,打造滄浪文化,建設文化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