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武術節在1989年10月中旬創辦首屆,以後每年金秋季節舉辦一屆,至2003年已舉辦了七屆。滄州武術節是全國舉辦武術節最早,而且經驗最豐富,比賽表演項目最多的一個民眾性武術節日,在海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州武術節
- 節日時間:每年金秋季節
- 節日意義:已成為宣傳滄州、推介滄州的名片
- 設定時間:1989年10月
- 武術館校:600多所
- 習武人數:上百萬
簡介,背景,特點,發展戰略,武鄉感受壓力,政府擔當“導演”,漸次掀起高潮,體現文化內涵,人才打造品牌效應,節事活動,簡介,會徽,主題詞,吉祥物,
簡介
滄州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武術工作,武術節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七屆。本屆武術節由原來地方單獨舉辦升格為國家和省市聯辦,主要活動有“中國武術散打王擂台賽”、“中國舞獅南北獅王爭霸賽”,配套活動有“中國滄州武術資源開發論壇”、“滄州武術交流展示大會”,共三大類六項活動。本屆武術節採取政府辦節、市場運作方式進行,在弘揚武術文化,盤活武術資源,做強武術產業的同時,努力提升滄州城市品位,促進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拉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滄州武術節融武術、文化、經濟為一體,重點突出滄州傳統武術的特點與優勢,充分體現武術節的民眾性、傳統性、學術性與國際性。歷屆舉辦節日邀請原蘇聯、美國、比利時、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武術界朋友,參加“傳統武術國際懇談會”、經貿洽談會、名優特產精品展銷會、國際精武聯誼研討會、武術競技賽、表演賽等各種活動,提出弘揚“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精武精神,發揚“精武一家”的優良傳統,擴大了滄州“武術之鄉”的影響。
背景
“武健泱泱,拳濤滾滾”是滄州習武盛況的生動寫照,“鏢不喊滄”讓滄州武術名聞遐邇,霍元甲、王子平、佟忠義等武林豪傑將滄州武術推向極至。滄州武術進一步弘揚光大,全市武術館校達600多所,習武人數上百萬,武術這一特有的傳統文化體育項目,已成為宣傳滄州、推介滄州的名片。
特點
滄州武術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每屆武術節開幕的前一天,要舉行盛大的武術環城遊行。在各單位體育團體組織的彩車上,扮演者手持刀槍劍棍,表演各式武術動作,老拳師們披紅戴花,接受節日的祝賀;全城各中國小的武術愛好者組成方陣表演武術套路,街道兩旁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的隊伍首尾相連,猶如一條彩色繽紛的武術長龍貫穿滄州全城,從中可以看出滄州人民對武術的熱愛是何等的深厚。練武、尚武精神已蔚然成風,習武人數已達30萬,規模性武術學校如滄州林沖武術學校等有3所,大小拳社近百家,武術被列為中國小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占全年體育課課時的1/4,參加武術活動的學生超過19萬,占在校學生的90%,有300多所中國小建立武術隊。街頭巷尾、公共場所從早到晚,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翁,或是幾歲的幼童,都會玩刀槍劍棍,他們平時練武,既強身又是一種特殊愛好。滄州武術流傳至今,與當地黨政領導重視和祖祖輩輩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發展戰略
滄州始終不渝地把武術作為得天獨厚的文化品牌來經營,但效果不理想。無論是作為一個經濟門類的總體規模而言,還是自身特質上衍生開來的社會效果,都差強人意。當然,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取得若干獎牌,也顯示出滄州深厚的武術文化底蘊和強勁的實力,像過去一樣在武林中獨具風采,然而從這恰恰反襯出武術這張牌還沒有打好,還沒有找到武術與市場經濟、時代文化共同繁榮的路徑。
武鄉感受壓力
國內外成功舉辦的一系列關於武術的重大活動,使一些地區和人物名聲鵲起,收到了不菲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切實使我們作為全國惟一一家地級武術之鄉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倍增。當今,發展已經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了,而是小進、慢進也是退。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的流動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有資源的地方未必有優勢,沒有資源的地方卻可以通過恰當的運作,無中生有,變得後來居上,更加強大。最起碼滄州武術還遠沒有對社會形成足夠的影響力,更談不上帶動其它行業,開創繁榮和發展的新局面。山東、河南等地武術運動的開展,在聲勢和實際效果上,已經對我們形成了強大的壓力。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實施“迎接‘兩節’,開展‘五城同創’”活動。武術節,再一次承擔起展示滄州文化和當代滄州人精神風貌的重任,也將帶著滄州人的夢想,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發起新一輪的衝擊。節會經濟已經成為21世紀新興的產業經濟。以文化為底蘊為基礎的成功的節會經濟,不僅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擴大影響,更能刺激經濟,產生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推動城市全面發展。如何使這次機遇轉化為武術發展的新成果,以及舉辦一個什麼樣的武術節,如何辦好武術節,並由此帶動全市人民進一步增強自信,拓展思路,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就成為全市人民一個重大命題。
政府擔當“導演”
舉辦武術節,政府肯定要充當第一責任人的角色,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組織與機構能夠負起這樣巨大的責任。但第一責任並非全部責任,真正負好了第一責任,也並不意味著整個節日就能夠辦好。事實上過來幾屆武術節,都是由政府包打天下。以至於很多人都將這一責任全盤歸到政府頭上。花錢多少、熱鬧與否等等,全在政府。甚至斷章取義地與外地舉辦的這節那節相比較,歸結到人家花了多少錢,咱們才花多少云云。至於效果,初衷是否實現,倒很少問及。
辦節不是花錢買熱鬧,更不是滿足虛榮心。是讓武術等陪伴了我們若干斯年的優秀文化現象,能夠在新的形勢下掀起發展與繁榮的新高潮,從而帶動本地人的全面進步與發展。武術節真正的主角,是武術,是整個社會,而不是政府。政府的作用就是搭起台子,當好導演,制定規範並且模範地執行規範,讓武術有秩序地唱大戲,而不是由政府來包打天下。北京的國際服裝節、青島的國際啤酒節等,之所以具有國際影響,正在於其確立了“政府引導,企業承辦,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遵循了節慶市場的規律。這樣,行政主導變為市場主導,政府在巨觀上加以引導,強化服務,為整個節日打造良好環境和氛圍。民間各路豪傑,則各顯神通,充分發揮創造精神,使節日始終在保持廣泛參與性、足夠的娛樂性、觀賞性,獨特的文化內涵得以弘揚。商家贏利、百姓受惠。這樣,就產生了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漸次掀起高潮
過來人們盼著武術節,想著武術節,但武術節的真的來了,卻很少有那種過節的激情,幾場武術表演,少不了的文娛晚會,還有一些多數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經貿洽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的東西。問題就在於把節日只看作是那幾天的事情,而沒有注意把節日的元素注入到日常生活中。就象歐洲足球三大聯賽、世界盃,乃至奧運會的某些項目一樣,人們喜歡將決賽的那一段時間比喻為球迷或者其它的什麼迷的節日——雖然並沒有將決賽期間定為什麼足球節之類,人們照舊狂歡不誤。因為這些比賽都有一個整體設計,用一年、兩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逐步將活動推向高潮,並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解開所有懸念。
活動深入的過程,就是高潮漸次掀起的過程,形成整體效應,而不是為節而節,橫空出世,回頭又銷聲匿跡到休眠狀態。眼下,關於武術的活動多得不得了,長期性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也頗有吸引人的眼球的賽事。並且將這些賽事整合到一起,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難事。同時,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中心與現代的活動一起,動靜結合、新舊結合、點面互動,將節日渲染得更加充滿活力和吸引力。那么,我們就完全有條件,通過各種賽事、活動,循序漸進地為武術節創造一個良好的鋪墊,最後達到萬眾矚目的效果。
體現文化內涵
武術早已成了滄州文化名片,言滄州必提武術,言武術難以避開滄州。但除了在項目上保持滄州武術的傳統優勢外,對於武術文化的研究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二十幾年前和當前的宣傳冊子,並沒太多的變化。無非就是源遠流長、門派眾多、名人輩出、豪俠仗義等等。至於滄州武術之於滄州人的影響,在地域文化中的地位等等,卻鮮有人提及,有的即使寫了一些,仍然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或者說還沒有更多、更新也更加深入的成果,引領全社會對武術新的認識,更談不上自覺的以武術提升人生乃至區域民眾整體素質的實踐。
沒有把武術的文化內涵真正顯現出來,更沒有注入時代的新的內涵。這大概是武術在人們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淡的一個根本原因。在賦予武術節的功能中,必須超越單純的武術文化的弘揚,將武術作為滄州走向世界、走向全國的橋樑與紐帶,通過武術來展示滄州的人文風貌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與輝煌前景。在保持武術主旋律的同時,必須突出滄州文化的整體特色,這樣,才能給人看到一個全面的滄州,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滄州武術的底蘊。
辦武術節不是為了雨過地皮濕產生幾個冠軍,也不是讓那走遍了東西南北的明星大腕兒來這裡狠撈一把,而是通過武術訓練一下整個社會,如何用良好的精神狀態過節,用高效優質的服務辦節,用創造性的活動為節日添彩,實現經濟、文化、社會各項建設大豐收,現代人的素質再上新台階。
人才打造品牌效應
沒有武術,就沒有武術節。過去武術僅靠師傅的口傳身授,就能夠生生不息,發揚光大。但是到今天,單靠這些來發展武術顯然不夠。在社會化分工高度發達的時代,任何一個項目的發展,都必須從經驗中走出來,緊跟時代步伐,善於群策群力、運用多種手段推進武術。
舉辦武術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僅僅依靠武術界遠遠不夠。比如,大型的表演、賽事的組織、項目的安排等等一系列事項,都需要專門的人才,而這些人可能壓根兒就沒有學過武術。就像奧運會由張藝謀來執導,卻不能放給運動員甚至世界冠軍一樣。這就需要從機制上,要保證將各相關行業的優秀人才吸引到武術的籌辦中,或者針對辦節的需要培養一批各有所長的專業人才,這樣,武術節才能成為精品,才能產生出顯著的品牌效應。
節事活動
簡介
第八屆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組委會於2010年10月8日在這裡正式成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河北省省長陳全國任組委會名譽名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河北省副省長孫士彬任組委會主任。 自1989年開始舉辦的滄州武術節從本屆開始正式升格為國家級武術類節慶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武術協會、河北省體育局、滄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是滄州有史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武術盛會。已有44個國家和地區54支代表隊的160名運動員,3個國家和地區武術組織的7名國際武聯官員,28個省、市、自治區和1個行業體協的32支代表隊的560名運動員報名參加中國·滄州傳統武術精英賽。另外,還將有40名行政官員,160名技術官員、裁判員、專家參加武術節的組織工作,150名拳師參加滄州地方優秀拳種展演。
據了解,本屆武術節共安排三大類節事活動。其中主體活動有四項:開幕式曁《2010中國滄州武術盛典》大型主題晚會;中國·滄州國際傳統武術精英賽;創金氏世界紀錄——滄州武術精品拳種萬人大展演;閉幕式曁頒獎晚會。輔助活動有一項:滄州地方優秀拳種交流展演大會。同時,還將舉辦第二屆中國(滄州)管道裝備展覽會、2010中國黃驊冬棗節和滄州特色旅遊專線推介活動。
會徽
八方繡球 迎八方賓朋
會徽“八方繡球”的創意源自獅子滾繡球的傳統吉祥圖案,它以中國傳統金色為背景,滄州武術中八大經典門派武術的動作在祥雲的環繞下,同時武向中心的繡球,表現滄州武術團結祥和、滄州大地昇平氣象的和諧氛圍。八個武術動作紛紛張開雙臂,象徵了魅力武鄉張開懷抱,熱情迎接八方賓朋與各界武術精英,同時,“八”也隱喻了此次賽會為第八屆滄州武術節,滄州拳種富集等含義。
主題詞
亮劍滄州 武動世界
據了解,三井杯第八屆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主題詞、會徽、吉祥物自徵集以來,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700餘條主題詞作品,以及20餘套會徽和吉祥物的設計方案。經初評、複評和終評三個階段,“亮劍滄州,武動世界”以其對滄州武術與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動、形象表述,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本屆武術節的主題詞。藉助這句主題詞,滄州武術將打動世界、感動世界,進而贏得世界,並以此成為世界認識滄州的新通道。
吉祥物
矯健“兵兵” 溢尚武氣息
以滄州鐵獅為原型而設計的吉祥物“兵兵”,地域色彩鮮明,它身穿傳統白色練功服,腳踏練功鞋,形象矯健、健美,表情歡快、靈動,威猛卻不兇悍,充溢著生命活力和尚武氣息。
主題詞、會徽、吉祥物生動地體現了滄州武術文化的厚重積澱、武術節慶文化的豐富內涵、武鄉滄州人民的激越情懷,和對辦好武術盛典、打造武術品牌的美好期盼。